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橘小说 > 现代言情 > 直播教人习武后我爆红了 > 121. 第 121 章 讲座
    沈竹是四点离开的疗养院,坐车到市区一个小时四十分钟,随便吃点晚饭,刚好提前一个小时到首都中医药大学,然后跟周锦程碰头。


    课件她是提前发给周锦程的,而且为了能够让所有来参加讲座的人能够看清沈竹的动作,他还特意安排了一套摄影装备。


    对讲座进行录制的同时,将其内容转播到大屏幕上,即使坐在后排也能看得清楚。


    周锦城在校门口接到沈竹,距离讲座开始还有一段时间,就带她在学校里转着,给她介绍中医药大学的环境。


    “我们学校还是非常不错的,药用植物园离这里不到十分钟的路程,跟我们也有合作,学生们的理论和实践都有足够好的学习条件,只是一直以来,没有什么出色的学生而已。”


    中医这门技术讲究传承,这种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学生很难比得过那些有家学渊源的人。


    而那些人一般都不会继续在大学又读一遍中医专业,而是会学习西医,让自己的医术更加精进。


    毕竟现在讲究的是中西医结合,传统的中医已经跟不上时代了。


    两人一边走,周锦程一边说着。


    “我们学校的大礼堂一共能容纳三千人,这一次讲座的人数已经超过了,可以说是建校一来的第一次。你愿意将弹针的手法教给大家,有很多人想要亲自感谢你。”


    “感谢就不用了,只要大家能够将弹针的手法发扬光大,救治更多的病人,这就够了。”沈竹说着。


    把校园转完,时间也差不多,两人来到了大礼堂。


    距离七点还有一十分钟的时间,门口是记录一课分数的学生组织,礼堂里边已经坐满了人。


    不仅是固定的座位上,还有些拿着凳子坐边上的,除了学生之外有不少中老年人,双方坐得泾渭分明。


    沈竹穿着常服站在礼堂外并不显眼,看起来就像来听讲座的学生一样。


    “他们很多都是从其他地方赶过来的中医,虽然我们说了之后会把讲座的录播放在网上,但他们还是想在现场听你的讲座。”


    沈竹在前排看见了两个熟悉的身影:曾文轩和王随。


    他们两个也看见了她,不过并没有过来跟她打招呼,只是向她点了点头。


    他们边上都是自己以前的熟人,不知道沈竹愿不愿意跟他们认识,所以干脆就不麻烦了。


    底下很多各地有名的中医,难得聚在一起,讲座还没开始,大家就凑在一起讨论平时遇到的疑难杂症。


    学生们也在说着话,毕竟这种失传的绝技的复苏是难得一见的事情。


    六点五十,沈竹上了讲台,检查ppt的情况。


    不少人还以为这是讲师的助教,因为周锦程宣传的时候并没有提沈竹的情况,只把她称作弹针传人。


    只有少数人知道她的身份,在见到她真实模样时,心中难免还是惊讶了一番。


    沈竹真实年龄十八岁,但她看着比真实的年龄还要年轻不少,像是一个高中生。


    六点五十五,沈竹又点了一遍教具:提前准备好的一次性针灸用针和扎针用的假肢。


    七点,大家默契地安静了下来。


    可他们看时间都到了,讲台上的“助教”却还没有下去,而且讲师也没有来,又开始窃窃私语。


    “不会是迟到了吧?”


    “这段时间是晚高峰,迟到也很正常。”


    “照我说应该早点过来,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了。”


    “……”


    周锦程看礼堂中又开始吵闹,正思考着要不要过去帮沈竹管理秩序时,就看沈竹有了动静。


    “喂,能听见吗?”


    礼堂中从四面八方响起沈竹的声音,那是被安放在各角落中的音响。


    大家的注意力被她吸引过来。


    “大家安静一下,讲座开始了。”


    底下一片哗然。


    “不会吧?让这么个小姑娘给我们开讲座?”


    有知道沈竹的学生给其他人解释道:“就是她,她之前是直播教人练武的,后来给别人接胳膊上了热搜,有人拿她无证行医说事,结果被爆出来,她是弹针的传人。”


    过程和实际有些不符,不过情况是那么个情况。


    “这也太年轻了,还没有我们大吧?”


    “肯定没有啊,她才刚高中毕业。本来考的首都航空大学,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当兵去了,没想到被副院长请回来开讲座。”


    “我有印象,暑假的时候官方微平台账号还欢迎过她来着,应该是那个时候就定了。”


    旁边的周锦程听着学生们的对话,一脸苦涩。


    那时候定的可不是这事儿,他们可是丢了一个大宝贝啊!


    怎么就想不开,当兵去了呢?


    要是从事医学行业,那可是跟开挂差不多,绝对一路的顺风顺水,以后找他看病的人数不胜数!


    沈竹年轻,又长得好看,不少学生拿出手机来拍她,她倒也没什么不自然的感觉。


    比起这些学生,从各地赶来的老中医们反而淡定多了。


    他们多少都听说过沈竹的传闻,那可是治好了马老,连华老都认可的医生。


    不然他们也不会大老远地赶过来了。


    “想必大家早就知道我们今天讲座的内容了,那我就废话不多说,直接进入正题。考虑到这里还有很多学生,我就从针灸的入针开始讲起……”


    只有一个弹针是无法支持两个小时的讲座内容的,所以沈竹准备把入针、行针到取针的手法都演示一遍,或许她学的跟其他人学的还有不一样的内容。


    老中医们并没有因为内容基础而不认真听讲,正是因为沈竹传承了弹针的绝学,他们也想知道自己的针灸和沈竹学的针灸有什么区别,所以听得格外认真。


    不听不知道,一听吓一跳。


    现代的入针手法大致分为三种,但沈竹足足说了五种,就连取穴的方法也跟他们不太相同。


    按照沈竹的方法,初学者虽然不太容易掌握,但一旦学会之后,速度能提升不少,而且还不会影响到准确度。


    讲到行针,这就来到了大家最为关注的地方。


    ppt也就只起到了一个告诉大家这一节讲什么内容的作用,出现之后马上就被切到了摄像机实时录制的画面,大家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。


    到了讲弹针的技巧的时候,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一刻的来临。


    “所谓弹针,就是通过让银针颤动的方法,持续刺激病人的穴位,起到加强针灸功效的作用。这是一种刺激性较大的手法,往往用在伤科。大家在选择手法的时候要把这一点考虑进去,有的病人的身体状况是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的。”


    沈竹说着在银针上轻轻一弹,银针巍巍颤抖了起来。


    大屏幕上看着并不明显,但坐在前排的人却看得清清楚楚。


    那短短的扎进假手中的银针,并非弹了一下就随着阻力停下来,还在持续震动着。


    先演示,然后分解说明动作要点,最后是练习的诀窍。


    周锦程当初在进行宣传时,就有通知学生们自行准备道具的,就是为了这时候,让大家知道方法了立刻能够自己练习巩固。


    反正目前看着效果还不错,大家带来的笔记上记了满满的几大页纸,都是沈竹今天讲座中讲的内容。


    行家一出手,就知有没有。


    有真材实料的人讲的东西跟没有真材实料的人讲的东西是不一样的,前者一句话可能会起到醍醐灌一些假大空的似是而非的东西。


    学生们没有假手,就用一次性的针灸用针在自己或者同学的身上扎。


    不过大家取的都是些没什么危险的穴位,就算扎错了也不要紧,顶多出点血、痛一下罢了。


    以前有次针灸技能考试,一个学生不小心把自己扎成了偏瘫,三个负责考核的老中医足足扎了八十多针,才把他救回来。


    从那以后,学生们在自己扎自己的时候,老师都会反复强调取穴的位置。


    如果老师不在场看着,是不建议学生们自行练习一些特定的穴位的,就怕出现自己把自己扎偏瘫,但没能及时救治的情况。


    偏瘫这种东西,要是救治不及时,晚点说不定就救不了了。


    不过现在倒无所谓了,在场这么多中医,怎么着都不会让这些学生出事。


    学生们自行练习的时候,不少中医们凑到了讲台边上,把自己先前听讲时产生的问题一股脑都扔给了沈竹。


    有对刚才的讲解不理解的部分,也有弹针实际应用上的部分,还有的话里话外都在打听沈竹跟华老的关系,但都被沈竹无视了。


    两个小时的讲座,一个半小时的讲解,半个小时的答疑时间,安排得满满当当,圆满成功。


    沈竹最后一件事也尘埃落定,回去之后就能专心学习了。


    晚上,沈竹住的是首都中医药大学的宾馆,第一天中午在附近的餐馆跟曾文轩和王随两位吃了餐饭,单独给他们开了个小灶,便回到了军区机场,等待晚上回校的飞机。


    江淮南知道沈竹到首都来开讲座的事,给她发来了消息。


    毕竟周锦程宣传的沸沸扬扬,他不知道也很难。


    不过让沈竹松了一口气的是,这一次他并没有邀请她一起用餐,只是简单地对她表示了庆贺,并且跟她分享了药材基地的筹备进度。


    完事之后又询问了她渠道空军大学的适应情况,沈竹捡一些能说的说了,两个人自然而然地结束了对话。


    整个过程断断续续,总共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