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第 18 章 有一天算一天


    脆柿已经泡了四天了, 大栓取了一个出来。


    这柿子和泡进去的时候一样,表面没有什么变化。他拿刀切开,里面还是浅黄色的肉。


    “这能吃吗?这一口咬下去,不得嘴都黏住。”没成熟的柿子是不能吃的, 涩得慌, 这样的脆柿,大栓从没有见过。


    英子看他磨磨蹭蹭的, “给我, 我来尝尝。”


    大栓不肯让英子吃, 自己咬了一小口,想像中的涩感并没有出现, 这泡过后的柿子有一种独特的清甜, 口感很脆,大栓眼睛都亮了,又咬了一大口,边吃边点头,“好吃, 这柿子泡了之后怎么这么好吃?”


    英子也尝了一小口,怀孕的人不能多吃柿子,味道确实很好,很独特,关键是市面上没有。


    两人就算文凭不高,也知道物以稀为贵, 现在市面上一斤成熟的柿子卖八分,他们这脆柿也能卖八分,转手就是一倍的利润。


    大栓对他娘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,“那我去找娘, 问问娘这柿子怎么卖。”


    英子拦住他,“咱们现在是准备要在城里扎根了,不能什么都去找娘,自己也要学着立起来了。”


    大栓笑道:“你说得也有道理。”


    当天大栓就把脆柿拉到城里去摆摊了,怕别人知道他们的秘方,还把脆柿从缸子里拿出来,放在铺满茅草的三轮车里,拉着进城去卖了。


    差不多天黑,大栓才收摊回来。


    英子上前一看,脆柿基本没卖出去,拉去一车,原样还拉了回来。


    大栓很沮丧,“我张不开口,我光是站在路边,就脸红得厉害。”


    “明天我和你去。”英子说道。


    “可是你月份都这么大了,不行,你不能去。”大栓不愿意。


    “没事的,路上你骑慢一点就行了,我闲着也是闲着。反正现在早上的菜都往部队拉,我们慢慢卖就行了。”


    大栓很自责,要是他能干一点,也不用英子挺着肚子去卖柿子了。


    第二天一早,大栓先把菜送去部队,夏美玲在小门那等他,等大栓把菜交出去了,夏美玲才问,“柿子泡好了没有?”


    “昨天就泡好了,娘,你看,我还给你们带了几个来。”大栓将座椅打开,从储物格拿出一网兜的脆柿,“可好吃了,你带回去,给小栓和香桃也尝一尝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见他们真的把脆柿泡出来了,也松了口气,笑道:“你拿这么多做什么,拿两个给他们尝尝就行,多的拿去卖掉。”


    大栓不好意思地说道:“昨天我就拉去城里卖了的。”


    “好卖吗?”


    “只卖掉了一两斤。”大栓说道。


    夏美玲吃了一惊,“没人爱吃吗?”


    “不是,”大栓摇头,“是我不好意思叫卖,我叫不出口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深吸一口气,“你做生意,不敢叫卖怎么能行呢?”


    大栓脸红了,“我就是叫不出口,我怎么逼自己喊都喊不出来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叹气,“行吧,那今天我陪你去。”


    其实夏美玲也没有做过生意,就是脸皮厚一点而已,但做生意就是要脸皮厚。


    大栓犹豫道:“但是英子说她今天和我一起去。娘,如果你去的话,我就让英子别去了。”


    “那你们夫妻俩去吧,记住,大栓,这脆柿跟生柿子不一样,这个不及时卖掉的话,会很快坏掉的。”


    大栓大吃一惊,“那娘,你和我们一起去吧!”


    夏美玲摇头,她改变主意了,大栓夫妻俩想做生意,必须要锻炼出来,不然他们就吃不了这碗饭,她可以帮他们一时,但是帮不了一辈子。


    “我还有别的事情,你们夫妻俩去卖,你别让英子累着了。”夏美玲叮嘱。


    大栓又骑着车回家,装上柿子,带上英子,慢慢地骑着往城里去。


    英子也害羞得很,她大着肚子,自觉难看,可生活所逼,也没有别的办法了,夫妻俩来到菜市场门口,这里已经被各种各样摆摊的占满了,两人只轮到一个没人要的小角落。


    英子让大栓把脆柿理起一个小山,好展示出来。


    此时正好是买菜的高峰期,人来人往的,别的摊都在陆陆续续地开张,不少摊生意还很红火,只有他们这个小摊无人问津。


    夫妻俩都红着脸,张不开嘴。


    不少人的视线掠过他们的脆柿,却无人滞留。


    英子着急了,也顾不得害不害羞,扯着嗓子喊,“脆柿,脆柿,可以生吃的脆柿!”


    大栓憋得脸都红了,媳妇都大着肚子在招揽顾客,他一个大男人害什么羞,一着急,他干脆一闭眼,张口喊,“脆柿,脆柿!”


    太小声了,英子的声音轻松地盖过了他的。


    “脆柿脆柿,清甜脆柿!”大栓加大了嗓门。


    说来也很奇怪,做每件事情,迈出第一步总是很难,大栓摆了这几天摊,没张口喊过一次,这次被英子这么一激,终于是喊了出来,第一声难堪,第二声不自然,多喊几声也就习惯了。


    英子看别人卖柚子都破开一个给人尝,她也让大栓去菜市场里买了一把小刀,有客人好奇脆柿上来问的时候,她就殷切地切一片给人尝。


    八毛钱一斤不算贵,又是新鲜吃食,这么一吆喝一试吃,竟开张了第一笔。


    买卖讲究人气,人聚得多的地方,会吸引更多人,慢慢的,英子他们这个小三轮车就被人围住了,大家都想尝一尝这新鲜脆柿。


    一百多斤脆柿,一早上竟然卖空了。


    夫妻俩兴奋得脸红红的,骑着头一回空空的三轮车回了家,两人太激动了,一回家,栓子就去找房东要再买些柿子。


    这一回,夫妻俩有了经验,每一天都泡上一百斤左右,这样能保证每天都有脆柿供应,还不用担心同一时间脆柿量太大卖不完坏掉。


    夏美玲得知夫妻俩脆柿生意做起来了,也很是高兴。


    同时还有个让她高兴的事情,林建军的调岗计划破产了。具体是怎么破产的,夏美玲并不清楚,她是从李萍口中得知消息的。国有建筑公司已经开始成立,预计在新年来临之前组建完成,到时候所有符合条件的军属都会安排工作。


    李萍喜欢跟夏美玲来往,夏美玲虽然是从乡下来的,但为人处事直爽,合她胃口,她约夏美玲,“部队安排了培训,是关于建筑方面知识的,我们几个军嫂都要去上课培训,有了这个结业证,以后要是学得好,还能考证呢,你去不去?”


    部队有什么消息,林建军都不会告诉夏美玲,夏美玲都是通过李萍这几个军嫂处知道消息,这次培训班这样要紧的事,林建军也不告诉她,还好李萍跟她说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文凭是不高,她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,对建筑方面更是一窍不通,她应该对这样陌生的领域感到害怕的,但是她偏偏不,重活一世,夏美玲什么也不怕。


    今年她已经四十三岁,到退休也还有十二年,她不能过得像前世那样麻木,浑浑噩噩。她不怕学习,只怕没有学习的机会。


    得知有培训的机会,夏美玲第一时间通过李萍帮助,报上了名。


    李萍的文凭和她差不多,但是李萍的丈夫全心全意地帮助她,部队要军改转业,干部们提前学习建筑知识,专业资料,李萍的丈夫会帮李萍弄一份,夏美玲没有丈夫的帮忙,只能厚着脸皮求李萍,请她丈夫帮忙给她也多要一份资料。


    资料要来了,夏美玲打开看了看,感觉像看天书。


    看一遍看不懂,夏美玲就多看几遍,起码脑子里有些印象。


    这天林建军突然回来了,对夏美玲说要搬回来住,他一直住在招待所,也不是个办法。


    夏美玲带着两个孩子住得高高兴兴,当然不愿意让他回来,“家里没地方住,我带着香桃睡大房间,小栓一个人睡小房间,你要回来睡,只能睡沙发。”


    林建军气得瞪眼睛,“我白天上一天班,累得要死,让我睡沙发?”


    “你不睡沙发就打地铺,也可以。”夏美玲说道。


    “让小栓去住校。”林建军回来之前就想好了,小栓去住校,小房间就空出来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拒绝,“不行,我得让小栓在我眼皮底下,他去住校我不放心。”


    “他都这么大了,住校还能锻炼他,你别慈母心害了他。”林建军说道。


    夏美玲看向他,“你去问问隔壁的丁艳梅,为什么她家只有一间房,儿子还不送去住校?”


    林建军愣了一下,“你扯别人家干什么?”


    夏美玲皮笑肉不笑的,“人家儿子优秀啊,我还不得多向她学习学习?对了,你这个月的工资呢?我们母子几个要吃喝,你不给我钱,我只好去找何师长支用你的工资。”


    林建军几乎要暴起了,“我的存款全被你拿走了,你还有脸找我要钱?”


    “那些钱早花光了,根据我国的婚姻法,你现在每个月的收入都有一半属于我,你还应该支付孩子的抚养费,你不应该给钱吗?你不给钱也行,这个点何师长应该回来了,我去找他说理去。”


    林建军本来就因为想法调岗的问题被何师长叫去警告谈话,他调岗的计划破产了,只能接受转业,心里一肚子的气,听到夏美玲又拿何师长压自己,气得想骂娘,他死死地瞪着夏美玲。


    “夏美玲,你别太过分了!”


    “你别废话,给还是不给?”夏美玲毫不畏惧地迎上林建军吃人的眼神,隔空对峙。


    林建军深吸了一口气,从兜里掏出一叠钱,数也不数,扔在茶几上,他站起来,冷厉的目光居高临下地盯着夏美玲。


    “夏美玲,你威胁不了我多久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冷冷一笑,“有一天算一天。”


    第19章 第 19 章 我帮你申请调岗吧……


    夏美玲最近忙得很。


    部队组织的培训班, 听李萍说,里面讲课的师傅水平都很高,有的是国有建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,有的是大学里的建筑专业的教授, 讲课从最基础的入门建筑学知识讲起, 一共上三个月的课,每天好几堂, 学习完这些课程, 在理论知识方面, 基本就入门了。


    这个培训课,不仅是军属上, 还有部队上的领导也上。


    夏美玲上的第一堂课, 就看到林建军,甚至何师长也在。论军事理论,何师长这些领导信手拈来,可现在转业去搞建筑,就完全是新东西, 搞不明白了。


    丁艳梅也在,一堆女人坐在一块,丁艳梅的位置,离夏美玲不远。


    建筑结构,建筑构造,建筑材料, 建筑制图,基本讲的都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。搞军事和搞建筑是完全不同的领域,这些知识尽管老师已经讲得足够深入浅出,对多数人来说, 还是像天方夜谭。


    夏美玲提前看了好几遍资料书,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作用。好多知识点她自己看书的时候并不懂,只是大概有个记忆,提前预习过后,老师讲的知识,她基本都能听懂,领会。


    这让夏美玲更加孜孜不倦,课前预习,课堂学习,课后复习,不懂的知识随时能请教老师,夏美玲进步非常快。


    像夏美玲这样认真的并不多,尤其是军属,她们认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多半用不上这些知识,也不愿意费力去学习。


    日子一旦充实,一天天就溜冰似的过得飞快,一转眼,孩子们要期中考试了。


    小栓和香桃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,而且住在这里,晚上有明亮的台灯,不用做繁重的农活家务,孩子们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,几乎都用在了学习上。


    勤奋是不会被辜负的,期中考试,小栓和香桃都考进了班级前五名,小栓的学习一直很好,香桃晚上跟小栓一起做作业,小栓就顺便辅导她了,进步也很快。


    夏美玲高兴极了,专门买了排骨炖给孩子们吃。


    隔壁,丁艳梅却高兴不起来,这次期中考试,从来没有出过前三的胡浩这次竟然只考了第八名。


    而做饭的时候,她听说夏美玲的小儿子考了班级第四,心里更是不痛快,回家关上门,就开始苦口婆心教育胡浩学习要专心。


    胡浩刚开始不吭声,丁艳梅唠叨个没完,他才不耐烦地说道:“你看咱们家,挤得连书桌都摆不下,我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,我怎么学习?”


    丁艳梅哑了,过了一会儿又说,“你以前成绩那样好。”


    隔壁夏美玲那从乡下来的儿子都能考第四名,她儿子没道理赶不上人家。


    “我以前一直在林叔叔家里写作业啊。”胡浩皱眉,“要不你去跟林叔叔说一声,还让我上他家写作业去?”


    最后一句是反话,他知道现在是不行了,林叔叔的亲儿子来了,他就得靠边站了,以前林叔叔多关心他,天天上他家写作业,买笔,买本子,林叔叔掏钱,现在呢,几个月了,林叔叔也没有关心过一回。


    甚至为了给他儿子女儿好的学习环境,搬去招待所了,胡浩亲耳听见林叔叔那个乡下老婆跟别人说的。


    丁艳梅拿儿子没办法,只能哭,“这房子还是你爸单位当年照顾我们母子,分了个小单间,不然我们母子都无处容身,现在妈只盼着你有出息,你要是对学习这样不上心,妈还有什么盼头?”


    胡浩越听越不耐烦,“哭有什么作用呢,哭林叔叔的儿子就能把书房让给我们用吗?你给我找个书房,让我有地方学习。”


    胡浩和胡洁兄妹俩平时就在吃饭的小桌子上看书学习,挤是挤了点,也能将就,胡浩就是不愿意那乡下来的兄妹俩把本该属于他们兄妹的东西占了,想用这个办法,逼着丁艳梅去拿回来。


    丁艳梅真去找林建军了。


    倒不是想让他将夏美玲母子轰走,那已经不可能,她想让林建军想办法给他们母子分套房子。


    林建军为难得很,这事不好办,“现在也没有分房的指标啊。”


    就算有,也轮不到丁艳梅,她没有资格分房了,她们其实都不能继续留在这,是因为部队特殊照顾,才分了一间房子给他们母子安身,现在想分更大的房子,根本就行不通。


    “可是小浩没有地方看书学习,成绩下滑得厉害。”


    林建军低声说道:“这马上就改成建筑公司了,以后肯定会为自己单位修员工楼,你再等等,后面我肯定帮你们想办法。”


    大栓那边,自从卖脆柿生意做起来之后,夫妻俩就像无师自通了似的,将农村能找到的水果都卖了个遍,没有脆柿生意好,毕竟这样的商品多得很,不过多少能赚一些。


    英子想到了摆摊卖吃食,这是她去城里次数多了之后观察到的,卖吃食不像卖菜,只能早上卖,一些卖小吃的能摆一整天。


    英子想起家里夏天经常做的米豆腐,大米做的,像凉粉,但比凉粉好吃,做出来切成指节长的小方块,淋上酸汤,酸辣椒,拌上佐料,家乡人都爱吃,英子很小就学会做米豆腐,这是她的拿手绝活。


    这种小本买卖,投资小,拿个小桌子,就能把摊支起来。英子跟大栓商量,大栓却担心她大着肚子吃不消。


    英子之前见红,夏美玲花了大价钱请那位老中医配的药,虽然贵,但确实管用,吃完药之后,英子这胎再没出过什么问题。


    英子是个勤快人,根本就闲不住,趁着现在天气还不算太冷,想试一试。


    大栓拗不过她,事实上,夫妻俩多数时候都是英子做主,大栓都听她的。


    酸辣椒是现成的,到农村安家之后,正好辣椒大量上市,英子就做了不少酸辣椒,房东家里有石磨能借用,准备一番,第二天,英子就把米豆腐摊给支上了。


    米豆腐是他们家乡的特色小吃,在这还真是头一份,洁白的米豆腐淋上红彤彤的酸辣椒酱,再淋上酸汤,闻着酸味,人的口水直冒,一毛钱一碗,第一次卖,英子没做太多,大概做了二十碗的量。


    第一天摆摊,效果就很不错,二十碗都卖完了,酸辣一向不缺食客。


    夏美玲得知栓子夫妻俩摆摊卖米豆腐的时候,栓子他们都摆了快半个月的摊了,这半个月,夏美玲忙着上课,学习,一直没顾得上去过问他们夫妻俩。


    得知他们把米豆腐生意也做起来之后,夏美玲真是由衷高兴,又叮嘱大栓,不能让英子累着,大栓自然是满口答应。


    到新年来临之前,建筑公司成立了。


    军属们也安排了工作,夏美玲的工作是后勤管理员,平时管理仓库,登记材料进出场。


    这是个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,但是是正式工,虽然只是个小职员,也足够夏美玲高兴,对比前世,她从一个农妇成为国企正式工,已经是巨大的进步。


    刚好逢星期,孩子们不上学,夏美玲带着大栓香桃,买了些菜,一起去农村大儿子家。


    小栓和香桃早就想去了,只是一直不舍得将宝贵的星期天拿来玩耍,所以忍着没去,这次夏美玲的工作定了,是个值得庆祝的大喜事,一家人肯定要聚着吃一顿饭。


    怕大栓夫妻俩不知情,夏美玲提前一天守在部队门口跟大栓说了,得知夏美玲他们第二天要过去,夫妻俩决定歇一天。


    得知夏美玲成为国企正式员工,夫妻俩高兴了一整晚,他们还从房东家里买了一只鸡,准备第二天炖鸡吃。他们养的鸡还很小,不能吃。


    一到农村,小栓和香桃就去挖野菜了,在农村长大的孩子,一回到农村,就无比的熟悉。


    “现在一天能卖四五十碗,一碗一毛钱,成本也就是五分钱左右,一天就能挣两块多!”英子憋好久了,夏美玲一来,就倒豆子似的说给夏美玲听。


    卖米豆腐的钱加上他们卖菜的收入,一个月也有一百块左右,这放在以前,想都不敢想。


    英子一边抚着肚子,一边乐,“幸好娘你没让我们回去,这要是回老家,上哪挣这么多钱去?”


    夏美玲也高兴,她乐呵呵地说:“林建军一个月工资也才八十块钱,你们挣得比他还多,比他强!”


    英子兴奋地说:“等明年,我们想看看村里别人家还有没有租地的,想多承包一点,多种点菜。”


    在大栓他们那吃了午饭,夏美玲就带着孩子们回来了,娘三个都要抓紧时间学习。


    一到家,家里门开着,林建军竟然在。


    “上哪去了?”林建军问。


    每次林建军回来都没好事,夏美玲白了他一眼,“我们上哪用不着跟你汇报吧。”


    林建军瞪眼,憋了一口气,缓缓吐出,“夏美玲,你没有必要像对仇人一样对我吧,我是你丈夫,是孩子们的爹!”


    “有屁快放。”夏美玲根本就不买他的账,把孩子们打发进房间去学习。


    林建军坐在沙发上,盯着夏美玲,说道:“你上培训课的时候很努力啊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有些错愕。


    林建军咳嗽一声,说道:“你结业成绩也那么高,领导很欣赏你,你现在分到的这个后勤部的工作有点屈才了,我帮你想了些办法,你不如去施工部做资料员,发展更好,能学习的东西也更多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怀疑地看着林建军,不相信他会这样好心。


    林建军和她的目光隔空对视,“我是你丈夫,我难道还不希望你好吗?后勤部就是养老的,你那样努力学习,不是为了去后勤部吧?我帮你申请调岗吧。”


    第20章 第 20 章 白捡三千块


    夏美玲没同意林建军帮她申请调岗, 虽然她还不知道林建军为什么突然好心,不过拒绝就对了。


    从林建军嘴里听不到真话,夏美玲去找李萍打听。


    李萍就告诉夏美玲,“后勤部工作挺好的, 清闲, 虽然工资可能没有管现场施工的高,可什么能力拿什么工资呀, 咱们都四十多岁的人了, 哪搞得懂那些, 又累又麻烦。”


    李萍分到的也是后勤工作,她在食堂工作, 可羡慕夏美玲这个库管, “我听老刘说的,库管工作工资在后勤部算是高的,又清闲,好像是因为你培训结业成绩好,才给你分的。你可别犯傻, 换出去。”


    她这么一说,夏美玲就警觉起来了,就知道林建军不会有这样的好心。


    她让李萍帮忙打听一下丁艳梅是什么工作,下午李萍就给她回信了,丁艳梅因为文凭高一点,给她分的是现场资料员。


    原来是这样, 夏美玲心里就清楚了,是丁艳梅找林建军想换工作。


    跑现场的工作和清闲的库管工作,对她们这个年龄来说,当然选后者。


    夏美玲昨晚上已经明确拒绝林建军, 林建军骂她不知好歹,气冲冲地走了。今天跟李萍了解到这个信息,夏美玲觉得林建军不会轻易放弃,保不齐还会替她做主换工作,这么一想,夏美玲觉得要提前给何师长打个招呼。


    所以这天傍晚,夏美玲把何师长堵在了楼道口。


    因为这个事情说一声就行了,没必要去家里了。


    她将林建军劝自己换工作的事情给何文光说了,“何师长,我不同意换工作,为防林建军代替我同意,我提前跟你表达一下我的意愿,我不同意换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面露惊讶,因为今天林建军真的找他说了给夏美玲换工作的事情,还说这是夏美玲自己要求的,她结业成绩好,想找个管施工工作锻炼。


    何文光没一口答应,换工作不是小事,需要夏美玲自己去签字。而晚上,夏美玲就来找自己,说她不同意换工作,那就是林建军自作主张要换。


    何文光心里对林建军很不满,但怕引起这夫妻俩更深的矛盾,没把这事告诉夏美玲,只跟夏美玲说,“我知道了,你放心,没有你签字,谁也换不了你的工作。”


    听他这样说,夏美玲就放心了,跟何文光道了谢。


    丁艳梅还在等林建军的消息。


    她今年也四十二了,没想到部队给她安排了个现场资料员的工作,她找人打听了,这工作要不管严寒酷暑,要天天跑施工现场,她哪里受得了。


    她就跑去找林建军,想让林建军帮她协调一下,换个清闲点的工作。


    刚好夏美玲的工作又清闲技术含量又低,林建军想也没想就答应帮丁艳梅找夏美玲换工作。


    谁知道夏美玲不干,他怎么劝夏美玲都不干。


    林建军一怒之下,干脆去找何文光,代替夏美玲换工作,谁知道何文光却表示除非当事人签字,否则就不能换。


    林建军就知道这事办不成了,夏美玲现在不好忽悠,他只能跟丁艳梅回话,夏美玲不同意,工作换不成。


    夏美玲有了何文光的保证,也就把心放进了肚子,准备把这件事抛之脑后。


    次日中午,夏美玲在公共厨房碰见了丁艳梅。


    因为林建军没有表明工作是换给丁艳梅,所以夏美玲也打算装作不知情。


    丁艳梅突兀地朝她笑了笑,“美玲姐,炒菜呢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看了她一眼,平时两人碰面的时候还是很多,两家毕竟就住在隔壁,丁艳梅最开始还会跟夏美玲打招呼,但是夏美玲从不理她,她自觉没趣,后面也基本不跟夏美玲搭腔了,今天倒是稀奇。


    夏美玲看她一眼,照例不说话。


    丁艳梅深吸口气,才凑到夏美玲身边说道:“美玲姐,你结业成绩很高啊,我听说你分到了后勤岗,真是可惜了,施工的工作工资更高啊,你要不要换一下?”


    夏美玲看了丁艳梅一眼,出乎意料地点点头,“是要换。”


    丁艳梅眼睛一亮,同时心里疑惑,林建军不是说夏美玲不肯换吗?难不成她想通了?


    丁艳梅压着喜悦,说道:“建军这些年很照顾我们母子,我也想投桃报李,我分到的工作刚好就是施工资料员,你结业成绩那么好,肯定能胜任这个工作,我跟你换,我不要补偿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简直被她最后一句给整笑了,她还想要补偿?


    “不好意思,你不要补偿,我还要呢,我这工作不知道多少军属想要,我已经决定两千块钱卖出去了。”


    丁艳梅惊愕地瞪大眼睛,谁动作这么快?


    她咬咬牙,很不甘心,谁不知道库管工作好呢,风不吹雨不淋,她做资料员要天天跑工地,风吹日晒,那她这些年的保养,就白做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说完,又扭头炒菜去了。


    丁艳梅不想放弃,“买卖工作,单位不会同意的。”


    “谁说我们是买卖工作呢,我们只是交换而已,那是人家给我的补偿,因为她的工作没我好,你不服气,你可以去举报我啊。”夏美玲说道。


    丁艳梅勉强笑一笑,“我怎么会去举报你。你要换工作,为什么不先给我说一声啊,我也可以跟你换的。”


    “我为什么要先跟你说,你出钱更多吗?”夏美玲说。


    丁艳梅咬咬牙,要是能换到夏美玲的材料库管工作,两千块就两千块,反正以后她会找林建军把这些钱拿回来。


    “我想办法凑一凑,两千块我也可以补给你的。”丁艳梅说。


    没想到夏美玲却摇头,“别人出两千块,你也出两千块,我已经先跟别人说好了,为什么还要换给你?”


    丁艳梅都没有犹豫,“那我加钱还不行吗?”


    “行啊,你给我三千,我就跟你换。”夏美玲爽快地说道。


    “两千加到三千,也太多了吧!”丁艳梅不大愿意了,这太多了,她手上也没有这么多钱。


    “那就没有办法了。那你找别人吧。”夏美玲说道。


    丁艳梅咬牙,“那你让我考虑考虑。”


    等丁艳梅先回去了,旁边的李萍才走到夏美玲身边,低声问道:“美玲,你把工作换给谁了啊?”


    动作真是快,前两天才出的岗位消息,这么快就有人找上夏美玲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低笑一声,轻声说,“没人找我啊,除了丁艳梅。”


    除了丁艳梅,谁还会提出这么不要脸的请求?


    李萍瞪大眼,看着夏美玲,噗嗤笑了出来,“原来你是故意拿这个卡她啊你不想换给她,直接拒绝就行了啊。”


    “我想换啊。”夏美玲笑笑,如果丁艳梅肯出三千块给她,为什么不换呢。


    别人到四十多岁,可能没有斗志了,想着赶紧退休,可对于夏美玲来说,前世今生,她的人生路才刚刚启航,别人怕辛苦,她不怕,跑现场又怎么样,拿的工资是库房管理的一倍。


    对夏美玲来说,她怕的是没有一个付出努力就得到回报的机会,而不是辛苦。她现在每天都找各种各样的建筑方面的书看,她计划先考一个施工员证书,她没有学历,有了这个证书,她就可以参加单位助理工程师评级,后面是工程师,高级工程师。


    虽然后面两个职称对她暂时遥不可及。可培训的时候,老师就说了,只要评上工程师,甚至是高级工程师,这辈子都不愁吃喝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还有十几年的工作时间,她要全力以赴地努力,去施工现场累积经验,是至关重要的。


    所以一个小小的清闲的库管工作,别人羡慕,夏美玲却并不想要。


    另一边,丁艳梅悄悄地去找林建军,把夏美玲要三千换工作的事情说了,她有些拿不定主意。


    林建军没想到夏美玲咬牙不换工作,竟打着这样的主意。


    “你跟她换。三四年工资换这个工作,也划算,而且,”林建军压低了声音,跟丁艳梅说了两句。


    丁艳梅惊讶地瞪大眼,“能行吗?”


    林建军笑道:“能行,这些天我们去总公司进修学习,我无意间听到人说的,油水可多了。你要是不敢,到时候交给我来。”


    丁艳梅还是犹豫,林建军却越想越觉得这个法子可行,库管是丁艳梅,他敢放心大胆地做,如果是夏美玲,他可不敢赌,这就是个疯子,冷不丁背后就要捅他一刀。


    本来他们想跟夏美玲谈个价,夏美玲却卡死三千,少一分都不干。


    林建军将丁艳梅借给他的钱拿了出来,这还不够,他还跟同事借了一些给丁艳梅,凑了三千整,给到夏美玲。


    夏美玲也痛快,收了钱,立马就跟丁艳梅一块去人事部,将工作调换过来了。怕丁艳梅后期反悔,她还当着何文光的面,跟丁艳梅签了换工作的协议。


    白捡三千块钱,夏美玲乐得当天炖了两斤肉排骨。公用厨房里,丁艳梅闻着浓烈的肉香,看着一脸欢喜的夏美玲,心里突然一阵后悔,她的工作明明工资更高,为什么要花三千块跟夏美玲换?


    丁艳梅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点冲动了,反悔的念头在心里起起伏伏,可协议都已经签了,事情已经盖棺定论,周一,大家就要上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