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5章 合作
到了渡口, 谈晓兰原本想着先找个小食摊,随便吃点有油水的东西,却没想还没下车, 就听到王氏喊自己。
原来是郑叔的老客户,这次出门带了家眷,听郑启杨推荐谈晓兰,就准备等她来了, 让家里人也下船来转转。
生意上门,吃东西只能再往后推一推。
郑叔的这位老客户, 在渡口置办货物需要大半天, 谈晓兰很是用了几分心思好好招待, 他家的女眷也在渡口待了大半天。
中午郑启杨请客, 谈晓兰身为女眷的咨客, 跟着美美的蹭了一顿大餐。
下午把人送回船上, 下船时往下一看, 见宴泽川正和一位客商谈论着什么。
谈晓兰心里想, 这是之前挣的钱花完了, 又回来渡口挣银子花了。
下来船, 却隐隐的听到宴泽川对面的客商说:“地里随便长的野菜,小哥要价钱是不是有点高了!”
宴泽川:“李掌柜,它在地里是野菜, 到您手里,可就是药材了,野菜在地里是不值钱, 可是采摘晾干是需要人工的, 我再一家一家的收上来,也是费了不少的人力, 找仓库存放,又是一笔开支,您算算,我的要价真不高!”
谈晓兰慢慢都走远了,宴泽川的声音也一点点的消失听不到。
她心里微微的有一点汗颜,原本以为宴泽川好吃懒做,其实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,人家也有在努力挣钱。
正想着,跟在身后的王氏说话了:“姑娘,累了大半天,不如先休息一会再回家吧”
谈晓兰看了看时辰,大概申时过半,也就是四点多的样子,突然就想到坐车的那一块,王婆子店里飘出来的油饼的香味。
想到那么香的油饼,自己还没品尝过,谈晓兰就决定先吃个油饼,然后在旁边老张家买个烧鸡带回去。
至于说也给家里人捎几张油饼,谈晓兰觉得还是算了吧,不是花几文钱的事,是买了烧鸡还买油饼,回去后估计会被教育一顿。
想到就行动,回头对王氏说:“我就不在这边休息了,回去提了篮子,给祖母买点吃的就走了。”
王氏感叹道:“姑娘真孝顺!”
谈晓兰也觉得自己很孝顺。
准备继续往回走,却看到远处,宴泽川从客商手里接过一个东西,然后两人互相拱手。
这是生意谈成了。
看到这一幕,谈晓兰的心情也跟着好了三分,她喜欢看到所有好的结果。
回去休息一会喝了水,拿了篮子,拒绝王氏的护送,奔着王婆子的店就去了。
没想到竟然又和宴泽川走了个对面,因为之前暗想人家好吃懒做,虽然没和任何人说,但是谈晓兰心里还是有一点心虚尴尬,主动的往一旁让了让。
宴泽川却不往前走,和她一样停在了王婆子的小店门口。
谈晓兰不再管他,路让开了,走不走就和自己没关系了,抬头对店里的王婆子问了一句:“婆婆有油饼么?”
只是在她问的时候,有一个男音也和了进来,两人说的话竟然分毫不差。
声音的主人就是一旁的宴泽川,这让谈晓兰想到了之前买枣的事。
宴泽川刚才远远的就看到了谈晓兰,因为在外面,他没有特意避开她,没想到她也是来王婆子的店里买油饼的。
谈晓兰在宴泽川心里,是精致的,讲究的,他没想到她竟然也会来这种小店买吃的。
谈晓兰在渡口做咨客,宴泽川也早就听说了,她接待的客户,都不是小门小户的人家,资费绝对不少!
挣那么多竟然也愿意来小店里买油饼,这是宴泽川没想到的。
谈晓兰知道宴泽川今天把收上来的野菜,卖出了药材的价钱,挣了那么多钱,她没想到他竟然只吃油饼!
要么就是他简省节约,要么就是王婆子的油饼不止是闻着香,谈晓兰觉得,后者的可能性更大。
里面传来王婆子的回话:“正做着呢,你们先等一会。”
油饼慢慢变熟散发出浓郁的香味,谈晓兰悄悄的抿了抿嘴,咽下被香气冲击出来的口水,问:“油饼几文钱一张?”
还没等王婆子回答,身边的宴泽川就道:“油饼两文钱一张,这里还有蛋花汤,一文钱一碗,如果买两个油饼只需要三文钱,买四个油饼六文钱,再送一碗蛋花汤。”
谈晓兰:好可惜,我只能吃一个油饼,不能享受优惠了。
自己挣钱的这些日子,让她也学会了珍惜每一文钱,虽然一点没耽搁花钱,但是能省的她绝对会省一下,主打的就是该花的一定要花,能省的绝对要省。
她有钱,但是买东西的时候,如果能节省一文半文,那就更好了。
想到这里,她看向了宴泽川,问他:“你买几张油饼?”
宴泽川也在想怎么样节省一文钱,他常在王婆子这里买油饼,都是买四张油饼,在这里配着赠送的蛋花汤先吃一张,剩下三张油饼带回家。
今天待会还有事不回家,所以他准备在这里先把晚饭给吃了,只是他一顿只能吃三张油饼,多买一张随身拿着也不方便,更影响形象。
正纠结着,听谈晓兰问,就道:“我买三张,再买一碗蛋花汤。”
谈晓兰一下子就精神了。
宴泽川说完,也想到了一个可能,试着问谈晓兰:“你要几张?”
谈晓兰:“一张”
宴泽川也精神了,他现在虽然能挣不少钱,但是买油饼一直都是按着最优惠的价格买的,今天不能得到最大的优惠,总觉得吃亏。
宴泽川对谈晓兰说:“你给我一文钱,咱们一起买,怎么样?”
买两张油饼才能便宜一文钱,和宴泽川一起买,一张就可以节省一文,宴泽川说买三张油饼一碗蛋花汤的时候,谈晓兰就想到了两人一起买,都能节省一文。
现在宴泽川也有此意,谈晓兰直接拿出一文钱。
宴泽川把手伸到她面前,铜钱落入手中,好像落到了心脏上面一样,振的心脏扑通扑通跳得厉害。
他收回伸出的手,攥紧手里的铜钱。
油饼也烙好了,王婆子在屋里问他们:“你们都是要几张饼?”
宴泽川的心跳也缓了下来,声音如常道:“我们要四张油饼,一碗蛋花汤。”
来王婆子店里买油饼的,自然是有凑到一起买的,不过宴泽川是小店的老主顾,他还是第一次和别人和买,王婆子不由的就多看了谈晓兰两眼。
这种好奇的眼神,自从谈晓兰来渡口做咨客,可以说是每天都见,现在面对王婆子满是打量的眼神,谈晓兰也没多想,还对她笑了笑。
宴泽川见王婆子看谈晓兰,心里漏了一拍,赶紧对王婆子解释:“我们是一个村的。”
宴泽川就怕她多想,再去和别人乱说。
他这句解释,确实成功的拉回了王婆子将要放飞的思维,对谈晓兰瞬间没了兴趣,低头拿了盘子,给他们盛油饼。
谈晓兰前世生活不接地气,今生也没多长出多少世俗心眼,王婆子看自己,一时间也没想到她有可能会胡想瞎说。
听宴泽川解释,她才反应过来,心里先是觉得这人看似玩世不恭,其实还挺小心的,然后再想想自己,竟然还傻傻的对着人家笑!
谈晓兰正在心里批判自己的时候,王婆子已经把油饼和蛋花汤端到了店外的桌子上。
都合作买油饼了,放在一张桌子上就属于理所当然的事,旁边老张家的烧鸡还没出锅,王婆子小店门口的另外一张桌子,这会也坐上了人。
谈晓兰不想站着吃,就在宴泽川对面坐了。
刚出锅的油饼,香味纯正又霸道,谈晓兰在吃之前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,然后才小小的咬了一口。
香酥的味道直冲味蕾,让人忍不住继续再咬一口。
宴泽川仔细想了一下,确定自己吃东西时没有什么不好的习惯,这才拿起油饼准备开始吃。
咬了一口,然后悄悄抬眸看向她,就见她盯着手中的油饼,小口的吃着。
她视线向下,从宴泽川的角度,看不清她的眼神,只看到她长长的睫毛,挡住了明亮的眼睛。
谈晓兰又咬了一口,发现对面的人没什么动静,抬头看他,却直接对上了他的眼神。
宴泽川先是心里一慌,电光火石间想到了一个看着她的理由,说:“这几天我会经常在渡口,如果你的客户有需要男咨客的,能介绍我去么,当然,我的客户如果身边跟着女眷,我也会介绍给你的。”
这是互惠的事,谈晓兰没有理由不应。
回了声:“好呀”
宴泽川的心情一下子就飞扬了起来,有了合作的话题,他也不用再强迫自己眼神,自然的看着她,问:“你平时都是在哪里等客户?”
谈晓兰说了茶摊的名字,然后道:“高庙村的高昌茂你知道吧?”
宴泽川点头,他在渡口等客户的时候,没少遇到他,高昌茂是渡口的老人了,他还有六个儿子,长期混迹渡口的,没几个不知道他的。
谈晓兰:“他现在跟着我干,船舶靠岸了都是他过去搭客。”
宴泽川笑道:“这个人手找的好。”
谈晓兰也那么觉得,雇佣高昌茂实在是太合算了,有父亲和郑叔的面子,自己在渡口市场自然是没事,只是他们在停船的这边有交情的人就少了。
高昌茂就很好的填补了这边人脉的空缺,他在这里和谁都熟,还有六个儿子自成一股势力。
在这鱼龙混杂的渡口停船处,自己收拾的光鲜亮丽,还从未有人来找过事,有一部分确实是高昌茂的功劳。
如果生意能保持住,谈晓兰准备过年时给他包一个大红包。
宴泽川只听到雇佣了高昌茂,就说找的好,可见这人心思还真是缜密。
第026章 收益翻倍
两人又说了几件渡口的事, 谈晓兰的油饼差不多吃完了,旁边老张家的烧鸡也出锅了。
谈晓兰用帕子仔细的擦干净手,拿起篮子对宴泽川说:“你慢慢吃吧, 我先走了。”
宴泽川先说了声:“好”
想着两人有了同桌就餐的情谊,又嘱咐她路上注意安全。
谈晓兰应了,对他挥挥手,提着篮子去买烧鸡。
直到看到谈晓兰搭上了回去的牛车, 宴泽川才重新吃东西,只是刚才还味美无比的油饼, 现在吃起来却没有刚才那么好吃了。
……
第二天天气晴冷, 谈晓兰出门时又在外面加了件披风, 到村口的时候, 高昌茂已经在那里等着了。
等车的时候, 谈晓兰就和他说, 以后和宴泽川互相介绍客户的事。
宴泽川在渡口也算是有名气的人, 虽然他的名气一开始是因为长相, 后来又知道他好好的书不读, 来渡口做咨客, 反正都是不太好的名声。
再后来他带客带的好,名声慢慢的好了一点,不过最近他又大半个月没来了, 大家又觉得他这是挣了钱,懒得出来了。
高昌茂对宴泽川的印象一直都不太好,觉得他不踏实, 做什么都是三天的热度, 偏偏那人长了一副好相貌,谈晓兰说以后两人会有合作, 高昌茂担心谈晓兰被他的外表给迷惑了。
高昌茂给谈晓兰做工大半个月,不但吃的好做的少,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王氏,谈晓兰从来都是高伯伯王姐姐的叫,和那些雇佣一个人,就变成大爷姑奶奶的人完全不一样。
高昌茂不敢把谈晓兰和自家的闺女比,但是在他心里,其实早已不自觉的,把谈晓兰当成自己的小辈一样爱护了。
他担心和宴泽川接触的多了,谈晓兰被他给迷惑住了。
开口提醒吧,他又不知道该从哪说,幸好谈晓兰接下来的话,让高昌茂的担心小了不少。
谈晓兰说:“高伯伯,以后宴泽川若是在渡口,船来了你们俩一起去搭客。”
原来是让他和自己一起去搭客,而不是他和谈晓兰一起在茶摊等着,这样高昌茂就放心多了。
谈晓兰不知道这一会的工夫,高昌茂脑子里已经想了很多,她现在最关心的是,去渡口的牛车什么时候来,虽然外面加了件披风,可是站着等车的时候还是觉得有点冷。
好在这个时间正是车多的时候,等了没一会,就等到了去渡口的牛车。
到了渡口,先到各个商行转了一圈,让人家知道自己今天来了,有客户记得通知我。
然后再去河边等船。
到了河边,宴泽川已经在谈晓兰经常待的茶摊等着了。
高昌茂担心宴泽川邀请谈晓兰一起坐,先一步到了一个避风的桌子旁,对谈晓兰说:“姑娘先坐这吧,等船来了再换。”
河边比村口可冷多了,谈晓兰夸奖道:“还是高伯伯的想的周到。”
高昌茂笑了笑,没说话,王氏去摊主那里拿了擦布,把桌子又重新擦了一遍。
高昌茂拿来谈晓兰专用茶壶,为她斟了茶,期间还多次小心点观察着宴泽川。
宴泽川看着谈晓兰身边的两个人,高昌茂明显的对自己的排斥,让他也是无奈的很。
高昌茂担心什么,宴泽川心里明白,对谈晓兰,宴泽川从不敢深想,不过只要对谈晓兰有不好的影响,他是绝对要杜绝的。
不过现在茶摊里没别人,摊主也在后面棚子里收拾东西,没那么多要顾忌的,宴泽川就好像没看到高昌茂防备自己的眼神一样,对谈晓兰说:“待会船来了,我与高伯一起过去,相互也算有个帮衬。”
昨日说好的,谈晓兰自是不会反悔,客气道:“那就麻烦你多带一带高伯伯了。”
宴泽川:“你不用对我那么客气,当初刚入学的时候,因为有的字练不好,我没少去你家麻烦伯父。
现在做咨客我比你早入行,多带带你的人,不是应该的么!”
请教谈思立的事宴泽川没说谎,谈思立还在上洋镇渡口做账房的时候,三里村只要是新入学的孩子,就没有谁没让他指教过。
只是宴泽川比谈晓兰大四岁,他入学那会,谈晓兰还没从外婆家回来呢,等她回家了,他也早就熟悉了学堂生活,不再随意去麻烦谈思立了。
他都这么说了,以后也少不了合作,慢慢也算熟悉的人了,确实不适合太客气。
不过谈晓兰觉得:“我不是客气,基本的礼貌而已。”
高昌茂在搭客上面,确实不如宴泽川,这些天能接到客户,一个原因是渡口只自己一个女咨客。
还有一点就是高昌茂去船上搭客,说的每一句话,做的每一件事,都是自己提前研究了好久教给他的。
其实最主要的,还是渡口只一个女咨客,哪怕有一个竞争对手,还是让高昌茂靠着自己教的那些去搭客,三个愿意下来玩客户,能接到一个就不错了。
宴泽川从学堂里退学也就一年多,做咨客的时间只能更短,但就是这短暂的时间,让郑叔家的翠儿都知道他了,可见这人做咨客的能力有多强!
高昌茂被他带一段时间,以后就算渡口再来一个女咨客,自己这边也是有竞争力的。
宴泽川笑了笑:“渡口只你自己带女眷,我和高伯一起去搭客,就属于互惠的事,你不用在意。”
谈晓兰也笑了,独一份生意就是好做呀。
两人又闲聊了几句,就听有喊:“船来了。”
……
事实证明和宴泽川合作确实不错,之前基本上一天能接一单客户,自从与宴泽川合作,谈晓兰每天差不多就能接到两单,翻倍的效果呀!
谈晓兰特意向高昌茂问过宴泽川搭客的技巧,力争做到清楚明白,以防以后高昌茂不跟着自己干了,再找了人自己好教给他。
她不知道咨客这件事自己能不能做长久,不过只要她还做一天,就按着长久的打算来做准备。
挣钱的速度翻倍,谈晓兰用之前那大半个月挣的十几两银子,把租的院子的四间堂屋,都换上了好一些的家具。
好不容易挣来的银子,谈晓兰说花就花出去了,可把王氏和高昌茂给心疼坏了,他们是真没见过这样花钱大手的!
王氏觉得只给客户休息的那两间买好点的家具,谈晓兰自己住的,其实真不用再花银子换。
这种想法谈晓兰怎么可能会同意,自从经历了两世灵魂的融合,让她深刻的意识到,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,能吃的一定要及时吃到嘴里,该享受的生活,一定要及时享受了,要不然说不好哪一天,别说平坦的马路高速的汽车,可能连牛车都坐不上了!
更何况她现在家里用的,也是好家具,不能因为这里只是用来休息,就降低生活质量。
只是第一个理由不能对人言,第二个说出来,也有点显得自己挣几两银子就发飘。
所以谈晓兰就换了个理由,说:“我屋里的家具,就如同我穿的衣服一样,象征着身份和档次,如果我的档次下来了,客户给的资费也就随着下来了,所以想多挣钱,就得多投资。”
王氏和高昌茂对视一眼: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。
他们俩不确定,不过谈晓兰是坚信的,只要来自己这里休息的,最后给的资费绝对不低。
客房已经准备好,在接待了时间宽裕的刘夫人时,谈晓兰先带着她到市场里游玩一圈,然后就邀请她到绣庄后院休息。
距离开船还有时间,下面有休息的地方,在船上已经待烦的刘夫人,自是不会早早的上船。
随着谈晓兰来到绣庄后院,入眼的院子不大,却干净精致。
正是赏菊的季节,谈晓兰让王氏他们俩用鸡冠花和菊花,错落摆放出好看的造型,铜钱花不了多少,效果却出奇的好。
再进到屋里,家具虽然不是名贵木材,却也不能说次,再配上考究的做工,在上洋镇这个地方,绝对属于上等了。
王氏上了茶,再端上糕点铺今天新做的糕点,谈晓兰为刘夫人斟了茶,道:“这是前两天万川商行刚到的铁观音,郑叔好歹给我匀了二两,夫人尝尝看合不合口味。”
万川商行的名头还是好使的,再配上谈晓兰这里还能入眼的环境,再闻茶水的香气,刘夫人还没喝,就觉得心里舒坦。
谈晓兰陪着喝了茶,又吃了几口点心,然后对她说:“隔壁新布置的客房,夫人若是不嫌弃,可以稍事休息一下。”
刘夫人跟着过来,就是想躺一躺的,直接道:“打扰了。”
她身边跟着的丫鬟随身伺候,还有个小厮,谈晓兰安排他在厢房里休息。
刘夫人睡了半个时辰,醒来后神清气爽,谈晓兰又带着她到绣庄消磨了一会,时辰差不多了,就送她回到船上。
出来船舱,接过丫鬟送上的荷包,荷包接的多了,谈晓兰现在已经做到,荷包一入手,差不多就知道资费是多少。
下来船,王氏和高昌茂真的很想问她,有没有比平时接待的资费多,但是碍于身份,一直没有开口。
谈晓兰也不吊着他们,悄声道:“单从资费上来说,这次是最多的。”
俩人听完后,脸上的欢喜比谈晓兰明显多了。
看着他们那么外露的情绪,谈晓兰也终于忍不住翘起了嘴角。
王氏和高昌茂都不是特别机灵的人,但是他们都踏实本份,而且谈晓兰现在身边也不需要特别机灵的人,他们俩这样就挺好。
几人欢欢喜喜的往回走,路上又遇到宴泽川,他手里提了个篓子,看到谈晓兰就向她招手……
第027章 宴泽川
谈晓兰过去, 才发现他提着的是鱼篓。
宴泽川对谈晓兰说:“看看我买的鱼,要是觉得好,我分你两条。”
谈晓兰凑近一看, 鱼篓里有五条大鲈鱼,都是活蹦乱跳精神的很。
吃鱼最好要吃新鲜的,但是活鱼腥味重还不好拿,所以她很少买鱼回家。
宴泽川好像知道她不喜鱼腥味, 主动说:“你要是想要,我回去给你送家去。”
谈晓兰的一声好还没出口, 高昌茂却接话道:“不用麻烦你了, 我给姑娘送家去。”
高昌茂给送回家, 就不需要欠人情了, 谈晓兰对宴泽川道:“待会我们坐同一辆车, 到村口了再把鱼拿出来。”
宴泽川说:“好”
然后像是不经意的看了一眼高昌茂, 见他又退回到谈晓兰身后, 心里无奈一笑。
他倒也不用那么防备自己, 其实在村里, 自己可是注意到很。
谈晓兰眼睛一直没离开鱼篓里的鱼, 宴泽川应了好,她才想起来,问:“你怎么买了那么多条?”
还不到封河的时候, 市场里的鱼可以说应有尽有,用不着多买几条回家养着。
宴泽川:“我在大坪镇开了个鱼档,今天的鱼看着实在不错, 就多留了几条。”
开鱼档的事宴泽川没给别人说过, 但是面对谈晓兰的问询,他就忍不住想告诉她。
谈晓兰有点不可思议的“啊!”了一声。
没想到他竟然还开了个鱼档!
然后有些好奇的问他:“你开鱼档, 不用守着么?”
宴泽川就笑:“大坪镇的一个朋友,想挣点银子,他手里没多少本金,我在他们镇上租了个铺子,每天让人去送鱼,投资不了多少,让他在铺子里盯着,算是两个人合作。”
谈晓兰就想:这种经营模式,前期还好,后面挣钱了,好像容易闹矛盾。
只是自己和宴泽川的关系,只比点头之交强一点,不适合随意评价人家的合作模式。
谈晓兰前世父母不亲,也没有什么特别交心的朋友,她最是知道与人相处时的尺度了。
对于宴泽川的事,她是绝对不会随意评论的,如果他最后和朋友闹翻了,就当是多了一个生活经验吧,反正他很能挣钱的。
谈晓兰直接换了话题,问他:“这鱼多少文一斤?”
宴泽川心里是想送给她的,不过知道她绝对不会收,就道:“一文半一斤。”
谈晓兰被这么低的价格惊住了,上洋镇因为挨着浴龙河,比这小的鲈鱼的价格还三文一斤,在渡口差不多两文半一斤。
宴泽川说的这个价格,就像开玩笑一样,谈晓兰的眼中满满的都是怀疑,又问了一遍:“多少文?”
宴泽川又笑:“我直接从打鱼的船上要的货,而且是长期客户,所以给我一文半一斤。”
谈晓兰想,怪不得他在大坪镇开鱼铛,那里距离浴龙河二十多里地,草鱼都能买到三文钱一斤,最低有两倍的利润,更不用说鲈鱼了!
就算和人平分,再刨去所有的开支,最低还有一倍多的利润!
真的不少挣呀!
感叹完,拿出自己随身的荷包,数了二十文,递给宴泽川:“到村口给我分两条。”
宴泽川接过铜钱,看了一眼,说:“多了,这些鱼最大的也就五斤多。”
“到时候你拣大的给我就是了。”
谈晓兰现在买东西,虽然是该要优惠的要优惠,但这并不表示她占便宜没够。
自己去买,这么大的鲈鱼,三文钱一斤人家都不会给,要宴泽川的鱼他还给自己捎到村口,不多出来一点,谈晓兰都不好意思要。
宴泽川把铜钱收了:“好,到了村口,我挑最大的给你。”
谈晓兰道了谢,问他什么时候回去。
宴泽川知道谈晓兰到了这个时间,就不再接客户了,就道:“我没事了,现在就可以回去。”
果然看到谈晓兰脸上的表情更松快了,“那我们现在就去搭车的地方吧。”
……
几人在三里村路口下了车,谈晓兰分了宴泽川两条鱼,高昌茂用草绳穿了鱼鳃提着,给她送回家。
两条鱼,谈晓兰和祖母商量着,一条炖了喝汤,一条炸鱼块。
宴泽川回到家,二嫂孙氏正在院子里收晾晒好的衣服,见他提着的鱼篓,眼睛一亮,放下衣服就迎了过去:“三弟回来了,这是买鱼了?”
宴泽川放下鱼篓:“三条鱼,二嫂看着做吧。”
孙氏脸上一下子就笑开了花:“我问问奶奶,她想吃什么口味的,我就做什么口味的。”
宴泽川说了声:“好”,就去洗手了。
宴母听到说话声从屋里出来,看到老二家的面前的鱼篓,对宴泽川说:“怎么又乱花钱!”
宴泽川边洗手边说:“没花几个铜钱。”
宴母还想说什么,彦泽川洗好手,回头对她说:“买都买了,您只管吃就是。”
宴母还想说什么,老太太站在门口,说她道:“川哥说的对,买都买了,咱们只管吃就是。”
老太太发话了,宴母就不再说什么。
宴泽川擦了手,直接去了老太太屋里,先灌了两杯水,才算缓解了快要冒烟的嗓子。
今天他有点忙,整个下午都没顾得上喝一口水,原本是想在茶摊喝杯茶的,只是看到谈晓兰,他就把自己口渴的事给忘了。
老太太问他:“怎么就渴成这样了?”
宴泽川就把今天忙的事和她说了。
老太太:“以后忙归忙,可千万别再忽略身子了,你现在年轻不显,等以后年龄大了,年轻时作的累,都要还的!”
宴泽川就说:“知道了。”
老太太又说了几句让他以后注意身体的话,宴泽川也一律都应着。
老太太就笑:“就会哄人,回头出去了,还是不知道爱惜自己。”
宴泽川只说老太太想多了,然后变换话题,说:“大坪镇的鱼铛,现在生意已经稳住了,我估计明年大泉就要和我谈盘铺子的事了。”
老太太听他说鱼铛档事,先是往门口看了看,确定没人,才小声道:“铺子在盘出去之前,这件事一定不能让家里其他人知道了。”
宴泽川无奈道:“奶奶,我和大泉一起开鱼铛,几个经常一起玩的都知道,您偏偏让我瞒着家里人,这要是爹娘从别人口中知道了,我怎么说!”
老太太气势一变:“这个你不用管,谁要有意见,让他们来找我,这两年你得多赞点银子,等过两年……你再回学堂,好好去读书,啊!”
句句回应的宴泽川,这次却没应。
老太太见他这样,叹了口气,道:“别听你爹的,他兔子的胆子,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吓死他。”
宴泽川笑的苦涩:“奶奶,谁都可以说爹胆小,唯有我不能。”
老太太张了张嘴,却不知该说什么,唯有一声叹息。
……
第二天谈晓兰到了村口,高昌茂对她说:“姑娘,刚才宴泽川过来,让我转告你,说他最近不去渡口了。”
宴泽川和别人合开鱼铛,还从下面收东西,谈晓兰想着他也不会一直在渡口,高昌茂说了他的转告,谈晓兰就想着他这是又有别的什么事了。
对高昌茂说了声:“知道了。”
然后又好奇的问了句:“他是回家了,还是坐车去别的地方了?”
高昌茂心里咯噔一声:这是已经开始关注那小子了!
心里想归想,话还是要回答的:“搭车走了。”
谈晓兰点头表示知道了,心里开始琢磨:宴泽川一定又有什么赚钱的事了,可惜我人脉有限,也没他只凭着自己的本事就能迅速打开市场的能力!
唉,处处是黄金,可惜我拾金的能力不足!
可惜了一会,又想着自己能凭着父亲的人脉,有现在的收益,已经很不错了。
高昌茂看她一会叹气一会欢喜的,心里的担心更深了。
到了渡口,好几天没自己一个人搭客的高昌茂,今天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,就怕谈晓兰因为生意淡了,再想到宴泽川。
只是不知道是因为他能力不行,还是今天的船上搭载的贵人少,来了三艘船才接下一个客户。
之前没和宴泽川一起搭客的时候,也不是来了船就能接到客户的,只是那是以前,经过与宴泽川合作的日子,再回到自己搭客的时光,高昌茂担心生意淡了,谈晓兰会不高兴。
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,谈晓兰在送回去下船来玩的女眷后,竟然说今天不再接待女眷了。
高昌茂:“怎怎么就不接待了,刚用过午饭,其实时辰还早,还是能再接一个客户的。”
谈晓兰不能说连续做了七八天,自己想休息了,只能道:“眨眼就要到冬天了,今年的冬装还没做呢,今天就空出一下午的时间,去绣庄选衣料量尺寸。”
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相处,谈晓兰已经让身边两个节省习惯的人,认为自己就得吃好穿好,才能接待有钱有身份的女眷。
王氏和高昌茂果然认为这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,比谈晓兰还积极,也不去茶摊了,直催着她赶紧去绣庄……
第028章 父亲
谈晓兰一天进绣庄的次数, 不比回绣庄后院的次数少,带的客户不能说每人都会在这里消费,三位女客里总有一位会在这里买点什么的。
绣庄的生意好了, 谈晓兰也挣了不少回佣,和老板娘花婶的关系自然是不用说,就连里面的绣娘也都熟悉的很。
今天谈晓兰说来做衣服,花婶说把布料给她按成本价算, 绣娘们也说免费给她做。
谈晓兰接受花婶的布料价格,却对绣娘们说:“花婶的布料按成本价, 全当她进货给我捎带的, 她不费多少事也不差挣我这几文钱, 各位姐姐们可不行, 你们吃的是手艺饭, 更是青春饭, 白给我做可不行!我不同意。”
有绣娘就笑道:“看看看看, 白给她做她还不同意了。”
谈晓兰也笑:“好姐姐, 你们费心, 给我往最好的做, 就是给妹妹最大的优惠了。”
最后还是花婶发话,说:“给晓兰做衣服,绣庄就不抽成了。”
花婶的许诺谈晓兰倒是一点不推辞, 直接道谢:“谢谢花婶,谢谢姐姐们。”
花婶笑着指着她,说:“我给的优惠你又愿意接了。”
谈晓兰:“婶子腰缠万贯, 占你一点点光, 就够我做好几天工了,姐姐们和我一样, 我们都是贫苦做工人,占她们便宜还不如我多做几天,所以还是占婶子的光吧。”
她的话把绣庄的人都引的哈哈大笑。
说笑完了开始挑选布料,花婶果真像她说的那样,给了谈晓兰极低的价格。
花婶从开始和谈晓兰接触,就发现这姑娘待人从来都很有礼貌,而且合作后给她回佣,不管是多一点少一点的她也从不计较。
花婶不挣谈晓兰的钱,一是因为谈晓兰给她带了不少客户,第二就是真心喜欢谈晓兰。
她心里还有个想法,准备等到不忙了,去郑启杨那里探探口风。
谈晓兰最后定了两套冬衣,一件厚披风。
……
衣服做好的时候,已经到了初冬,早上起来水缸里都有薄冰了。
现在还好,等进入冬月,浴龙河逐渐出现流凌,来往的船只就不再出船。
谈晓兰想到封河后,自己也可以在家好好猫个冬,心里就一阵欢喜。
不过随即又想到父亲到现在还没有一点消息,刚才的欢喜瞬间就没了踪迹,心里就如同揣了个大石头一样,压的她心里难受。
王氏见她刚才还欢欢喜喜的,转眼却没了笑容,担心的问道:“姑娘怎么了,是不舒服么?”
谈晓兰压下心里的担心与酸涩,说:“没有,应该是最近没有休息过,有点累了。”
王氏用手搓了搓发凉的耳朵:“再辛苦一段时间,等封了河,就可以好好休息了。”
谈晓兰缓过了那股难受劲:“等封河了,咱们也放假,到时候年礼也提前给你们发了。”
王氏和高昌茂没想到只干了两个来月,还有年礼可拿,两人都一迭声的向谈晓兰道谢。
被他们的欢喜所感染,谈晓兰的心情也好了不少。
换上积极的心情,没想到今天运气还挺好,上午就一连接待了两波客户。
送走第二波客户,谈晓兰觉得自己需要午休一下,回头却看到万川商行的伙计过来找自己。
谈晓兰过去,就听他说:“姑娘先别声张,谈先生有消息了!”
谈晓兰心跳猛的加快,压低声音问伙计:“我爹爹他没事吧?”
伙计:“姑娘放心,先生没事。”
巨大的惊喜让谈晓兰几乎失声,她想现在就飞奔到万川商行,找郑叔问个清楚。
好在她还记得伙计说的让自己先别声张,只能压着脚步往前走。
终于到了万川商行,郑启杨已经在门口等着了,谈晓兰喊了声:“郑叔”,声音都是颤抖的。
郑启杨说了句:“让他们在外面等一会,你跟我来吧。”
谈晓兰跟着他到了屏风后面,又穿过后门,到了万川商行后面的大院子里。
到了这里谈晓兰才反应过来,不管是口信还是书信,都用不着来后院呀!
她停下了脚步,心里有了防备,问道:“郑叔,信呢?”
她刚问完,旁边屋里传出一声:“兰儿”
这个在记忆中出现过千百次的声音,终于穿过门板,出现在耳边。
谈晓兰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门口的,只知道打开门后,站在里面的人,是自己的父亲。
谈晓兰想看看爹爹有没有受伤,是不是瘦了,可是视线一直是模糊的,怎么擦都看不清。
谈思立看着站在门口,半年没见的擦着眼泪的爱女,又叫了声:“兰儿”
这声呼唤把谈晓兰从迟疑中唤醒,从听到消息后一直压制着的情感爆发出来,她扑到父亲怀里,委屈的像个孩子一样,毫无形象的大哭起来,“爹爹,你去哪儿了?你去哪儿了?我都担心死了!”
谈思立也眼眶发红,他拍着闺女的背为她顺气,说:“商行里出了点事,所以回来晚了。”
谈晓兰哭了好一会,才打着嗝说:“你晚、晚的时间、也太长了!”
谈思立无法承诺说以后不会了,只能道:“好了,别哭了,爹爹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么。”
谈晓兰闷闷的应了一声。
在父亲的怀中大哭了一场,算是把这些天的彷徨无助都释放了出来。
大病一场与死神擦肩而过,融合了现代的记忆,她告诉所有人,自己没事了想明白了。
其实哪里就能想的那么开,特别是有了现代自小就缺爱的记忆后,对于无限宠爱自己的父亲,她只有更放不下。
她只是学会了坚强而已。
其实在生活中的每个瞬间,都有可能会想到父亲现在还没有消息。
不知道他是否安在,如果他好好的,为什么迟迟没有消息,如果不好了……
她不止一次被噩梦惊醒,要么梦到爹爹被洪水冲走,要么梦到爹爹满身是伤的倒在血泊中……
谈思立用帕子把谈晓兰的花猫脸给擦干净,又把她领到椅子上坐。
谈晓兰就说:“爹爹,咱们回家吧,奶奶和母亲都在家里等着你呢。”
谈思立顿了一下,才道:“商行里出了事,爹爹这次是悄悄回来的,为了不走漏消息,这次就不回家了。”
随着父亲的话语,谈晓兰脑子逐渐清晰,来到后院时的疑问也重新浮上心头。
疑惑道:“在外面耽搁了好几个月,不但一点消息都没有,现在总算回来了也不能回家,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
这几个月发生的事,谈思立原本是不打算给家里人说的,不过刚才听郑启杨说了兰儿这两个月的表现,谈思立决定告诉她一部分。
迎着女儿关心的眼神,谈思立道:“当时我与少东家一起遇到洪水,因为躲避的及时才幸免于难,只是我们和护卫走散了。
可是祸不单行,还没走出洪区,少东家又染上时疫,好在都挺过来了。
终于联系上商行,刚回到返程的路上,又遇到了杀手。
反倒是脱离了商行,才摆脱了暗杀,为了揪出幕后黑手,我们由明转暗,情况才算好转。
现在商行的事虽然解决了,但是总有一些人隐藏的够深,一时半会无法辨别,为了安全着想,目前还不能暴露行踪,等过段时间商行内部梳理好了,我再回家。”
他说的平静,情况却是句句要命处处危险。
谈晓兰也从见到父亲的惊喜,变得生气起来:“既然隐藏着,继续隐藏就好了,最多让人带个口信回来,您干嘛还冒险回来呀!”
谈思立笑道:“兰儿放心,在咱们培州,只要不公开出面,还是能保证安全的。”
谈晓兰一想也是,万川商行的少东家,外祖家就在培州,上洋镇所在的春溪县就隶属培州,特别是上洋镇,大掌柜的是郑启杨,二掌柜是少东家的人,都是绝对可以信得过的,其他掌柜的,大多也都是本地人,从小伙计一步一步升上去的。
所以爹爹回来一趟,商行里不对外说,自己也绝对能保住秘密,爹爹的踪迹就不会流露漏出去。
谈晓兰最后说:“您不回家,那就给祖母写一封信吧。”
这个谈思立早有准备,拿出来提前写好的信,交给了谈晓兰,嘱咐道:“这封信只让你奶奶知道,对外就说从商行里得到的消息,说我一切都好。”
谈晓兰表示明白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父亲的行踪不被泄露。
谈思立又拿出几张银票,把其中一张和其它的分开,先递给谈晓兰:“这是给你的零花钱。”
再把剩下的银票放在她面前:“这些回家交给你奶奶,就说是送信的人给稍回来的。”
谈晓兰手里是一百两银子面额的银票,桌子上是同样面额的四张,一共五百两。
看着这些银票,谈晓兰鼻子又开始发酸了。
她把手中的那张银票又递回去:“我不要,您出门在外,手底下一定要有银子傍身才行。”
谈思立欣慰的揉了揉闺女的头:“放心吧,爹爹手里还有。”
谈晓兰不放心:“宽裕一些总是好的。”
谈思立就笑:“不差你这一点,快收起来吧。”
谈晓兰手里拿着轻飘飘的银票,心里却沉甸甸的,这都是爹爹拿命换来的!
谈思立又揉了揉闺女的头,“回去吧,把信拿给你奶奶,别告诉她我回来过,只要我没有出现,家里就是安全的。”
谈晓兰使劲点了点头:“爹爹放心,家里有我,你在外面要保护好自己,我们都等着你回家呢!”
谈思立说了声:“好”
然后又轻声说了句:“去吧。”
……
第029章 高兴
谈晓兰回到待客厅的屏风后面, 打开爹爹让自己转交给祖母的信,先看了一遍。
信上开头是对祖母的问安,然后就写了没有收到家里的回信, 问前几次写的信家里是不是没有收到。
谈晓兰看到这里扑哧一声就笑了,自语道:“爹爹这段话,一下子就把老太太的担心给抹平了。”
垂眸继续往下看,迟迟未归的原因, 是躲避洪水时少东家摔伤了腿,现在还不能回家, 是因为少东家几个月未归, 商行内部出了点事, 为了梳理商行内部的人员, 他们这一行的行踪需要保密, 然后是让家里也尽量保密。
最后写了, 儿安, 勿念。
谈晓兰呼出一口气, 爹爹的这封信, 绝对能把老太太的担心给抚平了。
谈晓兰收了信, 从商行待客厅出来,王氏和高昌茂都在门口等着呢,谈晓兰降低了声音, 却满是欢愉的对两人说:“郑叔有我爹爹有消息了,他好好的没事,我要赶紧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奶奶, 所以咱们今天都能早点回去了。”
因为刚才万川商行的伙计, 找谈晓兰的时候就说了先别声张,王氏和高昌茂也明白那么大的喜事, 谈晓兰为什么要压低声音。
听完确切消息,王氏他们也替谈晓兰高兴,都连声给她道喜。
谈晓兰说着多谢,让王氏回家,自己也没回绣庄后院,直接和高昌茂去了坐车的地方。
她早早的坐上了回家的牛车,却不知道渡口停船处,有人正到处寻找她的身影。
直到确定她不在这里,好几天没来渡口的宴泽川,才收回了寻找的视线,一心关注货物上船的情况。
他在关注货物,却不知在另一艘船上,也有人正在关注着他。
娄剑明见自家主子看着船下面,从漫不经心到认真,他也忍不住跟着往下看。
然后在人群中第一眼就看到了那个,已经永远的留在了记忆中的人。
遇到再危险的事都没紧张过的人,突然变得紧张起来,转身问身边的主子:“爷,要不要派人去打听一下?”
被他尊称为‘爷’的男子,三十来岁的年纪,穿着虽然低调,却难掩周身矜贵气质。
听娄剑明问,权衡了一会,才道:“小心一点,不要暴露踪迹。”
娄剑明应了声:“是”,就退了下去。
矜贵男子却看着船下的人,久久不能回神。
……
谈晓兰回到家,妹妹谈晓菊正在院子里做绒花。
见谈晓兰那么早就回来了,忍不住问:“姐姐今天怎么那么早?”
谈晓兰没说为什么,只问她:“奶奶和母亲呢?”
谈晓菊:“奶奶去隔壁借鞋样子去了,母亲在后院里收拾鸡圈呢。”
现在谈晓菊做绒花的技术已经很好,谈晓兰帮她和渡口的首饰店谈好了价钱,每日都有销售,家里的活自然的就又回到了何氏手里。
说完,谈晓菊又问她怎么那么早就回来了。
谈晓兰给了她一个大大的笑容,“爹爹有消息了!”
谈晓菊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蹦了起来,有点不敢相信的又问了一遍:“真的?”
谈晓兰想到爹爹的行踪需要隐藏,又交待道:“郑叔告诉我的,你快去叫奶奶回来,不过记得先别告诉她,就说你有个颜色配的不好,让她帮你看看,我先去后院找母亲。”
谈晓菊连声应着,就跑了出去。
等家人都回来,谈晓兰才说了父亲的消息,祖母激动的一边擦泪,一边问:“你爹他现在到底在哪?”
谈晓兰就说:“郑叔说,爹爹一直都和商行的少东家在一块,少东家的腿摔伤了,不易挪动,其实之前爹爹给家里写了好几封信,一直没收到回信,现在少东家的腿好了一些,换了地方养伤,爹爹这才通过商行传来了消息。”
祖母和何氏听着,先是笑,然后又都忍不住掉起来眼泪。
祖母忍住眼泪,先是感谢了一遍各方神佛,然后再骂一遍之前送信的,骂完了又开始掉眼泪。
谈晓兰也红着眼眶劝她:“爹爹有消息了是好事,您就不要再掉泪了。”
祖母擦着眼泪,说:“我是高兴的,是高兴的。”
终于都止住了泪,老太太就对何氏说:“咱们每月初一十五都上香,求神佛保佑思立平安,现在他有消息了,咱们理该上个供才是!”
何氏应着说:“应该的。”
然后又道:“把家里的公鸡杀一只,蔬菜也不缺,只是没有鱼和肉。”
谈晓兰就说:“我去买,母亲先把家里有的收拾好了就行。”
何氏连声应着:“好”
带着谈晓菊就出去了。
等她们出去了,谈晓兰才拿出爹爹给祖母的信和银票。
经过上次何氏兄弟借钱的事,谈晓兰觉得这种银钱上的事,还是单独交给奶奶比较好,更何况爹爹说的是交给奶奶。
至于奶奶会不会告诉母亲,那就是她们婆媳之间的事了。
不过谈晓兰觉得,奶奶估计是不会说的。
老太太接过信和银票,问谈晓兰:“这是?”
谈晓兰就把商行内部出来点事,少东家身边的那些人都需要隐藏行踪的事说了。
老太太看过信,问:“信上也没说银票的事呀?”
谈晓兰:“爹爹应该是担心这封信再丢了,所以没在信中提,我听说这次送信,是商行少东家身边得力的人,所以父亲才这么相信他。”
老太太觉得有道理,看着手里四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,叹了口气,说:“银子不重要,只要人没事就好。”
谈晓兰就笑:“爹爹不但没事,还送回来了银票,这下咱们都放心了。”
老太太也笑了,当初谈思立走的时候,带走的银票还有现银一共二百多两,现在翻倍的送回来了,人也是安全的,这样就好,这样就好!
至于商行的事,最差就是少东家失了势,儿子在商行里待不下去,但是和平安比起来,一份差事算得了什么呢!
谈晓兰把信和银票都给了祖母,回到自己屋里,先把爹爹给的巨额零花钱放好,然后才去洗了手。
回屋涂抹手脂的时候,对着镜子照了照,镜子中的女孩肤若凝脂眉眼开朗。
谈晓兰忍不住对着镜子笑了,爹爹好好的,可真好呀!
抹好手脂,整理了一下仪表,又照了照镜子,才从屋里出来,和家人打了声招呼,就去镇上买东西去了……
今天不是上洋镇开集的日子,又是下午,所以街上并没有太多人。
好在卖肉食的大多都开了铺子,谈晓兰先到买鱼的那里挑了一条最大的,这个时辰过来,四五斤的鱼不用想了,最大的也才三斤多。
先付了钱,让老板给留着,等走到时候再帮忙给收拾了。
然后再去猪肉铺,羊肉也不用想了,冬日羊肉销量大,羊肉铺的羊还没宰杀好,就已经被围着的人给预订完了。
好在猪肉铺在天冷的时候,买肉的会多准备一些,谈晓兰去的时候,还有几斤没有卖完。
老板会下刀,省下的这块肉还不错,谈晓兰干脆都买了,让老板先切出来一块大肉方,剩下的再一分为二。
把肉放在篮子里提着,她没有直接回去,而是先去了外婆家。
今日天气不错,外婆和舅娘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呢,见谈晓兰来了,都欢喜的很。
外婆就说:“好几天没见兰儿了,今天别不回去了,在家里住一晚,让你弟弟给你奶奶稍个信。”
谈晓兰没应,却直接道:“外婆,我爹爹有消息了。”
老太太先是一愣,然后就听身旁的儿媳妇问:“真的?”
谈晓兰把篮子放在桌子上,把刚才给何氏和谈晓菊说的那一套说辞,对外婆和舅娘又说了一遍。
外婆听了和祖母的反应一样,也是又哭又笑的。
外婆自来就喜欢谈思立,还把唯一的闺女嫁给了他,后来就算闺女早早的去了,女婿不但没让两家的关系平淡了,反而处处更尊重这边。
现在好了,终于收到他平安的消息了!
舅娘红着眼眶劝她:“这是好事,您就别掉泪了。”
外婆一边笑,一边擦泪道:“终于盼来了,终于盼来了!”
谈晓兰:“我奶奶也是这样,还说要给家里的神佛上供,我来给这边报信,顺便把鱼和肉买回去。”
外婆就说:“对,这么大的喜事,确实该给神佛上供。”
谈晓兰就从篮子里,把分好的肉拿出来一份给舅娘,说:“鱼挡的鱼只剩下一条三斤的,其它都太小了,反倒是肉铺里剩下的肉还不错。”
舅娘不收:“家里不缺,赶紧拿回去上供去。”
谈晓兰:“上供的和咱们两边吃的我都买着呢。”
外婆也说:“买都买了,收下吧。”
谈思立有了消息,谈家的危机解除,花这点钱就不算什么了。
父亲平安的消息说了,肉也送了,谈晓兰就没在外婆家多待。
冬日太阳下山早,外婆担心她不到家就天黑了,要让她等一会兴建他们一起回去。
谈晓兰现在可是父亲安康,自己手握巨额零花钱还能挣钱的人,来镇上走着过来那是没办法,现在从镇上回家,能租车,她是绝不愿意再走着回去的。
就对外婆说:“鱼和肉家里等着用呢,我就不等他们了,先租个车回去。”
……
第030章 怀疑
第二天, 谈晓兰精神抖擞的到了渡口,还没到茶摊,就看到宴泽川已经坐在那里了。
谈晓兰过去, 宴泽川就先对她道喜。
谈晓兰想到爹爹平安的消息会传出去,但却没想到传的竟然那么快。
不由的问他: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宴泽川回道:“谈先生平安的消息,昨晚就在渡口传开了。”
谈晓兰想着应该是爹爹坐船离开了,商行才放出了他平安的消息。
但是心里还是觉得有哪里不太对。
不过现在不是细想的时候, 就先对宴泽川道了谢,打算回去了再好好想想到底哪里不对。
谈晓兰刚在另外一个桌子边坐下, 就听宴泽川又问:“你是准备做到封河, 还是什么时候?”
父亲没消息的时候, 谈晓兰决定做到封河, 现在虽然知道爹爹平安了, 不过她还是决定能多做一天是一天。
回道:“看情况吧, 如果天气允许, 就做到封河。”
然后礼尚往来的问了宴泽川一句:“你呢?”
宴泽川:“之前收了一批货, 昨日已经上船了, 原本决定封河之前就在渡口待着, 没想到昨日又接了一个大单,最近恐怕在渡口的时间不会太多。”
接了个大单,这是要挣大钱了, 谈晓兰直说:“恭喜”
对于他后面说的最近不会在渡口待着,一点也没往心里去。
宴泽川看着她欢喜却清明的眼睛,又是失落又是安心, 心里五味杂陈, 面上却不显。
又和谈晓兰说了一会话,才告辞走了。
王氏看着他往回走到身影, 不解道:“他接了个大单,不该赶紧去收货么,怎么一大早跑这来了?”
高昌茂猛的咳了一声。
王氏的不解被他的咳嗽声给打断。
谈晓兰也对高昌茂关心道:“高伯伯怎么了?是受凉了么?”
高昌茂赶紧道:“没事,只是被风给呛着了。”
然后王氏就说他该戴个防风的帽子。
高昌茂就说自己之前从没戴过帽子,然后两人就讨论起,冬天戴什么帽子做事最方便。
冬日天短,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了,哪怕穿着棉衣大氅也冷的很,听着他俩说话,谈晓兰就想,要不我先回绣庄后院等着,接到客户了让王氏回去叫我。
只是还没等她回去,就有商船靠岸了,高昌茂刚过去没一会,就向这边招手。
可能是人逢喜事运气也会变好,谈晓兰今天接待了三波女客,两位下船来玩的,一位让她在船上陪着说了会话。
荷包满满的到家的时候,天都要黑了。
祖母忍不住说:“天冷了,你爹也有消息了,要不渡口就别去了吧。”
原本懒懒的歪在热炕上的谈晓兰,一下子就精神了,不去渡口,怎么挣银子!
虽然她手里已经有了很大一笔,但是谁会嫌弃银子多!没有足够多的银子,怎么享受这美好的生活!
经历过父亲没有消息的日子,谈晓兰深刻的明白了那句,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话,所以渡口的事坚决不能丢。
不过老太太这辈子,靠父、靠夫、靠子、一辈子,和她讲人要靠自己,恐怕是说不通的。
谈晓兰就换了个方向,说:“我去不去渡口对家里是没什么影响了,只是奶奶,咱们是雇佣着人的,高大伯和王姐姐他们俩,若是现在就不做工,恐怕他们家这个年都不太好过。”
老太太叹气:“难不成这一冬天,你都得陪着他们在渡口冻着!”
谈晓兰:“奶奶放心,我以后就在绣庄后院等着,有客户了让他们回去叫我。”
祖母想了想,才道:“那也只能这样了,不能因为咱们有了依靠,就不管别人的死活了。”
谈晓兰暗笑,就知道老太太虽然靠夫靠子了一辈子,却不妨碍她是个善良的老太太。
晚上谈晓兰躺在温暖舒适的床上,算着自己现在手里的银子。
在渡口一共挣了四十多两银子,除下房租买家具,还有这些天的开支和给祖母和王氏他们的,自己手里现在还有十八两银子。
加上之前存下的二十多两零花钱,谈晓兰敢说,这些已经比村里大多数人家的存银都要多了!
还有这次爹爹给的一百两!
谈晓兰美的在床上打滚。
滚了两圈突然坐了起来。
不对,零花钱不对,实在是太多了!
村里能拿出一百两的人家,不能说没有,只能说凤毛麟角。
虽然爹爹对自己一向大方,但是一百两啊,置办嫁妆都绰绰有余了!
谈晓兰想不明白。
还有,昨天爹爹说商行里的人员还没梳理清楚,少东家身边的人行踪都是隐藏着的,那为什么昨天下午,父亲安好的消息在渡口就已经传开了!
说是零花钱,给的多的能把嫁妆置办齐备还有剩。
说要隐藏行踪,转身却满渡口都知道了。
处处透漏着矛盾,让谈晓兰想不明白。
一晚上没睡好,第二天到了渡口,先去找郑启杨,银子的事不能问,但是消息的事却能问的。
郑启杨听了谈晓兰的疑问,就道:“还是被你发现了。”
谈晓兰一听果然有内情,着急道:“到底是怎么回事呀?”
郑启杨心想,幸好昨日谈大哥已经交待过了。
“因为牵扯到少东家的安危,所以才没有露面。”
谈晓兰点头表示知道。
郑启杨继续道:“至于后来又把人平安的消息传开,只是转移有些人的注意力而已。”
郑启杨说的,谈晓兰一开始也那么想,但是想到巨额零花钱,谈晓兰还是忍不住问:“郑叔,我爹做的事有危险么?”
郑启杨嗐了一声:“你这孩子想哪去了,少东家梳理人员,最多把人辞退了,一不要命二不坐牢的,谁会走那种极端呀!”
听郑启杨这样说,谈晓兰才算松了口气,不要命的事,谁也不会拿命去拼。
爹爹给了巨额的零花钱,估计就是因为少东家给的多,应该就是这样了。
从万川商行出来,谈晓兰让王氏和高昌茂去岸边,如果有客户,王氏再来找自己。
她自己却是要去绣庄后院暖和去的。
路过绣庄,还没进胡同,就被花婶叫住了。
谈晓兰停下,问她:“怎么了花婶?”
花婶从店里出来,见她身边没人,先问了句:“你身边的人都干什么去了?”
谈晓兰就说了让王氏他们在岸边等客户,自己在绣庄后院等着。
花婶就拉了谈晓兰到绣庄里,说:“早就该这样了,天冷,少接个客户就少接一个,还是身体最重要。”
谈晓兰笑了笑,问她:“花婶找我有事么?”
花婶拉着她坐下:“没事你就不能进来坐坐了?”
谈晓兰就笑:“我进绣庄的次数,比我回后院的次数都多。”
花婶听完哈哈大笑,笑完又说起了谈思立平安的事,还恭喜了谈晓兰一番。
然后花婶又说:“你回后院也是自己一个人,还不如在绣庄里待着,这里热闹,其他商行有客户了找你也好找不是。”
热不热闹谈晓兰觉得无所谓,但是其他人找自己方便却是真的。
花婶见她意动,继续道:“要觉得干坐着没意思,你就绣个东西,绣房里一屋子的师傅,教你她们绝对不藏私。”
谈晓兰觉得,花婶的绣庄不愧是渡口生意做好的,几句话说的,自己就打算以后在这里等客户了。
……
之后谈晓兰等客户的时候,就在绣庄里待着,她还提前买了过年时穿的布料,无聊的时候就去门店里面的绣房里做一会。
平时自己做针线还不显,和专业的绣娘一起做活,谈晓兰的速度就显得特别慢。
绣娘们都和她开玩笑,说按着她这个速度,封河了她这身衣服也做不好。
谈晓兰心态好的很,笑嘻嘻的回她们:“慢工才能出细活,我这可是过年时穿的衣服!”
话刚说完,一位起身活动的绣娘来到她旁边,说:“别在那里下针,往上去一点,要不然绣出来不平整。”
谈晓兰:好的,知道了。
然后还不忘说一声:“谢谢姐姐。”
这一次指点,算是开启了谈晓兰针线技术的大升级。
只要是她在绣房里做活,就会有绣娘在一旁看着,时不时的指出不合适的地方。
还真像花婶说的那样,对谈晓兰,绣娘们没一个藏私的。
谈晓兰不想白受人家的好,绣庄里五个绣娘,每人手底下都有一两件自己费了心思,却在手里压了好几年的绣品。
谈晓兰把她们积压的绣品都仔细看了,之后的几天,还真让她帮着卖出去一件,而且客户还及中意,给的价钱也好。
一开始绣娘们教谈晓兰,是觉得她给绣庄带来了不少生意,平时还总拿一些糕点水果的过来,花婶不怎么吃,大多数都被绣娘们给吃了。
虽说是吃了人家的嘴软,但是更重要的是,谈晓兰就算是学的好了,也不会来做专业绣娘和自己抢生意,更何况真正拿手的绝活,不练习个几年也学不会。
这样一个和自己没有利益冲突,长的也好看,还大方又开朗的小姑娘,谁不喜欢呀。
现在谈晓兰又用心的帮她们销售积压库存,绣娘们对谈晓兰就更用心了。
可惜谈晓兰并不是个严于律己的人,自从绣娘们对她更用心,她去绣房的时间反而变短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