第27章 入V
“所以, 你被摆了一道?”
晚上,静安希尔顿的房间,床头, 电话那头的霍宗濯如是总结道。
“嗯。”
姜落握着话筒,声音懒懒。
霍宗濯语气温和:“我和你提过的,做这种,可替代性太强了。他越过你,是迟早的事。”
姜落幽幽:“我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。”
霍宗濯:“看来已经想到办法了?”
姜落:“不聊这个了,没意思。”
霍宗濯借机道:“所以我劝你来我这儿, 你又不同意。”
“到我这里, 跟着我,至少遇到这种人, 他不敢对你这么做。”
“是是是。”
姜落揶揄:“你谁啊, 你可是卖飞机的霍宗濯。”
霍宗濯笑:“没大没小。”
次日, 姜落退了希尔顿的房间, 再次和王闯坐绿皮去温城。
这下,王闯不飘不狂不嘚瑟了, 老老实实, 连吃的都没买, 只带了一包从家里拿出来的瓜子。
姜落嗑瓜子:“吃吧。”
“我吃不下。”
王闯一脸苦相,又说:“这次都怪我。”
“行了。”
姜落顺他的毛:“吃点亏,才能有经验。没人不是这么过来的。”
姜落上一世,大大小小的亏不知道吃了多少。
姜落:“这点小事都要挂心上,以后遇到点大事,你不就直接躺了。”
“不怪你,谁都不怪。”
霍宗濯说的对,姜落心里也早有数, 这种生意,可替代性太强了。
姜落只是也没想到郭荣海蹬掉他蹬得这样快。
姜落心里:姓郭的,你给我等着。
下午回到温城,回到张志强的工厂,张志强还说呢:“不是回海城了么,这么快?”
又笑着:“是不是你们百货大楼又缺什么了?”
三人正坐在茶台前,张志强又在泡茶。
姜落不紧不慢:“张老板,你和我说个实话,那个娃娃,你出厂的成本价到底是多少?”
张志强一顿,手里倒着茶,眼睛抬起,茶都倒溢出了杯口。
他赶紧放下茶壶,把杯子里茶也倒了,重新去泡茶,边忙边不解:“姜少怎么问这个?”
姜落靠着木质沙发的软靠垫,幽幽:“那我先跟张老板说句实话。”
“今天,你一万个娃娃走火车,去了海城。”
“不用半个月,同样的娃娃,就会出现在你们镇上的其他工厂。”
“甚至你的工厂,也会做同样的娃娃,销去其他地方,对不对?”
张志强飞快地转着脑子,看看姜落,琢磨姜落这番话到底有什么用意。
姜落又问了一遍:“张老板,我在问你,对,还是不对。”
“确实。”
张志强点头,边泡茶边道:“你说的没错,是这个情况。”
甚至,张志强这边的工厂如今还在做这些娃娃,准备先销去当地的市场看看情况,情况如果好,他也会想办法销去外地。
一切不过是时间问题。
再说了,哪有人有钱不赚的。
只要是条赚钱的路子,他就一定会上。
只是如今和姜落开诚布公地聊这些,张志强始终不解背后的意图,他琢磨难道姜少不许他再生产这些娃娃卖到其他地方吗?
哪知姜落接着道:“张老板,我和你重新提一笔买卖,你要觉得合适,我们接着合作,如果不合适,我找别家。”
王闯和张志强都看向姜落。
姜落注视张志强:“你一开始卖我一个娃娃7块,我没有还价。”
“现在,你卖我一个娃娃五块,我跟你签单,进数量更多的货。”
张志强转着脑子,默了默,说:“姜少,你一个娃娃卖68,从我这儿进货五块,是不是太暴利了?”
姜落反问了句:“今天,这个娃娃可以在商厦卖68,你觉得等两个月之后,市面上都是这个娃娃的仿品了,卖68,还有人买吗?”
“就像那些大街小巷都有的肥皂日用品,能卖出价格吗?”
张志强听得一顿。
想了想,片刻后,张志强茶也不泡了,放下手里的水壶,手捏拳撑在大腿上,看着姜落:“姜少,你要做什么,不如明说。”
姜落明说了:“我不看好大商厦里高价卖的那些所谓的不知渠道的‘洋货’。”
“我准备用娃娃来铺市场。”
“我需要你前期以出厂价给我三百个娃娃,我拿到海城的小商品市场去卖。”
“两周,最多两周,我就会回来,到时候,我会跟你签数量超过一万的娃娃订单。”
“你能赚的,绝对比之前那份订单多。”
张志强的眼睛马上就亮了:“你又不做商场的柜台了?”
“铺市场?能铺多大?”
又说:“进货量大的话,一个娃娃五块,完全没有问题!”
张志强是相信姜落的,毕竟和姜落上一次的合作很顺利。
一万个娃娃,他短短半个月就赚了不少。
张志强甚至主动道:“你不用出厂价拿。我免费给你三百个!”
姜落和王闯相视一笑。
“好。”
姜落:“张老板爽快!”
跟着道:“只是这次这批娃娃,不止要金发、穿裙子,还可以有蓝发、粉发,别的款式的裙子。”
“式样尽量多一些。”
“你可以和你们厂里的设计人员商量一下。”
“记得,牌子一定拆了,不要有牌子。”
就这样,姜落和张志强又临时头口谈成了一笔新合作。
回皇冠,王闯不解,问姜落:“我们到底要做什么?”
姜落吃着刚剥出来的水果糖,靠着房间内的沙发和王闯分析道:“这次我们不卖商场商厦,我们卖给小商品市场。”
海城市里就有一个小商品市场,当地人都叫它小市场。
姜落:“我们把娃娃弄去小市场,让小市场的那些摊主从我们这里进货。”
“也行。”
但王闯消化了下,又觉得不太行:“小市场那儿那么多摊儿,不一定会从我们这里进娃娃吧?”
“很多店卖日用品或者吃的,也不是卖娃娃这种玩具的呀?”
“只有卖娃娃的可能会从我们这里进货吧。”
“而且摊主要是看不上我们这个娃娃,一样不会从我们这里进货啊。”
“你来。”
姜落招招手。
坐在床角的王闯抬起屁股凑过去,姜落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。
王闯和姜落在温城等了两天,等张志强的工厂生产新娃娃,两天后,姜落和王闯带着大编织袋装好的三百个娃娃,重新坐上了绿皮,像进城的民工一样,扛着大袋子,挤在人群里找自己的座位。
火车开启,在轨道上轰隆隆地驶向海城的方向。
而当天下火车已经下午五点多了。
王闯和姜落各扛一个大编织袋,顺着人流往出站口走。
王闯还说呢:“大老板也不容易。”
姜落好笑,说:“做什么容易?”
两人去打面的,直接去小市场。
到了小市场,进楼,王闯和姜落分开,兵分两路。
姜落提着大编织袋走向近门口最近的一个卖布料的摊儿,跟摊位里的老板娘打招呼道:“姐姐。”
“买布啊?”
老板娘是个中年女人,一脸精明,“哝,这边都是男士布料,这几块都能做西服,你要哪个?”
“不买布。”
姜落从编织袋里拿出一个金发和一个粉发的娃娃:“是这样,我呢,免费给你两个娃娃。”
女摊主不解:“给我娃娃干嘛?”
姜落继续:“你就摆在你的摊位这儿,我免费给你,你卖。”
“你卖多少钱,随便你。”
“反正我就告诉你,这个娃娃在太平洋百货卖得特别好,他们卖68,都卖脱销了。”
女摊主蹙眉摆摆手:“不要不要,我这里卖布的,又不卖娃娃,你找别家吧。”
姜落耐心的:“姐姐你听我说完。”
“你拿去,摆你摊位这儿,你也可以卖68。”
“我再给你一张名片。”
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名片,和娃娃一起递上去:“你觉得能卖,下次还想要,你再找我。”
“名片上有我的BB机号码,你用座机联系我,我会回拨给你。”
“如果你不卖了,那这两个娃娃就送你,随便你自己回家拿给孩子,还是卖多少钱,都随你。”
“不要钱啊?”
女摊主一听不要钱,就没拒绝,伸手接过,又看了看名片。
“这两个娃娃还挺好看的。”
女摊主:“真是太平洋百货在卖的呀?68呀?这么贵呀?”
勉强的语气:“行吧。”
也没说自己会不会卖,摆去了摊位角落。
另一边,王闯也在用同样的话术努力推敲娃娃:“对对,不要钱,不收你钱。”
“真的真的,你自己去太平洋百货看啊,人家明码标价,68,没骗你,真的。”
“诶诶好,哥你拿着,这是我名片,上面有BB机号码的。”
就这样,姜落和王闯,两人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推销了过去。
小市场晚上八点半关门前,姜落和王闯都从小市场的楼里出来了。
姜落手里的编织袋里空了大半,王闯也一样。
王闯热得,擦着额头上的汗,艹了声,对姜落道:“我之前还嘚瑟,觉得做生意多容易多方便来钱,今天算是知道了,累死我了,我嘴皮子都快磨破了。”
姜落:“怎么样,顺利吗?”
王闯:“还行吧,免费的,基本都要了,有几个摊儿没要,我就走了。”
也问姜落:“你那边怎么样。”
姜落:“还行。”
不远处有人推着自行车,车屁股后面有保温箱,是卖冰棍儿的。
姜落看见,抬抬下巴,示意:“走,去吃点凉的,热死了。”
吃上冰棍儿,姜落看王闯,王闯也看姜落,两人相视一笑。
王闯还在滴汗,边用手擦着,边吃着冰棍儿:“热死我了。”
姜落笑:“傻子。”
王闯也笑了,说:“原来这才是做生意。”
姜落看看他:“怎么,这就嫌苦了?”
王闯挺了挺肚子、抻了抻后背,在夜幕四合的月色下大声说:“干!干的就是生意!”
“别人不干我干!”
姜落笑,又损了句:“傻子。”
王闯这时又有感而发:“我本来以为赚到大钱之后的龙虾吃着香,今天才知道,忙了一圈出来,五毛的冰棍儿也很甜。”
姜落忍俊不禁。
确实,这一世,手里的冰棍儿都很甜。
—
一个穿着玫红色上衣的女人,牵着一个梳着羊角辫的约莫四岁的小女孩儿,两人正走向小市场。
女人边走边低头对小女孩儿说:“囡囡,妈妈和你说好哦,如果有,不贵,妈妈给你买,没有,或者也要六十八那么贵,妈妈也没有办法哦。”
“好。”
小女孩儿应声,很乖。
女人心里还想,那娃娃太平洋百货卖的,说是香港货,小市场估计没有。
又想:一个娃娃,卖68,也太贵了吧,68都能买一堆东西了。
女人其实对能不能在小市场这里买到那种娃娃不抱太多希望,毕竟小市场不是太平洋百货。
哪知刚进小市场,手里牵着的小女孩儿就伸手指向一个方向,特别开心地喊道:“妈妈!娃娃!”
女人看过去,见一个卖布的摊位的角落摆着一个金发和一个粉发的娃娃,惊喜:还真有啊。
女人马上牵着小女孩儿过去,走近,就对摊位里刚起身准备招呼她的女摊主道:“老板,你那个娃娃多少钱?怎么卖的。”
女摊主诧异,没想到白得的两个娃娃,真有人买。
女摊主转着脑子,想到昨天那个年轻小伙子说太平洋百货一样的卖68,她开口就道:“50。”
“这么贵啊?”
女人脱口而出。
女摊主自己也觉得贵,一个娃娃而已。
她便说:“你想多少钱嘛。”
女人:“可以拿给我看看吗?”
“行的。”
女摊主过去,把角落里两个娃娃都拿给了女人。
女人拿到手细细一看,真的和太平洋百货卖的那种娃娃一模一样,其中一个连裙子都一样,但粉色头发的这个也好看,身上的裙子还更漂亮。
女人弯腰,把两个娃娃拿在手里,给身边的小女孩看:“囡囡啊,你喜欢哪个?”
小女孩儿看了看,伸手,拿过粉色头发的那个,奶声奶气地说:“妈妈,我要这个。”
女人笑了笑,爱抚地摸了摸女孩儿的头,直起身,对摊位里的女摊主到:“老板,便宜点吧,便宜点,我买了。50真的太贵了。”
女摊主心念转着:“50不贵的,你去太平洋百货看看,人家卖68的。”
小女孩这时道:“妈妈,那边也有。”
女人转头一看,旁边一个卖日用品的摊位,摊位上果然也摆着一个粉发娃娃。
女人这下不纠结了,从小女孩儿手里拿过粉发娃娃,和自己手里的金发娃娃一起,递还给女摊主。
眼看着女人就要走向隔壁,女摊主马上道:“回来吧,回来吧,20,20卖你。”
又说:“你不用去啦,人家肯定比我卖的贵,20给你带一个吧。”
女人止步,想了想,口袋里摸钱:“行,20就20。”
女摊主从摊位里探出身,把粉发娃娃递给小女孩儿:“囡囡啊,你喜欢这个,是吧?来,给你。”
“谢谢阿姨。”
小女孩儿接过。
女摊主笑着:“不用谢。”
恰好女人的20递了过来,女摊主接过,看了看真假:“行。”
女人牵着拿着洋娃娃的小女孩儿走了。
很快,又一个女人进来,一进来就直奔门口的布料店:“是你这里有个娃娃,卖20是吧?”
女摊主刚坐下,立马起身,心里觉得奇了,今天买布的没有,倒是两个娃娃帮她开张了。
女摊主把剩下那个金发娃娃递过去。
女人接过,看了看,又说:“还有吗?我要两个。”
说着就已经在口袋里掏钱了。
女摊主顿时后悔昨天没多要一个:“就剩这个了。”
“我要了。”
女人爽快地递出20,拿着娃娃就去旁边:“诶,这家也有。”
问老板:“老板,你这个娃娃也20吗?”
旁边卖日用品的男摊主见女人问的是昨天免费得到的娃娃,就说:“是啊,20。”
心里还想,一个娃娃,什么做的,20呢,这么贵。
女人递过钱,男摊主伸手接过,看了看真假:“诶,好。”
又去拿袋子:“我拿个袋子给你装下啊。”
当天,整个小市场内,不少摊位都以20左右的价格卖出了前一晚免费得的娃娃。
几个摊位靠在一起的摊主还聊呢:
“什么娃娃啊,20这么贵也有人要,一个玩具而已,卖三五块了不得了。”
“你没听人说么,太平洋百货那边卖的,原价68一个呢,都卖脱销了。”
“真的假的呀?68?抢钱啊?”
“管他抢不抢呢,能卖就行。昨天那小伙子的名片我没丢,回头就打电话过去问问,看进一个要多少钱。卖20呢,比我卖鞋赚得都多。”
……
而小市场内这其中专卖儿童玩具的摊主,已经有人对着手里的名片,拿市场一楼办公室的座机,打给了名片上的BB机号码。
打完挂掉,不久,座机就响了,接起来,摊主就问:“是不是昨天免费给我娃娃的那个小伙子啊?”
“对对对,是。”
“是这样的,昨天那个娃娃,你们那儿还有吗?”
“我想找你们进货。”
“哦,一个娃娃15啊,这么贵啊,能便宜点吗?”
“嗯嗯,行,好,那我等你们过来。”
下午三点多,小市场没什么客流的时候,正门进来一胖一瘦的两个高个子年轻男人。
两人一进来,便边拖着手里的编织袋走着,边举着一手拿着的金发娃娃,扬声:“这个娃娃,谁要进货的?谁要?”
“数量不多啊,大家抓紧。”
“谁要?”
门口布料店的老板娘看见其中那个又瘦又高又好看的,马上大声,还伸手出去:“我,我,我要,我要,你们过来,到我这儿来,给我十个。”
姜落都已经走过去了,闻声转身回来,边从编织袋里掏娃娃,边道:“一个十五。”
女人瞪眼:“这么贵啊?”
姜落利落的:“进价15,你卖20,一个就能赚五块,还嫌赚得少吗?”
抬头看女人:“不要?”
说着就要走。
女人:“要要!行,行,十五就十五。”
姜落掏着娃娃:“十个是吧。总共150,现结。”
女人拿着饼干盒,在里面翻找大的纸币。
旁边也有摊位喊:“小伙子,你过来,我也要,给我拿十个。”
姜落正在数娃娃,边数边道:“好,马上来。”
扬声:“一个15,总共150,现结。”
王闯那边,则直接拖着编织袋去了里面的一家卖玩具的店:
“中午那会儿是你给我们打的电话说要进货?”
“要30个是吧,一个十五。”
老板想还价:“十五有了点贵啊。”
他想一个娃娃而已,怎么能要15这么多啊。
他摊儿里这么多玩具,也没哪个进价有15的呀。
王闯按照姜落给的说辞,回:“我昨天免费给你们,没让你们只卖20啊,你卖25不就行了。”
又很快道:“要不要?不要算了。”
说着转身,同时扬声:“这个娃娃还有人要吗?”
不远处有人:“是之前免费给的金色头发那个娃娃吗,我要我要!”
玩具店摊主马上喊王闯:“要要要!我要我要!十五就十五!”
王闯止步,掏袋子里的娃娃:“30个是吧?”
有人跑过来,看见王闯,又见王闯手里编织袋里的娃娃:“15一个是吗,我也要。”
“你也给我十个。”
王闯:“好,你稍等啊,我先把他的30个给他。”
女人惊讶:“他要30个呢。”
玩具摊主:“我本来就卖玩具的呀,我肯定得多进点儿。”
女人眼珠子一转,马上改口:“那我也要30个,小伙子,你也给我数30个。”
王闯心算:“一个15,10个一百五,给我三个一百五,四百五。”
女人往回走:“我去拿钱。”
这边,姜落编织袋里的娃娃已经没了。
他拖着空的编织袋,在摊位间走着,边走边扬声:“还有人要吗?要的找我订货!我有名片”
又喊:“明码标价,15一个,你们不要卖20,卖25,我保管你们都能卖掉。”
“我的款式比太平洋百货卖得全,金发粉发蓝发黑发都有,你们觉得哪个能卖得好就找我进哪个!”
马上有人喊:“给我名片。”
有人问:“娃娃没了吗?”
姜落从口袋里摸出名片,飞着抛给刚刚要名片的摊主,又边走边扬声:“现货没有了,暂时没了,后天会有,后天我过来。”
“要货的给我打电话,我有BB机。”
“再说一遍,要货的给我打电话,我来登记,我有BB机!”
王闯也在市场另一头喊:“还有人要娃娃吗?还有没有?”
“需要的找我拿名片。”
“我名片上有BB机,可以找我订货。”
又喊:“再说一遍啊,不要只卖20,不要只卖20,要赚钱就不要只卖20。”
“人家太平洋百货卖68,你们卖25,我保管你们都能卖得出去!”
这么一喊,原先无动于衷的都有点蠢蠢欲动了。
开玩笑,卖25一个,进价15,一个娃娃就能赚足足十块钱!
这钱还能放着自己不赚让别人赚吗。
“给我名片!”
马上又有人喊。
等各自拿着空的编织袋从小市场出来,门口,姜落和王闯手掌对手掌,重重一击,又握住,拉着,肩膀碰肩膀。
两人口袋里都有刚刚收的不少钱,王闯:“爽!太他妈爽了!”
姜落勾着唇角,快步往前走,又把编织袋丢给王闯,自己伸手勾了王闯的脖子:“走,去温城,找张志强调货。”
两人脚步飞快,一脸的意气风发。
次日坐最早的火车到温城,姜落和王闯下车,出来,张志强的车已经在出站口外面等了。
一看见姜落,张志强就朝着出来的人流招手:“这儿!这儿!姜少!”
姜落和王闯这才看见他,走过去。
三人碰头,均是笑着的,尤其是张志强,他前一晚在工厂办公室接到姜落的电话,说今天要过来调两千的货,这生意又来了,能不高兴吗。
“来来,先上车,车里有空调。”
张志强招呼他们。
姜落和王闯确实都热得不轻,尤其火车上人多,热,又热又闷,还连个电风扇都没有。
三人上车,打上空调,舒服了。
张志强开着车,和后排的姜落王闯聊道:“你们昨天说要两千个,我连生产线都没敢让他们停,连夜做到这会儿,也只凑到一千个。”
“我想着能不能再等我们两天,再等两天,肯定能赶出两千个。”
说着说着,张志强就笑了:“我本来以为还得等几天,姜少你们那儿才会有消息,没想到这么快。”
姜落擦了下鬓角的汗:“你信我,我当然不会让你久等。”
“是是。”
张志强可开心了,他就喜欢做一个东西能有持续的订单,这样他们生产线都不用停,连夜加班做,钱也连着赚。
张志强又热络地招呼:“午饭都没吃呢吧?”
这会儿已经过了中午了。
“我先带你们去吃饭吧?”
姜落热,又擦了把额头上的汗。
“不吃了,直接去你厂里吧。”
跟着就问:“做好的娃娃已经打包了吗?”
张志强:“在打包了,货车我也叫过去了。”
“行,那随便在厂里吃点吧。”
到了玩具厂,姜落和王闯先去张志强办公室吃饭,张志强去负责点货装货,又去流水线催那些给娃娃穿裙子的工人。
姜落和王闯吃完,办公室出来,就看见工人把一箱一箱的娃娃往货车屁股后面搬,张志强也站在车边。
见姜落出来了,张志强迎过来:“吃完了?”
“来。”
姜落招招手:“张老板,我们进办公室,我再和你说点事。”
“怎么了?”
张志强又招呼姜落他们进办公室,还要去茶台烧水泡茶。
姜落摆摆手:“不喝了,等会儿我们也跟车走了。”
“什么事啊?”
张志强招呼姜落王闯在沙发坐。
姜落坐下,道:“现在这批娃娃,你不是给我出厂价五块吗。”
“你这样。”
“你在你们这儿,找个专门做包装盒的工厂,让他们给娃娃订一批包装盒。”
说着示意张志强:“有纸笔么,给我纸笔。”
张志强起身,去办公桌上拿纸笔。
姜落接过,在纸上画着,说:“就是这样一个,长方体的,可以把娃娃放里面的盒子。”
“盒子你让你们设计部去设计,也不用多花里胡哨,弄得可爱时髦点,色彩鲜艳点就行。”
“正前方,你把纸都扣了,用个透明的塑料薄膜。”
“这样别人一看,就能看见里面的娃娃。”
“你弄这样一个包装盒,我估摸,平均一个盒子用不着五毛钱。”
“连盒子,你卖我六块。”
“你看行不行?”
张志强想了想:“行,行,可以。”
他想一个盒子,就那么点儿大,哪儿用得着五毛一个。
卖六块,他当然乐意。
姜落:“以后你就做两种娃娃,一种有盒子的,一种没有盒子的。”
“有盒子的先不要做太多。”
“先弄三百个,做完了发给我。”
“我今天来一趟,后面就不特意过来了。海城那儿我也忙。”
“尾款我到时候直接从银行汇给你。”
“有什么事,或者有什么问题,我们电话联系,反正我也有你办公室的号码,你也知道我和王闯的BB机号码。”
张志强也爽快:“行。”
姜落示意王闯,王闯从包里摸出报纸包的钱。
姜落:“我先把这批娃娃的首款付了。”
很快,姜落王闯和这批货一起,又回到了温城火车站。
王闯去买最近车次的车票,张志强去办货物托运。
王闯买完票回来的时候,张志强也办好了,把运货单递给姜落。
姜落接过,还跟张志强玩笑了句:“今天不和我翻脸了?”
“我哪儿敢哦。”
张志强也玩笑:“您可是我的财神爷。”
“财神爷们,吃什么?茶叶蛋玉米吃吗?水果呢?我去买,你们带路上吃。”
姜落坐着,大咧的:“你看着办,都行。”
张志强去买东西了,王闯跟着一起坐下,想想就忍不住雀跃,对姜落说:“一个我们进价五块,卖15,一个赚十块,两千个就是两万!”
“比之前赚得还多!”
姜落瞥过去,损:“谁害的?”
王闯马上抬手抽自己的脸:“都是你!都是你!”
“行了。”
姜落好笑。
姜落这时和王闯道:“其实不是你,和郭荣海那儿,本来也不会合作太久。”
怎么说?
王闯看着姜落。
姜落分析:“他们太平洋百货,确实不缺人流,多的是人过去。”
“本地人,还有很多从外地来海城玩儿的。”
“海城什么地方,早几十年,除了京城,在国内也数一数二。”
“其他省市奔着过来见见世面、玩一玩儿、买买好东西的,很多。”
“他太平洋百货那么大的商厦,确实不缺人流。”
“但一个娃娃,68,卖一天能卖,卖一周能卖,卖一个月能卖,时间久了呢?没人去做一样的卖吗?”
“早晚的事而已。”
“我们今天不这么做,小市场那儿,海城别的地方,早晚也会有一样的并且卖得便宜的娃娃出来。”
“所以我才说,和郭荣海那儿,本来就不会合作多久。”
姜落说着,伸手,搭了王闯的肩膀,不紧不慢:“等着吧,回头我们可不止在海城做娃娃、赚这几千一万。”
而这个时候,海城,小市场里,娃娃卖得特别火——来买东西的,有人认出摊位上的娃娃就是太平洋百货卖68那个,一模一样;
有人是过来碰碰运气,看有没有娃娃卖,是不是比太平洋百货的便宜;
有人则是听说小市场这边有得卖,特意过来的。
无论如何,15进价的娃娃,当天在小市场每个摊位都卖得特别好。
摊主们也默契,都把价格定在25,不还价。
就算这样,还是卖得特别好。
摊主们私下聊:“十个还是进少了,早知道当时我也要30个了,你没看见么,玩具摊位那儿进的多,娃娃的发色多,过去买的人也多。”
“可不是么,我一个早上加一个中午,热水瓶没卖不出去几个,娃娃倒是全卖光了。”
“诶,那两个小伙子是不是说明天有现货啊?”
“是这么说的,他们明天肯定要来的。”
“那我要多进点,十个肯定不够卖的。”
次日,早,一辆货车缓缓停在了小市场后门不远处的路边。
一停下,姜落和王闯就分别从主驾副驾跳了下来,走向车尾。
不久,小市场这边得到消息的很多摊主都过来了,货车车尾的车门敞着,往里看,能看见一个大箱子又一个大箱子。
姜落和王闯都站在车厢里,王闯嘴里叼着烟,招呼着“一个一个来啊”,手里还拿着一个大塑料袋,身边是一个大箱子。
姜落嘴里含着棒棒糖,手里是一个本子,还有一支笔。
有摊主率先道:“五个发色的娃娃,我各要十个。”
“嗯,五十个。”
姜落坐在车尾,一侧肩膀挨着车厢壁,拿着笔,低头在纸上写,登记。
同时嘴里说:“50个,一个15,总共750。”
王闯开始从箱子里掏娃娃,往袋子里装。
刚刚要50个娃娃的摊主:“老板啊,能便宜点啊,我可是一口气要了50个。”
姜落眼睛都没抬:“便宜不了,你不要,就给别人了。”
老练的:“我也实话跟你说,我们今天的货,肯定不够。”
“你先来的,就有。你要这会儿不要,等会儿再来,肯定就没了。”
旁边马上跟着有人道:“我也要五个发色,总共50个。”
刚刚的男人马上道:“行吧行吧,十五就十五。”
姜落也从身后拿了黑色的大袋子,从箱子里掏娃娃。
就这样,姜落和王闯配合着,登记、娃娃装袋、收钱、找钱,井井有条。
货车车尾原本只来了七八个人,不久,人越来越多,男女老少都有,都是小市场的摊主,都来进货买娃娃。
姜落腰间原本系着的腰包是空的,里面就没多少钱。
不一会儿,几百几百地收着,腰包包袋里越来越满、越来越鼓,钱收着,来都来不及收拾,就先乱七八糟地全塞里面,不够塞了,索性从旁边拿过一个之前装娃娃的空箱子,把钱都暂时先扔箱子里。
“老板,我要七十个。”
“小伙子,也给我来五十个吧。”
“我我,我要一百个,五个发色都要啊。”
王闯给娃娃装袋,忙得全程没停下过。
姜落又要登记又要收钱又要拿娃娃,也一样忙得没有停过。
期间还要应付摊主们的搭腔:
“老板,你们这娃娃哪里来的。”
姜落叼着棒棒糖,像叼着烟,神色松散又随意,年轻的面孔流露着几分社会人的痞气和超出年龄的成熟老练,随口回:“别管我哪里弄的,反正你们自己是弄不到的。我这是香港货,和太平洋百货一个生产线下来的。”
“老板,你吹牛吧,香港货人家卖68,你就卖15啊?”
姜落:“你要不信算了啊。我卖15,我都有得赚,他卖68,他纯抢钱呗。”
“你不信我,你也不可能从他那儿进到货啊。”
“老板,你香港人啊?”
姜落飙了段港普:“唔系咯,窝害sin样(我海城人)。”
就这样,一个娃娃15,姜落和王闯卖了一袋一袋又一袋。
等车尾终于没人了,两人都是一身的汗,王闯更是整个后背全湿了。
但两人都顾不上擦汗和休息,他们靠坐车厢车尾,从姜落的腰包里倒出所有的钱,还有箱子里的一堆钱,一张一张地点起来。
王闯更是点着这一百一百的票子,笑得眼尾都挤出了鱼尾纹,同时边点边叹:“就得做生意,还是得做生意。”
“这一百一百的,也就做生意能有这么多。”
说着点起来:“十八、十九、二十……”
姜落也点着钱,全是五十一百的票子:“三十二、三十三、三十四……”
总共一千个娃娃,除了个别残次不好的,小市场这边的摊主们进货进走了差不多六百五十个。
一个娃娃十五,六百五十个,一早上流水就有9750。
王闯捏着手里一沓百元钞,“么”一口亲在钱上。
姜落咬着嘴里吃完的棒棒糖的棒子,斜王闯这傻样儿,好笑地伸手搡了下王闯的脑袋。
王闯的头撇向一边,又撇回来,盯着手里的钱:“爽!真特么爽!”——
作者有话说:三更合一
【www.dajuxs.com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