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橘小说 > 百合耽美 > 古代当小族长 > 23、第二三章
    第二三章


    金家人回家关上了大门,堵住所有人看八卦的视线。


    由于太过劳心,全家人都洗洗睡了。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汴京上到达官贵人,下到平民老百姓,最近真是吃瓜吃到饱。


    皇亲国戚,在很多人眼中就寓意着‘纨绔子弟’,就是以后的坏家伙。


    其实众人所不知,到处闲逛的纨绔子弟,真的是金宝的终极目标。


    在盛祥帝李成龙悄然的示意下,小侯爷金宝手握十万大军的虎符,是未来有实权的大将军!


    这则消息随着金家人出皇宫,也逐渐的传播出去了。


    应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,不该知道的人也有所耳闻。


    这就相当于晴天霹雳,直接打散了朝堂当中好多官员们的想法,想都没有想到的人,竟然得到了这部分的军权。


    这秋风阵阵的夜晚,有非常多的人根本就睡不着觉。


    好多聪明人气的咬牙切齿,走出房门出来吹冷风,对着月亮叹息。


    “哎,哪里来的小兔崽子,竟敢截胡!”


    “原来是金从中的儿子,那就算了!”


    有的人咬咬牙气不过,而有的人咬咬牙就睡觉了。


    朝堂当中的文官都以庄丞相为首,庄丞相乃是前朝乃至今朝的有名的大儒。


    庄文清丞相也是天下读书人的榜样,不能得罪的存在。


    为了能够服众,盛祥帝李成龙只能好好的对待庄丞相所代表的一些前朝官员。


    以吏部尚书刘惇为首的官员则是盛祥帝的心腹,都是由原来的谋士组成。


    而这只是文官的阵营,就已经是理不清的状况。


    不过盛祥帝李成龙却不在意双方阵营的相互打压,因为兵权没有在文官手中。


    ‘读书人造反,十年不成’根本就不用在意这些文官能否造反成功。


    盛祥帝想要皇位坐得稳,想要让读书人为自己所用,帮着管理国家,还真的不能下死手。


    读书人的脑子,跟正常人不太一样。


    有一些读书人真的是不畏生死,甚至想青史留名,用死也要一个好名声。


    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盛祥帝李成龙,真的是觉得读书人是得了那个大病。


    但是聪明人从来不会跟这些已经读书读傻了的人去辩解,要不是现在还得用这些读书人,你想出一口恶气。


    盛祥帝李成龙表面上对庄丞相非常的看重,其实内心中早有自己的小九九,就等着开恩科,多招几批新的进士,逐一替换。


    在朝堂中的议论,只给了皇帝两条选择。


    谁都没想到盛祥帝自己走出来了第三条路,谁也没得罪,也让别人说不出一个不字。


    不能骂皇上,那只能骂‘皇亲国戚,纨绔子弟小侯爷!’


    造谣一张嘴,辟谣跑断腿。


    当天晚上有不少的官员,吹夜风吹到流鼻涕,受了寒风,只能告病假了。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清晨洒入金銮殿,文武百官齐声跪拜。


    盛祥帝满意的看着所有的官员们不再因为兵权的事情大呼小叫。


    不要争权夺利,想想如何将整个国家治理的繁荣富强,才是官员们应该做的事情。


    新皇登基再开恩科,这是板上钉钉的一件事情。


    不仅朝廷的大臣们等着皇上下令,全国的读书人们早就准备好了。


    因为这是惯例,而且作为第一届的考生,出题不会太难,官运却是最旺的一批进士。


    “本次恩科由庄丞相为主考官,吏部尚书刘尚书为副考官,礼部官员全力配合。


    朕要求恩科考试不容出现一丝差错,否则你们不会想知道朕的手段。”


    盛祥帝李成龙坐在龙椅上,威震八方,自带一股气势。


    “臣等领命!”


    庄丞相和刘尚书对视一眼,带着满朝文武,拱手弯腰领命。


    ~~~~~~~


    皇上下了圣旨,全国开始准备恩科,全国的读书人都行动起来了。


    由于属于加试,而且前朝已经多年未曾科举,所以报名参加科举的人非常的多。


    “学成文武艺,卖与帝王家。”读书就是想博一个好的前程,这也是当官,也是实现阶级跨越的唯一途径!


    童生,秀才,举人,最后的进士,也就是在汴京的会试,哪怕时间再缩减也需要半年的时间呀。


    所以万事不得着急,都得慢慢的来呀!


    只不过科举考试,确实也带动了不少的经济,倒是一时间全国各地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。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金国公府


    小金宝迈着小步子,作为金家唯一的一个男丁,小日子过得简直不要太美了。


    虽说不能明面上大鱼大肉,但是仆人们又不能真的饿着主子,相近方法进补。


    金宝现在就是属螃蟹的人,全家横着走,身边有不少的小厮,越发的摆出纨绔子弟的样子。


    只是金宝并不知道二伯母受气了,因为二伯母金田氏觉得丢人,根本没跟别人说。


    于是遭罪的只能是三丫姐,被亲娘约束在房间里学习刺绣,学习女贞,学大家闺秀的做派。


    这种惨不忍睹的学习,金宝都不忍心看了,实在是太惨了。


    三丫姐两双手都被针扎成了血窟窿,那真是针针见血,女人对自己下手也真是太狠了。


    金宝都忍不住劝说:“三丫姐,你又不逃学吧,拿出你在村子里面上蹿下跳,你可是能上房揭瓦的女汉子呀!”


    三丫看着自己一双手,她都想哭,绣个东西怎么这么难,明明自己耍枪弄棒,就如同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。


    但是小小的绣花针,却直接难倒了她,根本不听使唤呀。


    勉勉强强绣个荷包,荷包上两只鸳鸯像大鹅,还是印象派的大鹅。


    小金宝真觉得‘印象派大鹅’荷包,真的是别具一格,上面血迹斑斑,就跟凶案现场似的。


    看到眼中都辣眼睛,真的是情丑无比呀!


    三丫抱着小金宝就开始哭,哭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,但是还是不肯放弃。


    “弟弟你救救我吧,我真的不是不想再绣花了,太难受了。但是我不敢跟我娘去说呀。


    我娘要是打我,问问打几顿能抵消了执念。我都愿意挨打!


    但是我娘抱着我就哭,整天哭哭啼啼,哭得我心惊胆战,六神无主,她说干什么我就干什么。”


    三丫忒苦了,可怜巴巴的说,没有人能拯救自己。


    因为全家的大人好像都觉得二伯母金田氏做了一件好事,二丫也在学习,学的好着呢。


    因为二丫已经13岁了,在村子里面也应该是可以议亲的年纪了。


    现在不求门当户对,但是也不能再嫁到村子里,当然得挑挑拣拣,不说嫁的太好,但是也不能嫁的太差。


    二丫可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,条件摆在明面上。


    金宝可心疼自己三姐,赶紧劝说道:“不哭不哭,三丫姐你别哭了,你要不去睡会儿觉吧,我看你现在两只眼睛熬得像熊猫。”


    别看三丫老是和金宝打闹,其实全家人两个人的关系是最好的。


    “我娘说,今天检查我绣出来的荷包,我真的不敢睡。你说说我娘是不是犯了什么癔症了,碰到什么脏东西了?”


    “而且我爹和大伯不知道在干什么,最近老是被人勾搭着出去玩。


    明明一个瘸子一个残手,不在家好好的养伤,整天出去玩。”


    三丫消息最灵通,消息越灵通就越生气,凭什么大人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孩子都得听话。


    作为全家的心肝小宝贝,就算是二伯母也得给自己面子。


    “没事我去说,姐你要不要跟我一起?”


    “一起!我说什么也不会再绣荷包了,我想习武,我宁愿回村子里面生活。”


    金宝和三丫两个人下定了决心,就奔着二伯所在的院子一路狂跑。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金田氏郁郁寡欢,哪怕现在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。


    有了大房子住,有了数不清的仆人,穿金戴银,绫罗绸缎。


    就算是梦中的想象都没有这么奢侈,也没有这么好。


    当真正将这所有的生活得到之后,金田氏发现自己并没有特别的快乐。


    甚至内心当中有一丝丝的后悔,金田氏发现自己更想过,原来在金家庄的生活。


    ‘如果金从北死了多好呀,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痛苦。’


    滤镜直接破碎了!


    金田氏发现自己没有任何可以拿捏住丈夫金从北,没能生下个儿子,没有显赫的娘家撑腰,没有……


    越想越自卑,越想越难过。


    但是金田氏绝对不会退缩,她才不会心甘情愿的让出正妻位置。


    只要她在,任何姨娘休想上位!


    不管为了什么三丫必须争气,自己就这一个女儿,等女儿出嫁的时候。


    “……我要将长平侯府,所有的财产都给我闺女当嫁妆,……恶心死你们这一对儿狗狗男女。”


    二伯母金田氏就想让自己生的女儿三丫各方面都要强,在京城贵女中打出名号,要嫁的好!


    所以三丫姐遭受的苦难,一切都是‘爱的深沉’。


    金宝当看到二伯母金田氏时,脑海当中立刻蹦出一句话,这是个林妹妹呀!


    “二伯母你没事吧,你怎么这么瘦,这么憔悴呀?”


    金宝关心的问道,实在是二伯母变化太大了,那么爽利的一个人,变得无法形容的自卑。


    二伯母金田氏搂过侄子,叹了口气,心说这要是自己儿子就好了,自己也不会这么无依无靠。


    “没事,二伯母这里有好吃的点心,你们要不要吃?”


    就在金田氏温柔的说话时,外边又传来下人的禀报声,聂姨娘前来问安。


    二伯母金田氏一听这话瞬间进入战斗状态,整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厌恶的刻薄。


    “就那个……进来吧!”


    而和聂姨娘一同进来的二伯,就像一把尖刀,再次戳到了二伯母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