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卫民安静听侄子说,一直到书房里彻底安静下来,他才开口。
“不想回,就在家里待着。不过整天无所事事也不行,这次出差我带回来不少书籍,你自己捡着去看。”有个事儿干,省的胡思乱想。
李家康傻眼,“小叔……”
“怎么?”沈卫民一个眼神送过去。
“没有,我会好好看书的。”
沈卫民拍拍他的肩膀,“修身养性,读书明理。”
“……是。”李家康含泪答应。
沈卫民这才满意了。
从书房走出来,就看到坐在沙发上撅嘴抹泪的儿子,沈卫民好笑的走过去,“多大的小伙儿啦,你丢不丢人?”
“你有秘密就和哥哥说,不和我说,还不让我跟着,我刚才喊你,你都不理我。”小家伙委屈的很。
“呦呵,你还吃上你哥的醋了?果然得到就不知道珍惜,他不在家那会儿你整天‘哥哥,哥哥’叫个不停,他现在在家陪着你了,你倒有意见了。”沈卫民捏捏沈彦军的腮帮子,儿子在意他,他是高兴,不过有些小心思就不必了。
沈新乾和李招娣同志现不在,大概是出去散步消食儿去了,要是知道宝贝孙子在这抹泪,两位老人肯定不会出门去,就是说他儿子是看到他和家康出来,才装出这一副委屈样。
小人精儿,沈卫民看破不说破,想听听小朋友怎么说。
“我没有,你这么久不回家,回来后还不理我,我都想你了。”沈彦军凑到亲爸身边,开始说软话。
沈卫民会心一击,每次儿子仰着他那张和琪琪神似的脸蛋和他说软乎话,他就受不住,最后肯定烟硝息鼓。
“那你哥哥可能也想我了呢?”沈卫民调整坐姿让儿子窝进怀里,“再说我们有正事要谈,非常着急,我也是因为这事才赶回来的。小军,你是爸爸的儿子,在我心里是一等一的重要,无论什么时候我都不会无故忽视你。
这点,我对你两个哥哥也是一样。他们跟在我身边长大,我认识他们比认识你还早几年,所以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很有可能时常发生,下次你要怎么做?”
父母的言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三观,沈卫民当然爱儿子,但爱和教育并不冲突,小军今年差不多十岁了,该说给他听的道理就得说给他听。
人都是在教育中成长的,有些话必须有人告诉他,现在严厉点,总比他出了社会让别人帮自己教育的好。
虽然,这也不是严重问题。
“乖乖等着,等我长大,爸爸和哥哥就不瞒我了。”沈彦军抬头看向沈卫民,寻求认同。
这可不一定啊,少年!
不过作为父亲,还是得适当给孩子鼓励,所以,沈卫民笑着点了点头。
“我知道了,爸爸,我会和小康哥道歉的。”
“嗯。”沈卫民也不说不用。他和琪琪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,兄弟几个,却能相伴更久,等老了,头发白了,牙都掉光了,兄弟几个聚在一起看儿孙满堂,那该是多么让人幸福的时刻。如果有可能,他也想有这样的时光,不过他最亲的兄长,已经再也见不到了。
听见脚步声,沈卫民回头看到侄子走了过来,沈卫民站起身,兄弟俩的事就交给他们自己去解决,他还是回房吧。
赵琪在分线。
“还在忙?”
赵琪回头,嗔怪:“哥,你进门都没声儿的,吓我一跳。”接着才解释,“过两天,绣艺传承人们在省城举办交流会,我算半个东道主,需要拿出一副作品来做做姿态。”
沈卫民搬了个凳子,坐在赵琪身边,“这个消息我知道,这次交流会是上边儿主办的,听说最后会角逐出前十名,然后由委员会推荐一部分人去京大深造。”
“是啊,”赵琪的声音中多了几分雀跃,然后又打住,转头看向沈卫民,试探着问道:“卫民哥,你觉得我去京大怎么样?”
沈卫民挑眉,“想去?”
“嗯。”赵琪重重点头。
她了解了一下,京大相当于她那时候的国子监,虽职能有些不同,但都是国家最高学府,源源不断的给国家输送人才,注入活力。虽然就算被推荐也是作为交流生过去,主修的也是传统文化等一些对刺绣工艺有帮助的学科,但赵琪还是想去试试。
生而为女,她连踏入学堂的资格都没有,族中那些草包却因为银钱加持进了国子监,她一直都愤愤不平。都说女子不如男,有机会她也要进去看看。
前世的爹娘,赵琪已经记不清他们的面容,但他们对她做的事情却深深印在了她的心底,成为了她的执念。似乎不管走到哪儿,她身上都带着一种烙印,时刻提醒着她,她是不被期待的女儿,可以被随意放弃。
这种之年一朝一夕不能改变,只能不断的经历,当她站的足够高,才能往事如烟。
沈卫民从来不干涉赵琪的选择,他们都是成年人,就算是夫妻,也彼此独立。更不用说,他们现在不缺钱使,琪琪想追求更高的精神上的满足,有何不可?
“想去那咱们就去,你好好参加这次交流会,争取拿到推荐名额。等过两个月,我要出差去京市,顺便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,等来年咱们一家都过去。”
“啊?”赵琪惊讶,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?
沈卫民把头埋在自个儿媳妇儿的肩膀处,“怎么,你想让我独守空闺?”
他怎么舍得她经常往返京市和池县,如果非要选一个,他肯定选自己。这样或许也不错,一家人能齐齐整整在京市相聚了。
“卫民哥,”赵琪赶紧去捂他的嘴,这青天白日的,瞎胡说。
沈卫民亲亲捂住他嘴的手,羞的赵琪从脖子到脸通红。
虽然是老夫老妻了,她还是没有适应卫民哥时不时的就来这么一下。
沈卫民眼中笑意更盛,几个月不见,他早已思念成灾。
……
等俩人腻歪完了,又说起正经事。
“哥,你叫我整理工厂建立时候大家的捐款是要做什么?”
沈卫民把自己的打算说了。
“这恐怕不好办吧,”赵琪沉吟片刻,村里现都把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当做生产队附属物,这也怪他们当初宣传的太好,卫民哥总说食品厂是生产队副业,说着说着大家就都信了,而且深信不已。
虽然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所有活动,都是围绕卫民哥和七叔进行的,但不少工人和村里老人俨然已经把食品厂当成自己的所有物,现在卫民哥要根据这个惠利,恐怕要闹矛盾。
沈卫民却摇摇头,“你呀,现在就不要想这些了,你男人我可是都想着住进四合院了,你得争取把推荐名额拿到手才行。”
这事早在他办厂当时就已经想到了,他有解决办法,再说他动食品厂账面上的钱政策就要转变了,他还怕村里人作乱?
想他们建厂当时,可谓困难重重,不仅是村里人不看好,就连身边亲人都担心的很,当时能拿出钱的,都是想帮他和七叔一把,是非常纯粹的心情。他们现在能做出成绩,都离不开这个根本。
决策当然也会惠及为工厂做出贡献的工人,不过这个数量要少很多,也不好判定。
赵琪看沈卫民又去想事情,凑上去亲了亲他的脸颊,默声说了句“辛苦了”,然后窝在丈夫怀里睡去。
……
就算在家,沈卫民也是经常忙的脚不沾地,尤其最近他正在推行新项目。
项目进程不算顺利。
沈卫民是一个不会把工作带到家里的人,但这次却由不得他。
他这刚到家,家里就来了不少人,还都是熟人。
第195章高考恢复
他们是来抗议的,当然明面上他们说是来找厂长仪事的。
沈新乾和李招娣虽然觉得他们找到家里有些不寻常,毕竟他们三柱子大多数时间都在村里,要仪事,他们犯不着大老远找到县里来。但是老家来人了,看着都挺和气的,他们也没说什么,好茶好水的招待着。
就是没想到这正说着话呢,院子里一传来老儿子的声音,他们立刻站起来迎了出去。沈新乾和李招娣对视一眼,不明所以跟上去。
明天星期天,沈卫民答应沈彦军小朋友明天带他去图书馆,所以今天和赵琪提前回来了。刚才进门的时候,家里还挺安静,停完车从后院回来就被一群人围住了。
不过他也不慌,看到是谁的时候,他就知道他们为的是什么事了。
果然,还没等他开口,一群人就开始说开了。
这个说你这样可不公平。那个说我为工厂奉献了十几年,难道还顶不上最开始的那一两块钱?
沈卫民耐心听他们说完,“大家说的这些,今天在工厂已经再三强调过了,我和七叔也给大家解释清楚了,你们来我家里,我也没有二话。”
“厂长,你这样可不行,我们大家是来解决问题的,你还拿之前的套话搪塞我们,难道我们这些十多年的工人不配你沈大厂长好好说话。”
说话的是沈卫民的长辈,按辈分该喊叔叔。
“你现在不得了了,不是以前的三柱子了,但是听厂里工人提意见还不应该吗?”
沈卫民没说话,他们更上头了,说到最后已经成了指责。
“嘭”的一声,院子里的吵嚷的骤停。
一时间所有人都看像声音发源处,——脸色铁青的沈新乾,此时正举着斧头劈柴。
“几个老家伙围着个小辈倚老卖老,你们还有理了?”
“他做的再不对,也有我这个做爹的在这儿站着,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指手画脚了?我说一个个来到家里咋连大气都不敢出,在这等着我呢?有意见,可以提,前提是你们自己也得听的进去劝,就你们现在都钻牛角尖里去了,能听得进去谁说话?撒泼撒到我家里来了,一个个的都能耐了是不?”
沈新乾一顿夹枪带棒,他是真气着了,他老儿子从小就没受过气,组织办工厂造福乡里。为了这个沈家沟食品加工厂,老儿子常年累月不在家,他们两口子是成天担心。现在反倒落个出力不讨好的结果。
今天这事,工厂就老儿子一个主事人?他们舍近求远,后脚跟着就到了县城,都是他和招娣这些年太好说话,才让他们以为自己全是道理。
谁都没想到一向好说话的沈新乾会发这么大脾气。
但是他们有啥办法,沈东林是个人选,但是只他自己根本拿不住主意,再说他兄弟七个,村里有谁敢轻易得罪?
伸头一刀缩头一刀,他们索性就跟着沈卫民来了。
“二哥,这事也怨不了我们,你看三柱做的这叫什么事儿?”
“做的什么事儿?做的是为咱全村人好的事儿,要不是念着咱村里人他犯得着给自己揽这差事?”沈新乾虽然不知道儿子在干啥,听了这么久也是云里雾里,但是他知道要论见识村里就没有几个能比上他老儿子的。
“那也不能用完就把我们扔了啊,是当初建厂的时候我们出力不多,但这些年我们不也出了很多力,这工厂要建房,凭啥了不算。”
“他一个人说了不算!”
“他说了不能算!”
要是其他事情都好商量,但牵扯到利益,刮到谁都跟刮肉似的,当着沈新乾和沈卫民的面儿就激动起来了,你一句我一句的,就跟喊口号似的。
沈新乾想说话,沈卫民上前一步,挡了把他爹,老人家再气出病来,没看到后面还有一个更气的吗?李招娣同志在后面跃跃欲试呢。
自从有了孙子,李招娣同志就发话要做一个和蔼的老太太,那之后果真就没当着沈彦军的面发过脾气,现在孙子在旁边站着,她都能气成这样,可见是真气着了。
沈卫民当然不能让爹娘动气,其实他们的抗议,他早就预料到了。
“工厂内部召开会议,已经通过了这项决议。各位比我年长,不服气此项决议可以上报,但是道理我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。要还是不能理解,不想听的就只作听不懂听不见,我也没有办法。”
“大家对食品加工厂的贡献,我清楚,各位清楚,大家都很清楚,但是也请看看周围。想当初刚办厂的时候,工厂处境多么艰难,各位都看在眼里,我和七叔以及家人几乎可以算是倾家荡产,把全部身家都投了进去,之后十几年也全部奉献给了工厂。很多乡亲也是如此,难道他们不值得占个先?”
“其实,工厂列出的那份名单,不管按照什么标准,他们都会在列内。就比如我家,能分到不止一套房,但肯定不会办。所以各位放心,工厂会在考虑更多工人利益的基础上办事的,得到的结果仍然是这样。”
沈卫民察觉到听到他所说的这些话,有几个人脸色都变了,于是就说:“这样吧,名单正在公示期间,但凡各位能寻出一个例外,认为他不如你更有资格,可以到办公室进行抗议,如何?”
【www.dajuxs.com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