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第 71 章 次日一上班,夏美玲……


    次日一上班, 夏美玲就带着小陈来到了机械厂,他们过来并没有提前预约,所以先在门岗处登记信息。


    小陈让夏美玲在原地等候,他过去跟门岗交涉登记。


    门岗是个跟小陈差不多大的小伙子, 都没有认真听小陈说完话, 就不耐烦地说道:“你们怎么挑这个时候过来啊,这个时候领导们都在开会, 谁有空见你们啊?”


    小陈不大高兴, 他们过来可是为机械厂服务的, 他们不过来勘测,怎么给机械厂审批?


    “我们也不知道你们这边什么时候开会呀, 既然他们在开会, 那我们就等等好了。”小陈还算和气。


    那门岗大概是哪个领导家的小舅子,说话特别硬气,“你们也得提前说呀,不然领导这么忙,每天这个来见领导, 那个来见领导,我们这厂子还运不运转?”


    小陈就有些动气了,可他又是跟夏美玲一块来的,夏美玲不发话,他也不好发火,他扭头看向夏美玲。


    夏美玲本来也想着, 既然人家在开会,那他们就等等好了,可既然像这个门岗说的,他们领导都要提前约, 那就是得跑两趟,一趟过来约领导的时间,一趟过来办事。


    他们的时间也是时间啊。


    “既然是这样,那我们就先回去了,看你们领导什么时候有空,派人来城建局告知我们一声,免得我们跑冤枉路了。”


    门岗说道:“你们多大的排场呀,还得专门派人过去跟你们说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不说话了,对小陈说道:“小陈,我们走吧。”


    小陈早就生气了,跟着夏美玲就打道回府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才真实忙碌呢,这个区这么多项目,有好几个,全部要她去审核,评估,哪有时间跟一个傲慢的门岗浪费。


    那个门岗也没有把这事上报,他根本就没上心,一转身就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。


    还是机械厂那边,左等右等都不见人去,明明说了这几天就会有人过来勘测,就是没等到人。


    电话就打到了汪副局长那。


    汪萍真来了夏美玲的办公室,询问机械厂的事情。


    夏美玲就如实说了。


    汪萍真得知真相,打过去把机械厂的臭骂一顿。


    机械厂的这才知道,原来专家来过了,被他们那有眼不识泰山的门岗给打发了回去。


    这回要请夏美玲过去,夏美玲挤不出时间了,她手上在处理别的项目,就算机械厂提出派车过来接她,夏美玲也不去。


    第一她不想搞特殊,真坐了机械厂的车去像什么话,二来,她也确实想给他们一个教训,一个小小的门岗都敢这样对人,他们厂里其他领导,待人接物可想而知。


    夏美玲就这么把这个项目给晾着了,一晾就是大半个月,直到她把手里前面两个项目都给弄完了。


    机械厂那边都着急上火得不行了,可夏美玲就是腾不出时间过去,也没有办法,催也没有用。


    直到过去快二十天,夏美玲才带着小陈,坐着公交车,来到了机械厂。


    碰巧,这天门岗也是上回那年轻人。


    他老远就看到了夏美玲他们,愣了一下,就把人给想起来了。


    这么多天来,因为这事,他都不知道被骂了多少回,这个月的奖金也扣光了,这会儿看到人来了,还是上回那两个,他也不敢耽误,麻溜地跑进去报信去了。


    机械厂的领导几乎是跑着出来的,一看到夏美玲两人,小跑过来。


    “哎呀,领导呀,你们可算是来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别这么称呼,我们也是普通办事员,称呼我们同志就行。报建的建筑是哪两栋?”


    那人满脸堆笑:“你们这么远过来,辛苦了,不着急不着急,我们还是先去办公室喝杯茶吧。”


    小陈站在夏美玲身边,心情一阵舒畅,上回在这里受的气,一扫而空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茶就不喝了,我们比较忙,后面还有别的项目要去勘察。”


    那领导听夏美玲这么说,也只好依了她的意思,把他们俩往老宿舍楼领。


    中间还有其他领导得知消息的,赶了过来。


    小陈背着硕大的工具箱,里面装着水准仪,钢卷尺,平板仪等工具,夏美玲也背着工具箱。


    机械厂的人要帮他们背,夏美玲婉拒了。


    到现场一看,这建筑大概是三十年前修建的,看着外墙确实上了年头了。


    三十年前的建筑,是砖混结构。因为没有图纸,比较麻烦,还要先绘制图纸。


    夏美玲和小陈配合,拿着钢卷尺把建筑四周的数据量了,再把里面房间的各个数据测量了。


    得到了一串数据。


    背来的平板仪这个时候就派上用场了,只见夏美玲只好平板仪,在上面压好白纸,拿着一把直尺,一只铅笔,就地开始绘图。


    一堆人站在夏美玲身后,屏息观看。


    宿舍楼的平面图和剖面图,很快就跃然纸上,横平竖直,标标准准。


    即使没有建筑基础,看到这样一副标注完整,绘图工整的图纸,也能看得出来绘图人的水准。


    夏美玲身后站着的某些人,不自觉地就把第一眼看到专家是女人时候的轻视,收了起来。


    夏美玲带着小陈勘测了一个多小时,最终暗处结论。


    这个楼确实存在结构老化的问题,可以重建,但是机械厂的新规划不行,这个宿舍楼的楼顶,用的是石棉瓦,石棉瓦破损严重,要拆除,必须要有特殊拆除预案,而且他们现在的宿舍楼是三层,机械厂却想要在未来修建五层,容积率的问题也超标了。


    “在你们拿出合理的拆除预案之前,这个拆除不能进行。”夏美玲说道,“至于你们想把新宿舍楼修建五层,容积率也超标了。”


    一个人上前来跟夏美玲说,“是这样,同志,因为我们厂区现在面积不够,我们想把这一栋拆除之前,修建厂房,所以如果另外一栋还是三层的话,不够我们的职工居住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那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,你们现在的宿舍楼是住房用地,你们想修建厂房,就是更改它的用途,这也需要审批的。”


    这样一来,这机械厂的问题不少。


    “领导,你就通融通融吧,我们现在接到了大订单,这厂房着急修出来呀!”


    夏美玲摇头,“这个我决定不了,你们得去找杨局长他们,看他们怎么说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坚定地拒绝了机械厂那些领导们的邀约,带着小陈回了。


    “夏老师,他们这个厂房,是不是就不能修了啊?”小陈问。


    夏美玲摇头,“这个我不知道,那不是我的职责范围,我只要把我分内的工作做好就行了,其他的事情我不管。”


    机械厂要出石棉瓦的专项拆除预案,一打听,光这个专项方案,实施下来,拆除费用,要高两倍。


    说这个石棉瓦是纤维的东西,所以要给拆除工人特别的保护,还要经过特别处理。


    这让机械厂的领导就不舒服了,因为他们去打听了,别人家拆除这玩意儿,也没有搞什么特殊预案,都是随随便便就拆掉了,他们想来想去,觉得就是夏美玲这个女人对他们的打击报复。


    就因为她第一次来的时候,没被礼遇,所以她存心打击报复,挑他们的毛病。


    机械厂的人跟汪萍真有点关系,就打电话给汪萍真,拐弯抹角地说夏美玲的架子大,故意整他们。


    汪萍真也没有听说过石棉瓦拆除需要特殊预案,就把夏美玲找过来问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说:“以前确实没有,是我提出来的。”


    汪萍真有点不高兴了,没想到夏美玲还真是故意针对人家。


    夏美玲才当上专家几天啊,屁股就这么翘,架子这么大,以后还得了?


    “夏工啊,我看这个事情,就不要搞特殊对待了,之前门岗的事情,机械厂那边也不是故意的,他们也知道怠慢了你,都给我打了电话,请我传达他们的歉意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汪局,你误会我了,我不是记恨他们怠慢不怠慢的。这个石棉瓦是纤维做成的,有报纸说过,这个纤维吸入人体,对肺会很不好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继续说道:“所以我提出来,凡是拆除石棉瓦,都必须要有对拆除工人保护措施的特殊预案。我们现在城建才刚刚发展,这个行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,所以我想,要制定一套评估的标准,不管是什么项目,都依据这套标准来实施。”


    “这样的话,下一次,也就不会有这样不公平的质疑了,毕竟大家都是共用同一套标准。”


    汪萍真惊讶地瞪大眼,没想到,夏美玲才刚入职不久,就已经有这样的觉悟了。


    这个事情,其实他和杨局长也谈过的,以后城建规划逐渐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,统一的评估标准,是迟早会出现的。


    只是他们只是小小的一个区城建局,提出要制定一套标准,未免有点太大口气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还有个事情,我要跟你汇报一下。机械厂提出要把现在一栋宿舍楼的位置,改成厂房,这在评估体系里,也是不允许的,除非他们重新获得审批。”


    第72章 第 72 章 夏美玲被投诉了。被机械……


    夏美玲被投诉了。


    被机械厂。


    机械厂提出要求, 重新更换一位评估专家来处理他们这个项目。


    原因是之前,和他们差不多情况的工厂很快就审批通过了,但是现在换到他们,就这里不行那里不行的, 他们怀疑是夏美玲存心打击报复。理由就是他们的门岗曾经为难过夏美玲。


    夏美玲刚入职就收到了投诉, 这对她很不利。


    杨安也把夏美玲叫到办公室去,询问她不通过的理由。


    夏美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。


    “如果土地的用途可以随意更改的话, 那我们这些管理部门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。石棉瓦的危害只是现在还没有普及, 其实报纸上早就有过报道, 我也已经把相关的报道找到了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详细地解释了自己不通过的理由。


    她只是评估专家,通过不通过她只给出意见, 至于最终决定, 还是领导来做,毕竟她没有这么大的工作权限。


    杨安听完,也就知道夏美玲之所以不给通过,并不是机械厂说的那样,她是存心为难, 她是有理有据。


    “我听汪局说你想要制定一个通用的评估标准?”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,“是。”


    杨安笑道:“我听隔壁的何局长说,你的学习能力强,工作态度认真,之前以为他只是夸奖,没想到是事实啊。果然, 能总是考第一的人,能力就是不一样。你的这个想法很好,你可以先试着做一个评估标准的雏形,弄出来之后, 交给我看看,我们一起研究研究,如果能行的话,我们可以作为单位的内部文件使用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很高兴,在工作之中,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遇到一个开明的上级,一句工作获得领导的支持。


    “这样的话,以后我们评估项目,有一套可行的标准,就不会出现机械厂这种,怀疑不通过是因为私人因素了,我们可以提出有理有据的反驳意见。”


    得到杨安的支持,夏美玲开始利用空余时间,查询资料,制定一套可行的评估标准。


    而机械厂也是她继续接手,因为没有别人可用,而且她提出的反驳意见,也得到了领导的支持。


    这天夏美玲下班的时候,在路上碰到了何文光,其实也不是碰上,看起来,何文光站在路边,倒像是故意在等人似的。


    “下班了?”何文光笑道。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,“何大哥,你在等谁?”


    何文光笑道:“等你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笑道:“是有什么事吗?专门在这等我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笑道:“这不是上次你请我吃了饭,不对,应该说是你请我吃了一顿家常菜,这回轮到我了,我请你吃个饭,不过我做饭水平有限,只能请你出去吃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稍微思考了一瞬,既然对方专门在这等她,肯定是有事情要找她。


    “行,咱们上哪里去吃?”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我知道一家家常菜馆,我经常过去吃,我带你过去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带着夏美玲来到一处小巷子,在巷子里开着一家不太起眼的小饭馆,看起来何文光确实经常过来,跟老板已经很熟悉了。


    点了菜,两人边等边说话。


    夏美玲问他:“何大哥,你找我是有什么事吧?”


    何文光笑道:“专门来请你吃饭啊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不相信,何文光这样的大忙人,怎么可能会有时间专门来请她吃饭。


    “真的吗?”


    何文光肯定地点头,“真的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也就不再问了。聊天的时候,她把自己想弄一套标准评估体系的事情说了出来,询问何文光的意见。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听起来,是可行的,但是依靠你一个人,基本完不成,因为一套标准的可行的评估体系,一定是非常全面,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,涉及到的是综合的知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,她知道,这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

    “现在行业还没有规范,我认为,如果哪一天,行业内成立了官方的组织,由这个组织来牵头,把各个方向的专家聚到一起,才有可能把这个标准的评估体系给弄出来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,“你说的有道理。但是这个事情也不知道要多久,才有官方的组织,但是现在城市化进程建设已经开始了,我想弄一个,先在我们单位内部使用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你是个很有毅力的人,如果你想做的话,也可以去试试,毕竟,你现在,也是专家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不好意思地笑笑,“其实我现在,也在学习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你现在的工资,比我还高呢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吃了一惊,“不会吧。”


    她具体不知道何文光有多少钱,可是他是处级干部,待遇肯定不低的。


    何文光笑道:“你不知道吗?你现在除了基本工资以外,还有项目补贴的,每评估一个项目,不管通不通过,你都会拿到一笔补贴。当然这笔补贴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,是申请项目评估的单位缴纳的,其中一部分,就会作为专家评估的补贴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惊讶极了,她还真是不知道,没人给她说过,她刚进单位还不到一个月,还没有发工资,所以也还不知道。


    “具体是多少,我也不知道,等你拿到工资你就知道了。”


    吃完饭,何文光结的账,夏美玲也没去跟他争,毕竟一开始就说好了,是何文光请客。


    两人边吃边说话,没注意到时间的流逝,从小店出来,才发现天都已经暗下来了。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我们走一走吧,饭后消消食,等走不动了,再坐公交车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答应,“行。”


    两人就顺着路走。


    何文光毕竟是军人出身,走路昂首挺胸,步履干脆,那股子军人作风没改。


    “美玲,建军过世,也两年多了吧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愣了一下,没想到何文光突然说起这个,“啊,是,两年多了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又说:“你没考虑过,再找一个吗?”


    夏美玲又是一愣,“没有,没有想过。”


    她真没想过,重生回来,每一天都过得像打架似的,没有一天真正的放松过,哪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。


    “没有考虑过,现在考虑考虑吧。”何文光说道。


    夏美玲眨眨眼睛,她也不算笨,听明白了何文光的意思。


    何文光看向她,笑了笑,“我妻子过世也有十几年了,她生前身体不好,也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。这么多年,我也忙于事业,没空考虑个人问题。我很欣赏你,自立自强,我想要是有机会的话,我们俩可以一块过日子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做事也不拖拉,直叙胸臆。


    夏美玲虽然猜到了,但听何文光亲口说出来,还是有些意外。


    何文光是很照顾他们母子的,这个人对他们是有恩情的。


    夏美玲心里对他很感激,很尊敬,但是一块过日子,她还真没有想过。


    何文光看她的表情,说道:“你不用着急回答我,你可以回去,好好地考虑考虑。我今年四十八了,比你大几岁,身体也还健康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都这个年纪了,即使何文光是当着她面说,而不是请中人来说,她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,到这个年纪,哪里还有什么黄昏恋呢,要组成家庭,都是搭伙过日子。


    爱情,那是生活富足闲适的人才有的东西,像她这种被生活在屁股后面追赶的人,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。


    何文光,夏美玲确实也不排斥,但是这不是普通的问题,所以夏美玲需要时间,好好地想一想。


    何文光和她走到了下一个公交站台,把她送上了公交。


    夏美玲坐在公交车上,何文光站在底下,微笑着朝夏美玲挥手道别。


    何文光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了。


    只是之前夏美玲在矿上工作,再者,那时候林建军也才刚过世,提这个事情,未免有些不好。


    后来,夏美玲有求于他,何文光更不能说了,那就有些挟恩相报的意思。


    一来二去,就拖到了现在,夏美玲的工作也稳定了,虽然他也帮了一点忙,大体还是靠她自己。


    他是亲眼见着夏美玲从一个农村妇女走到现在,这基本是个传奇,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


    何文光越发欣赏夏美玲。


    夏美玲回到了家属楼。


    她一路上都在思考这个事情。


    之前她从来没想过这个事情,何文光的话就像打开思维某个锁起来的箱子似的,让她开始思考起来。


    上辈子和这辈子,夏美玲都只有一个丈夫,但是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,她没有沾过丈夫的光,都是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。


    男人对她的助力,基本可以忽略不计。


    当然,何文光确实对她伸出过援手,但是假如夏美玲没有他的帮助,她也同样会为自己和孩子闯出一片天,这是她不屈的性格决定的。


    如果现在选择跟何文光结婚,那她的人生就会有一个避风港,会为她带来难得的松弛,这是何文光的社会地位会为她带来的益处。


    夏美玲还在思考,这个诱惑,着实不小。


    第73章 第 73 章 夏美玲犹豫的地方是……


    夏美玲犹豫的地方是, 她看得出来,何文光现在要找的不仅是一个伴侣,他还要找的是一个能在生活上照顾他的人。


    夏美玲上次想请何文光吃饭,何文光说他更想吃家常菜, 所以夏美玲买了菜去他家里做给他吃。


    那一次是因为夏美玲想要感谢何文光, 所以当何文光提出去他家做饭的建议之后,夏美玲也没有拒绝。


    尽管那次是她做好饭等何文光回来, 她也是做客。


    所以夏美玲也没觉得有什么, 既然何文光想要这样, 夏美玲也没什么不能同意的。


    可是如果两个人结婚,在一起过日子, 那就不一样了。


    那角色就变了, 夏美玲做饭就成了一种理所当然。


    何文光爱吃家常菜,可他自己又不怎么会做饭,就意味着,夏美玲将承担更多,甚至是全部的家务, 她的精力和时间,不管如何都会因此会被分走一部分。


    那不是夏美玲想要的。


    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退休之前,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攀爬,一直爬到自己的顶峰,因为她的人生是赚来的,她不认为自己还有这样一个机会再重来一次。


    而她这么珍贵的机会, 上天给了她,绝不是让她浪费在厨房那方寸之地的。


    这也是夏美玲努力的原因。除了想给儿女一个高起点,她还想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。


    夏美玲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充实,她的人生有儿有女, 并不会因为没有一个男人,而变得不完整。


    以前她在村里的时候,好多人喊她大栓娘,小栓娘,建军媳妇。


    她现在不管走到哪里,别人对她的尊称是夏老师,夏工。


    她很享受,这种自己赢来的尊严,让她心里很满足。


    起码,暂时,她不会考虑找伴侣的事情。


    这些事情,夏美玲一个晚上就已经想明白了。


    不过第二天她并没有碰见何文光,何文光似乎有意给她时间考虑一样,第二天,第三天都没有出现。


    而夏美玲也不可能为了这个事情,特意去找他。


    小栓自从工作之后,就没在家住过,平时放假,回来转一趟又走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知道是因为家里不够住,小栓上学的时候还能将就一下,现在都已经是大人了,再睡客厅也不合适,毕竟还有英子呢,也不太方便。


    现在主流还是等单位分房子,但是夏美玲刚进单位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分到房子。夏美玲就想着,是不是要买一个大点的房子。


    钱她有。这两年工作的钱,林建军的赔偿金,还有之前那些钱。


    这些钱都存在银行里的,她存的是定期,一年一年地滚,现在光利息也很可观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把存单从柜子里找出来,放在一块大概加了一下,一共有一万两千多块了。


    钱是够的。但想想有点不划算,单位分的房子又不要钱,自己买房要花大价钱。


    他们现在住的这个房子,林建军死之后,就登记了她的名字,不过是集体产权,不能买卖。


    就在夏美玲琢磨房子的时候,大栓先来找她了,他们竟然也生出了买房子的想法。


    “我们现在手上有点钱,但是工地上要周转,要留一些钱,所以只能买一个小点的房子,现在的房子住不下这么多人了,小栓回来都没地方住。现在小栓也大了,也十九了,过两年他都该找对象了,到时候把人领回来,都没地方招待。”


    大栓有些不安,他怕夏美玲觉得他们是想单独出去过好日子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你们有买房的想法是好事,说明你们有志气,不错。我们从农村走到这,能靠自己的能力在城里买房,以你们的本事,妈当然支持你们。不过现在,买房政策也很严呀!”


    大栓提起的心落在了实处,“谢谢妈。我们想着,先买个小的,等以后有能力了,再换个大房子,一家人住在一块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笑道:“那也用不着,小栓也大了,再好的兄弟,都不能搭伙过日子,不然再好的感情,也容易出问题。”


    大栓看着夏美玲,对她说的话感到吃惊和不解,他们是一家人啊,在一起过了这么多年,感情也好着呢。


    夏美玲解释道:“你想一想,我们是一起苦过来的,可是以后小栓找一个对象,他对像和我们可是陌生人,人家愿不愿意再像这样一大家子住在一块呢,或许人家喜欢清净呢。”


    “总归是要分家的。你和英子,过好你们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,有能力的时候,愿意拉扯兄弟姊妹,就拉扯一把,主要还是过你们自己的日子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完,自己有点泄气。拉扯儿女就是这样的啊,就跟动物养孩子一样,等孩子到了年纪,就要把孩子推离自己的身边,让他们自己,去经历人世间的风雨,去长见识,学本领。


    大栓红了眼眶,他们这家人,孱孱弱弱地从乡村出来,全靠自己在城里站稳脚跟,他们紧密地依附在母亲身边,没成想有一天,他们兄弟姊妹也都各自长大,去迎接各自的天地了。


    大栓说道:“但是我们没有本地户口,买不了房子,妈,我们想以你的名义买一套房,现在外地户口买不了房子。”


    现在有公房出售的试点政策,城建局大概率也是有的,夏美玲要是现在买了试点公房的话,她以后就可能没有机会拿到福利分房了。


    但是不这样的话,大栓他们又不能买房子。


    夏美玲只知道前世后来房产可以随便交易,具体是哪一年不知道。


    她虽然刚来城建局,可是她是专家,职称也不错,她是很有机会拿到福利分房的。


    浪费这个名额有点可惜。


    夏美玲思考过后,把这个分析给大栓听。


    “现在国家正在开放房产私购,现在还要限制,要求本地户口,本单位职工,后面没两年,肯定会放开条件,不如等两年了看。”


    大栓听了,也觉得有点不划算,但是他们要搬出去是已经决定好了的。


    “这样的话,那我们先出去租房子住吧,等政策开放了,再买房子。”


    “你们要搬出去,我也没有意见,不过还是等英子生完,做完月子吧。”


    “是,我们也是这么计划的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没去找了何文光,过了几天,何文光过来找她了。


    他特意等夏美玲下班,在路边等她,本来两个单位也挨着,要见面也方便。


    “何大哥。”见到何文光,夏美玲也没有不好意思,她心里已经想得够通透,所以看到何文光,也没有不好意思,很坦然。


    “美玲,下班之后有安排吗?我请你吃饭?”


    夏美玲还想回家去,现在家里虽然有梦莲照顾英子,可英子快足月了,大栓又时不时地住在工地上,她还真不放心。


    不过藉着这个机会,跟何文光说清楚也好。


    夏美玲就说:“在单位伏案工作了一天,脖子都僵了,不如散散步吧,走一走,我就要回家去了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答应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单位的同事陆陆续续从他们身边过,目光从两人身上扫过,何文光经常过来开会,所以城建局这边的人也很熟悉他。


    夏美玲倒是挺坦然的,她也不怕别人说自己走后门什么的,只有自己的实力摆在那里,就不怕别人质疑。


    两人又沿着路走。


    何文光没主动开口,夏美玲也不好先提。


    “你来这个城市,也五年了吧?”何文光说道。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:“是啊,来的时候,小栓还在读初中,现在小栓都工作了,香桃也读高三了,明年都要高考了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感慨地说道:“时间过得真是快呀。人生真像白驹过隙,一晃,大半辈子就过去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也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,“是过得快,我没几年,都要到退休的年纪了,总觉得自己还没干够呢。”


    “你是专家,你退休之后,要是还想工作,是可以返聘的,到时候,你就拿两份工资,一份退休工资,一份返聘的工资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眼睛一亮,“真的啊,我还不知道呢,以为到时间了,就要退休不能干了。”


    “别人都盼着退休享福呢,你倒是反其道行之。”何文光笑道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说:“可能是因为我参加工作太晚了吧,四十三了才参加工作,满打满算也不过工作十二年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年轻的时候,没察觉到时间过得这样快,那时候我也跟你现在这样,将全部热情都投入了工作,别人给我介绍,我总嫌麻烦,那时候也不知道是怎么了,一点再婚的想法都没有。再一晃,人生都去了大半辈子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忍不住说道:“何大哥,我说句实话,你这辈子无儿无女的,你要是还想生孩子,看看还能找到年轻点的姑娘不。你条件好,也不是没有机会的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瞪大眼,猛地摇头,“那怎么行?我都这个年纪了,找个年轻的,不是害了人家吗?我没这么想过,对儿女,我也没有什么执念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倒不觉得害不害的,不欺不骗,你情我愿的事情。


    何文光看向她,问道:“你想好了吗?”


    夏美玲稍微一怔,这话题跳得太快,她有点没跟上,但紧接着反应了过来。


    她吸一口气,郑重地说道:“何大哥,我已经考虑清楚了,我目前,不考虑再结婚。”


    第74章 第 74 章 何文光感到有些意外……


    何文光感到有些意外, 可想想,又是情理之中。


    夏美玲这样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,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并不意外。


    何文光缓缓地吸一口气,他理解地说道:“你现在还在攒着劲冲事业, 你不想组成家庭, 我也能够理解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心里松一口气,其实她拒绝心里也很有压力, 毕竟何文光这样照顾他们, 她这样做, 有些不识好歹似的。


    其实她如果再婚,何文光真是个很合适的人选, 他就自己一个人, 和大栓他们关系也处得不错,两家人能顺利通过磨合期。


    但是夏美玲现在确实志不在此。


    “虽然你拒绝了,我希望你心里也不要因此有什么压力,我们的关系还是和从前一样。”何文光说道,“工作上遇到什么难处了, 你也要跟我说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感动地点头,“谢谢你,何大哥,这一路走来,你对我们母子几个照顾太多了,都不知道怎么报答你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呵呵一笑, “以前啊,我年轻的时候,一心放在事业上,到没心思再婚, 再组成家庭,现在年纪越来越大,有时候想起自己一个人,心里竟然空落落的。美玲,我有个不情之请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看着他,“何大哥,你说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我想认香桃做我的干女儿,以后我年纪大了,也有个晚辈来走动。香桃这孩子,我也是看着她长大的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笑道:“其实我们早就有这个想法了,只是你是大领导,总不敢提出来,怕别人误会我们别有所图,就是你不说,香桃和大栓他们,在心里都把你当成亲人的。”


    人的关系,其实并不平等,这些话,夏美玲以前从来没有在何文光面前说过,因为他们才是弱势的那一方,需要被照顾的那一方,说这些话,难免有攀高枝的嫌疑。


    现在夏美玲自己已经强大起来,说这些话,心态更自然,也不会再担心别人会怀疑自己的诚意。


    何文光听了很高兴,“孩子们,我也差不多是看着长大的,以后,我会拿他们当自己孩子看待。”


    两人聊了一站的距离,还是在上次那一站,两人停住脚步,各自等回家的车,不过这次,是何文光要坐的那一路先过来。


    何文光上了车,坐在车窗边上,跟夏美玲挥手。


    夏美玲站在站台上,微笑着回应。


    公交车发动了,站台上的人影越去越远,何文光迟迟没有转回头来,直到后面再也看不到夏美玲的身影。


    他心里竟然涌起了几分不舍,他有点后悔,应该再走一站路,再说说话的。


    何文光都有点分不清了,他想跟夏美玲组成家庭,他以为一半是因为他欣赏夏美玲,一半是他有些厌倦独身的生活。


    现在他突然意识到,他原先能适应独身,现在却厌倦了,是因为他越来越欣赏夏美玲。


    何文光叹口气,都奔五的人了,感情两个字,都不好意思说出口了。


    他有些后悔,他在夏美玲面前表现得好像他是急于摆脱一个人的生活,才提出了和她结婚的请求。


    其实不是这样。


    何文光身边不乏想给他介绍再婚对象的人,他年龄也不算太老,职位又在那摆着,这样的条件,在黄昏婚姻市场,也很受欢迎。


    何文光都统统拒绝了。


    他实在无法想象,在这个年纪,跟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睡在一张床上,没有一点共同的语言,那样的日子,还不如一个人过呢。


    在立冬这天,英子生了一个儿子。


    夏美玲请了三天假,在家里帮忙。


    三天过后,夏美玲要上班了,家里就由杨梦莲照顾英子。


    杨梦莲也生过孩子,还算有经验,唯一不好的地方,就是杨梦莲有些节俭了。


    她的节俭是从老家带出来的,到了家里这么久,也没能改掉节省的习惯。


    菜她从来不挑最新鲜的买,肉也不挑好的买。


    有几次,她甚至悄悄地从菜市场捡了别人挑剩的菜回来,前面几次,家里人都没有发现,直到一次英子看到她把发黄的菜叶洗干净了,问她怎么没扔掉,她才说漏了嘴,说那是她捡来的,免费的,不花钱。


    英子就交代她,菜要挑着新鲜的买。


    梦莲省下来的钱,倒也没有装她自己的腰包。她就是单纯地想给主家省钱。


    除了这个,别的也没什么,梦莲人也很勤快,做事情麻溜,不用人喊。


    她待孩子也挺好,小妮也喜欢她。


    英子生孩子,夏美玲在单位给小栓单位打电话,通知他这个喜讯。


    小栓回来了一次,给侄子包了个红包。


    小栓上班之后,大部分工资都是交给夏美玲保管的。


    夏美玲本不想要,小栓说他放身上,不知道什么时候用了,还是存起来,以后娶老婆,不花夏美玲的钱。


    夏美玲也就帮他收起来了。


    这次小栓回来,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,他们单位在自筹资金建房,每个员工自愿交钱,三十块一个平方,等房子修起来,就可以□□,房产私有。


    房子都是七八十个平方的。


    小栓是干部编制,每个月工资有一百三。


    不过他上班时间短,没有攒多少钱,要是他要拿房的话,就只能找夏美玲借。


    大栓他们知道这个消息,立马就说,“拿呀,怎么不拿,八十个平方,两千多块钱,也不多呀。这房产拿下来就是私有的,挺好。这钱我们支持你。”


    小栓不答应,虽然跟哥嫂关系好,也不能拿他们这么多钱。


    夏美玲也说道:“这个钱,我有,我给小栓拿就是了,你们不用拿。”


    英子说道:“小栓上班,我们也没有帮上什么忙,这样吧,妈,这个钱呢,我们各自出一半,也算是我们做哥嫂的一点心意。”


    小栓不想用哥嫂的钱,“我都不要你们出钱,我现在上班了,也挣钱了,这钱,妈先借给我,等我攒够了,再还给妈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这钱,是我支援你的,你上班了,以后我就帮不上你什么忙了。”


    一家人推来推去,最后达成一致,大栓他们帮忙出三分之一,夏美玲支援三分之一,小栓攒在夏美玲这里的钱,也出三分之一。


    第75章 第 75 章 一晃,夏美玲到城建……


    一晃, 夏美玲到城建局工作有半年了。


    香桃已经到了高三下学期,正是最重要的时机。


    香桃一直在住校,但是到了高三下学期,不知道是压力太大还是什么, 香桃跟夏美玲说, 想走读。


    香桃上学这么多年,从复读六年级开始, 就一直是她自己在努力学习。夏美玲一直扑在工作上, 孩子也没时间管, 她和小栓,是自己管自己, 上了重点初中, 重点高中。


    现在她提出这个请求。


    夏美玲二话不说就答应了。


    大栓他们本来要出去租房子,但家属楼离香桃的学校太远,夏美玲在香桃学校旁边,租了个房子,她搬过来, 陪着香桃。


    香桃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,跟上辈子的长相一模一样,但因为这辈子,她一直在学校,身上还是满满的学生气,跟上辈子早早地承担起家庭重任时的早熟不同。


    夏美玲还记得, 刚进城的时候,香桃还是畏缩胆小的样子,现在她大方又自信,生活里只有学习这一件事情。


    到这个时候, 夏美玲才暗自后怕,当初林建军意外身死,香桃一直在学校住校,她也没有太关心女儿的心理健康,幸好,那件事没有影响到香桃。


    这还要归功于林建军在她成长路上的缺席,以至于他死,也没有对香桃他们造成坏影响,这也算另一个方面的好处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租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,找房子的时候,她特意要求的,采光要好,这样香桃学习起来,也不至于压抑。


    香桃特别高兴,帮着夏美玲把房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,她搂着夏美玲的胳膊,“妈,有你在我身边,我就安心多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安慰她,“你平时成绩就很好,千万不要给自己压力,你就跟平时那样学习就行了。”


    香桃点头,“我就是想天天放学回来,看到妈你在家里,我就安心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其实有些奇怪,香桃这么多年来一直很独立,怎么突然这么黏她,是不是她出了什么事情,不告诉自己?


    因着这样的担心,夏美玲也问香桃。


    香桃否认,“没有什么事啊,老师同学都对我很好的。我是看到你,就能从你身上汲取到能量,给我自己加油打气。再者说,跟你一起住,我感觉放松多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这才放心。


    她租房这里,离她上班的地方也不远,坐公交车几站也就到了。


    之前她一直没怎么管过孩子,现在下了班,她就赶忙往家跑,给香桃做饭,所以平时都不在单位加班,有工作就拿回家做。


    要是还在三公司上班,根本就做不到这样,在三公司的时候,加班是家常便饭,而且图纸这些也不好拿回家弄的,只能在办公室弄。


    现在她在这个单位,一到下班点就走,也没人说什么。


    夏美玲已经适应了新单位的工作,并且越来越得心应手,这半年,在她手上过的项目也有十几个了,她也在从中总结经验,她还是没有放弃做一整套评估标准的想法。


    这天,夏美玲接到了一个项目,这个项目和她也有很大关系,是她们住的那个家属楼的改建项目。


    夏美玲好久都没有回去,也不知道这个事。


    这个项目是三公司的,他们想把现在的红房子推倒重建,而他们给现在住户的补偿是一年的租金,不补偿房子。


    因为他们现在住的房子,还是属于三公司的,住户们并没有房子的产权。


    夏美玲一看这个立项,就觉得不行。


    虽然现在的住户们并没有产权证,但是这些房子,默认就是分给了他们的。现在三公司只补偿一年的房租就想把人赶走,这怎么可能?


    夏美玲审批的一项就是,必须要跟原住民协商好,补偿达成一致。


    夏美玲当天抽空回去了。


    李萍知道她回来,立马就找了过来。


    “美玲,你知道这个事了吗?三公司想重建这个房子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:“我知道,我就是为这个事情回来的。”


    李萍抱怨道:“公司也太没人性了,住在这里的全部都是三公司的职工,他们想补偿一年房租就把我们给清出去,这怎么能行?”


    “没有别的方案?”


    “有,还有就是,把这个小红楼推倒之后,再修一批房子起来,住在这里的职工都可以等分房子,或者出钱买,一个平方四十块钱,这跟自己买房子有什么区别啊!所以大家都不同意。”


    小栓买的那个单位的福利房,一个平方是三十块钱,三公司也想效仿,价格是四十块一个平方。这样他们现在住的这个五十平的房子,就要两千块,这确实不便宜,这相当于是职工自筹资金修这个房子了。


    小栓那个,他本来之前没有分到过房子,现在交钱,相当于是插队,低价从单位买了个房子。


    他们这情况又不一样,大家之前本来住得好好的,也不花钱,就算没有房产证,那也是他们免费住的房子,现在公司这么一搞,大家都要出一大笔钱,肯定没人愿意。


    “美玲,这个项目是不是报到你们那去审批了?我听老刘说的,这个区的项目,都是你们来审批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点头,“是,这个项目现在送到我们单位来了,等着审批呢。”


    李萍说道:“那你可不能通过,这也太压榨人了!”


    夏美玲确实不能通过,这个补偿还没有达成一致,她把项目驳回了。


    孟江林得到消息,大骂夏美玲,“她就是以公报私呢!她就是故意卡我们。不要管她,直接联系杨局,让杨局来给我们审批。”


    别人都不知道,其实孟江林以前跟杨安认识,两人是一个单位出来的,不过后来两人的发展不同,而且杨安这个人,孟江林跟他说不到一块去,所以联系很少。


    但是多少算是一个人脉,在关键时候,也能起作用的。


    孟江林亲自给杨安打去了电话,阐述了他们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。


    “现在的房子不够分配啊,我们要建新的宿舍楼,不然员工都有意见了,杨局,请你也要体谅我们这些一线单位呀!员工工作辛苦,我们必须要给他们把住房这个大忧虑给解决好!”


    第76章 第 76 章 夏美玲给的理由太有……


    夏美玲给的理由太有力了, 三公司想改建这个宿舍,现在又没有把员工安置好,肯定是不能通过的。


    孟江林确实是打的员工集资的主意,这样能给他们公司节省很多成本, 员工集资修房子, 他们也不是个例,别人的公司能行, 轮到他们公司的时候, 就不行了。


    反正是公司的职工, 施压也方便,人事经理依次找人谈话。一平方四十块钱, 算下来, 其实一套房子也才两千左右。


    不少人迫于压力,不得不同意。


    而少数服从多数,只要超过一半以上的员工签字了,剩下的不同意也得同意了。


    除此之外,三公司还在全公司进行登记, 想要集资分房的人都可以来登记,交钱,名额有限。


    一些没有房子的职工都争先恐后地登记了,毕竟虽然要花钱,但是房子的产权是自己的,算一算还是划算的。


    只有老员工吃亏。


    李萍愤愤不平地去拉拢其他邻居, 想要达成统一战线,除非公司提出有诚意的补偿方案,否则他们不同意搬走。


    夏美玲当然也不同意搬走。


    三公司的人来了她家,夏美玲不在家, 英子跟对方谈的话。


    三公司的意思是,这个房子他们要收回,因为夏美玲现在已经不是三公司的员工了,无权居住这个房子。


    英子也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,赶忙联系夏美玲,告诉她这个事情。


    “妈,他们说的也有道理,你现在不是三公司的职工了,要是他们真的要把房子收回去,怎么办?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你别慌,这个房子,他们收不回去。”


    三公司还是说服了超过一半的住户,让他们在同意书上签了字。


    不是所有人都能扛住压力,即使李萍奔走。两千多块钱,也不能把人给压倒,所以一些人,就妥协了。


    拿到超过半数的同意书之后,三公司又把审批文件送到了城建局来,同时,他们再次登门,要求夏美玲一家搬走。


    因为他们重新修建之后,分房也只针对他们的内部员工,而夏美玲一家没人是三公司的员工,所以不符合条件。


    夏美玲知道,他们是在用这个理由给她施压。


    这个房子,严格意义上来说,也不是三公司的财产,这是以前部队上的财产,部队虽然改制了,这个房子的归属问题,还得好好地深究一下。


    夏美玲对这个了解得当然没有何文光多,毕竟他之前可是师长呀。


    夏美玲就去隔壁找何文光,咨询他这个房子,现在到底属不属于三公司。


    何文光已经知道这个事情了,他以前的下属联系他,希望他能出面,给他们这些住在红房子的下属们主持公道。


    毕竟住在这里面的,全都是之前在部队的军人和军属。


    “这个档案的事情,我也不是很清楚,我想办法帮你查一下,改制那会儿,事情太多了,这个我都有点记不清楚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:“三公司说我现在不是三公司的职工了,没有权利继续住,那个房子可是之前部队分给林建军住的,要收回去,也轮不到三公司吧。”


    “这个事情,确实是三公司做得不地道,如果档案这些都没有问题的话,我想想办法,看看能不能调解一下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之前想的是,只要三公司把现在的住户好好安顿好,这个项目该给他们审批还是审批,现在三公司这么耍无赖,夏美玲才想起房子归属的这个问题。


    很快,何文光就有了回音,之前部队改制的时候,这个家属楼的产权已经转移给了三公司,已经办理了产权移交手续。


    夏美玲听完,总感觉哪里不对,但是又想不起来。


    既然这条路走不通,夏美玲只好换个思路,从改建的必要性入手。


    这个房子,是苏联时期修建的,夏美玲住在那里几年,对这个房子比较了解,这个房子结构非常扎实,这么多年了,还好端端的,就是房顶漏水,之前还找大栓他们维修过一次。


    那次大栓都只收了工费,压根都没挣钱,甚至说是贴钱做的,给的工费都不够给工人付工资的。


    夏美玲以这个理由,驳回了申请。


    这回三公司的人又跟领导投诉夏美玲,投诉她以权谋私,为了她住的那套房子,三番五次地驳回他们的申请。


    杨安找夏美玲谈话,三公司的文件看起来没什么问题了,他们愿意重新修房子,只要合规,房子年限也超过了,也是合理的。


    “你要是找不到其他的理由,就不能再拒绝通过了。”杨安跟夏美玲说。


    夏美玲还是不愿意放弃,她开始查询一些政策规定。


    在翻民营企业房地产管理条例的时候,夏美玲突然想起来,很早之前,方民曾经给她说过,军房地产管理条例跟其他的不同,军队房地产由后勤部统一管理。


    但是她这里没有军队房地产管理条例能看,她又去找何文光帮忙。


    何文光在部队还是有些人脉,很快就给她弄来了一本。


    夏美玲逐字逐句地翻阅,一连看了一上午,总算努力没有白费,她已经找到了突破口。


    她又去找何文光,问他,“何大哥,这个家属楼之前产权转移,是谁办的啊?”


    何文光回忆了一下,“好像是后勤处的老刘啊,怎么了?”


    夏美玲说道:“这个部队管理条例里面说的,部队的资产,属于国有资产,是不能把军产房划归企业的,也就是说,这个产权转移,一开始就不合规。”


    “现在三公司拿出来的产权证明,也是无效的,这个家属楼,还是属于军产!他们无权处置!”


    何文光凑过去一看,确实,这个管理条例上写得清清楚楚,当时老刘也不知道是找谁办的,不知道办理的人是粗心了还是什么,违规办理了这个产权转移。


    他们竟然都不知道,要不是夏美玲找出来,还真没人发现。


    夏美玲对何文光说道:“何大哥,你在部队还有一些人脉吧,能不能把这个产权转移给作废?”


    第77章 第 77 章 孟江林弄到签字名单……


    孟江林弄到签字名单的时候就在想, 这次肯定夏美玲没话说了,她敬酒不吃吃罚酒,这回不仅要乖乖地把他们的审批通过,还得把他们现在住的房子给退出来。


    他心想, 夏美玲现在就是成为城建局的专家了又怎么样, 她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利,她要是敢以权谋私, 他就投诉到她领导那去。


    这一次, 他们递上去的申请依旧迟迟没有审批下来。


    孟江林又给杨安打电话。


    接通过后, 孟江林又给杨安说,这回他们的审批材料完全合规, 希望他们能审批快一点, 他们还等着翻修房子呢,很多员工等着分房。


    挂了电话,孟江林得意洋洋,就等着好结果了。


    又等了几天,报建部的找了过来, 苦着个脸,“总经理,我们的项目还是没有通过,又被打回来了!”


    孟江林气坏了,他认定就是夏美玲捣鬼,她想方设法地不给他通过。


    孟江林又把电话打到了杨安那, 第一句话,就是骂夏美玲,“杨局长,你们招的这个夏美玲, 她就是个歪货!她一个农村妇女,懂什么!你不知道吧,她和住建局的某位领导有不可告人的关系!她就是个半吊子!半桶水!你们就不该招她的!”


    孟江林认为他跟杨安算是旧识,再加上气头上,有些口不择言了,一口气不停,“我们这个项目,明明是合格的,她三番五次地打回来,她就是公报私仇,嫌我们三公司之前亏待她了,现在要报复我们呢,我强烈请求,换一个人来审批我们的项目,不然我就投诉到市局去!”


    杨安的眉头越皱越紧,这个项目,夏美玲已经来找他汇报过了,原因也讲得很清楚,也给他们报建的说清楚了,这个孟江林竟然还打电话来质问,张口就辱骂夏美玲!


    杨安的声音冷静得出奇,这也是他动怒的表现,“那你就去投诉吧!”


    他啪的一声,挂断了电话。”


    孟江林拿着电话,愣了愣,呸了一口,“蛇鼠一窝,我就不信了,还真是你们一手遮天了!”


    他愤怒地打电话。


    报建的人站在一旁,欲言又止。


    孟江林先给总公司那边的领导汇报了一通,得到总公司领导的同意之后,他才给市局打电话投诉。


    挂了电话,他看到报建的人还站在办公室,顿时火大,“还不出去!”


    报建的只好走了。


    孟江林又给总公司那边打电话,让他们想想办法,这个项目一定要批下来,他们现在等分房的职工太多了,总公司那边要求他们新修宿舍楼,分给员工。


    市局的收到投诉,又给城建局打电话,杨安在电话里如此这般的一解释,市局就给国营建筑总公司的人打电话训了一顿。


    与此同时,关于孟江林独断专权,不尊重职工人权且对职工威胁恐吓腾退房子的举报材料,也送到了总公司。


    这些举报材料是李萍的爱人老刘写的,夏美玲托了何文光,送到了总公司纪检委处。


    孟江林还在等着市局的电话,没等到,先等来了总公司的纪检委的人,他们在收到举报材料之后,高度重视,迅速成立了调查组,来到了三公司。


    经过调查,孟江林指示下属恐吓职工,通过这个办法达到他们在腾退房子的文件上签字,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。


    孟江林的一些平时的劣迹也被一一举报。


    孟江林即将面临处罚,最差的也是降职处理,总经理的职位他保不住了。


    “这回多亏了你啊,美玲,不然我们分的这个房子保不住了,还得额外多交两千块钱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回到家的时候,李萍特意过来谢她。


    “你谢我做什么,我家也在这里啊。”


    李萍笑笑,“那也得谢你,别的人家也在这啊,他们都屈服孟江林的淫威了。你听说了没有,孟江林干不成了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还不知道这个事,“怎么说?”


    “调查组的一过来,公司好多人都给调查组写举报信,这几年,在他手底下干,也是天怒人怨的。这个孟江林,太刚愎自用,他当总经理的这几年,三公司几乎没有什么发展,也没有赚什么钱,不然他何至于打这个房子的主意?要是他的算盘成功了,他还要挣钱呢。修宿舍的钱,找总公司补贴,这边员工也交钱众筹,他收两道钱。”


    “他会调走吗?”夏美玲说,这一天来得晚了一点,她都没在三公司干了。


    “应该是吧,三公司他是待不下去了。”


    说完孟江林,李萍问起香桃,“香桃学习怎么样呀?”


    李萍家的小英跟香桃一样大,不过小英没考上高中,也没考上中专,被她父母送到部队文工团去了。


    “还行,现在就是不想让她压力太大,平稳地参加考试就行了。”


    “小栓都工作了,我们家刚子现在才考上学校呢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吃惊,“刚子不是在当兵吗?”


    李萍笑,笑容里有些骄傲,“他进了部队之后,嫌自己文化低了,在部队里学习,考试,现在考了一个什么军校,我也记不住,反正他就是进去学习了,要学四年呢,出来就是大专文凭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好奇地问,“那他毕业之后做什么?”


    “还是当兵呀!”李萍说,“他当年进去是义务兵,只能做士官,现在他读完书出来,就是军官了。我听老刘说的,我也不太懂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笑道:“这多好呀!还是读书有出路呀,到哪里都是文凭高的吃香。”


    李萍笑道:“是啊,他读书的时候,那么调皮,都想着他去部队,收收性子,回来之后找工作上班,没想到他自己有了打算,这样也好,我们父母少操心。”


    一晃,就到七月了。


    香桃要参加高考了。


    为了不给香桃压力,这几天夏美玲也照常上班,只是她跟领导请了假,每天上下班时间都按照孩子的考试时间来,她早早地在家里把饭做上,香桃考完回家,就能吃上热饭。


    她看香桃的状态还不错,还比较轻松,她也不敢问考得怎么样,七月七号,八号,九号,如水一样流过去了。


    香桃考完了。


    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,都有一种卸力感。


    香桃考完试当天晚上,一家人聚在一块,吃了个饭。


    第二天,香桃回学校去估分,根据老师的意见,填报志愿。


    香桃估分跟她平时的成绩差不多,在填报志愿的时候,这丫头出乎意料的有主意,她填报了三所军校,每一所都服从调剂。


    夏美玲得知她想考军校也有些吃惊,在这之前,她从来没有听到香桃提起她想考什么学校过。


    香桃只说了一句话,“我想做个真正的军人,跟爸爸截然不同的军人,我知道,真正的军人,不是他那个样子。”


    不管女儿做出什么决定,夏美玲都会支持她,只要香桃自己不后悔。


    可上军校,是一种荣誉,比当年小栓考上电力中专还要荣耀。


    香桃的录取通知书发下来,全家属楼都沸腾了。


    家属楼的邻居,几乎都是军人转业来的,军校在他们眼中,是一个神圣的地方,考进去的学生,值得敬佩。


    更何况,夏美玲才帮大家保住了家。


    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,家属楼的邻居们集资给香桃办了一个升学宴,和当年小栓考上电力中专一样,好好地热闹了一番。


    香桃考完试了,夏美玲帮她收拾东西,娘俩准备搬回家属楼来,那租的房子只是临时过渡一下。


    大栓夫妻俩在外面租了房子,已经搬出去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注意到一个木箱子,里面装了好多信,几乎都没有拆开。


    夏美玲有些惊讶,这么多信,是从哪里来的?起码有几十封,这些信是香桃的?谁给她写这么多信?


    夏美玲没有贸然打开看,而是把香桃叫过来问,“香桃,这些信是你的吗?谁给你写的?”


    香桃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:“这些都是学校里的男同学给我写的。”


    第78章 第 78 章 “这些信,你都没有……


    “这些信, 你都没有看过?”夏美玲惊讶极了,香桃在学校里竟然会收到这么多信。


    “没有,我哪有时间看呀。”


    “那现在怎么办?拿走还是丢掉?”


    香桃为难,“我都还没看过, 是不是要看一下, 别人这么辛苦地写了,直接丢了吗?”


    夏美玲有些好笑, “那你拿回家, 慢慢看吧。”


    香桃说道:“先拿回家再说吧, 我有时间了再说。”


    香桃从抽屉里翻出几封信,信已经是拆开了的。


    趁夏美玲不注意, 她把信藏了起来。


    母女俩收拾好东西, 打扫干净房子,回了家。


    九月开学,夏美玲请了五天假,和大栓一起送香桃去学校。


    香桃很不好意思,之前她妈和大哥可是很少休息的, 这回为了送她去读书,竟然都空出这么多天来送她。


    香桃觉得有一个送自己就够了。


    大栓笑道:“香桃,大哥是蹭了你的光,才有机会去军校看看,你可得满足大哥这个小小的心愿。”


    夏美玲笑道:“要不是你二哥请不了这么多天的假,他也想去呢。”


    当初小栓也是有机会考高中, 考大学的,但是他放弃了机会,选择了就业更快的中专。


    他也有一个遗憾的大学梦。


    临到出发之前,小栓突然回来了, 告诉大家,他也要去送香桃。


    香桃惊讶,“你不是请不了这么多天的假吗?”


    小栓笑道:“我去跟领导说,我妹妹要去读军校,我要去送她,领导二话不说就批准了,说这是莫大的荣誉,我一定得送你去。”


    这样一来,就是母子三个送香桃去学校,这么大的阵仗,估计全校都没几个。


    单位看了介绍信,给他们买了卧铺票,一路坐火车,送香桃到了学校。


    送香桃进大学的时候,是1989年,这一年,夏美玲48岁,还有7年就要退休了。


    普通女性职工,50岁就要退休了,夏美玲这个岗位特殊,延长到了55岁。


    香桃这一进学校,就读了七年书,夏美玲正式退休的时候,香桃还在读硕士


    “妈,你现在退休了,帮我们带带孩子吧,孩子一直都是她姥姥在带呢。”


    小栓前年结了婚,去年才生的孩子。


    夏美玲的二儿媳叫李霜,是本地人,小栓另有住处,而且夏美玲之前上班也很忙,所一跟这个二儿媳见过几次面,但是没有相处过。


    夏美玲现在是办退休了,但是有好几家企业都给夏美玲抛来了高薪橄榄枝,希望夏美玲能去他们企业上班,这里面有民营企业,也有国营企业。


    过了1990年之后,国内建筑行业迎来了大发展。


    像夏美玲这种专家,是非常手青睐的。


    “我带不了,小栓,我可以出钱,给你们请个保姆带孩子,我有我的事情要做。”


    小栓说道:“妈,你都工作这么多年了,现在退休了,总需要休息了吧。”


    “我认为我还不到休息的年龄,现在我在考虑,是去你大哥那里上班,还是去其他单位上班。”


    大栓四年前就成立了私人建筑公司,到目前为止,接了三个工程了,第一个第二个都已经完工了,现在再做第三个项目。


    小栓也知道他妈的性格,知道她闲不下来,根本就不是那种有时间带孙子的人。


    她愿意给钱,但是小栓又不想拿她的钱,他和李霜都在上班,两人都在挣钱,怎么好意思拿她的钱。要请保姆,他们自己也有钱,主要是他丈母娘对一直都是她在带孩子,而夏美玲这个亲奶奶却没有帮忙带过一天感到不满。


    连李霜都因为这个事情,跟他说过几次,李霜她妈一直在李霜耳朵边念叨。


    李霜她妈也不是不愿意带孩子,她是想夏美玲搭把手,有时候她也想休息休息,但是夏美玲一直上班,逢休息天,又跑去她大儿子的工地去了。


    这让李霜她爸妈很是不满意,经常在李霜跟前念叨,以至于李霜也有了意见。


    李霜就经常在小栓跟前念叨,小栓也很为难。而且他还不能说什么,毕竟丈母娘带孩子出了力气,而他家这边又没帮上忙。


    他只能是尽力安抚,又提议把孩子送去托班照顾,下了班之后,他们夫妻俩自己照顾,就不用麻烦丈母娘了,可李霜和她妈都不同意,认为孩子太小,送去单位托班,怕人家照顾不好。


    之前夏美玲还没退休,他还好说,现在夏美玲都退休了,还是不能去帮他带孩子,小栓自己没什么想法,但是李霜意见很大。


    夏美玲还是没去,她觉得自己还年轻呢,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带孩子身上。


    小栓回家把夏美玲的意思给李霜说了,“妈还要去工作,她上班才十几年,觉得自己还能奋斗。”


    李霜挂了脸,“我妈和她差不多大啊,要不我妈也去上班算了,孩子都不要看了。”


    “我妈说了,让我们请个保姆,钱她来出。这个也是我妈的态度啊,她不出人,出钱还不行吗?”


    “请保姆怎么能放心啊,你没看报纸吗,好多外地的人来打工,应聘保姆之后,把雇主的孩子偷走了,报警之后一查身份证,保姆办的假证,连人都找不到!”


    “那就送单位托班去,单位托班总不会偷孩子!”小栓说道。


    李霜又不同意,“家里又不是没有老人,别人是没老人帮忙带,被迫送托班去的。单位托班十几个孩子,咱们孩子太小了。”


    “这样不行,那样不行的,你非要我妈来给你带孩子吗?她也有她自己的事业,她的任务不是要给你带孩子!”这不行,那不行的,小栓也有些火了。


    “也不是要求她一直带啊,只是想让她跟我妈轮换,让我妈也休息休息,喘口气。”


    “别人孩子能送托班,咱们家也能送,我妈没时间给你带孩子,丈母娘我也不好意思一直麻烦了,干脆送托班得了。”小栓说道。


    “不行!”


    夫妻俩为这事,吵了一架。


    夏美玲经过考虑,还是决定去大栓的公司帮他,她之前一直在体制内,现在退休了,不愿意被管着了。
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现在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势头很好,夏美玲有种想法,在这一块,好好地耕耘。


    第79章 第 79 章 大栓的第一个工程,是……


    大栓的第一个工程, 是夏美玲给他介绍的,那是一栋楼。


    本来大栓没有成立施工队的想法,夏美玲建议他拉一个施工队伍,成立一个公司, 始终给别人干活不是长久之计。


    大栓刚开始做的时候, 公司一些人都是大栓在工地上认识的朋友,过来兼职给大栓干活。


    等第一个工程结束, 大栓已经稳定有七八个人了。


    那时候夏美玲还经常要去大栓的工地, 帮他把关。


    连证书都不用买, 夏美玲的证就放在大栓的公司。


    现在夏美玲退休了,可以直接来大栓的公司上班了, 她在大栓公司挂的职位是技术总工, 几年前她在三公司上班的时候,就是这个。


    大栓接的这个活,并不复杂,就是两栋宿舍楼,没有什么高难度的施工问题。


    因此, 夏美玲又接了一个活,给另外一家公司,做技术指导,平时不用过去坐班,有事情的时候过去一趟。


    何文光比夏美玲还早退休三年,他比夏美玲大三岁, 也是五十五岁退休的,他是离休干部,可以去离休干部疗养院养老,但是他还是住在单位分给他的房子里。


    夏美玲也有一套房子在这边, 单位分下来的,在她退休前两年分的。


    但是夏美玲没过来住,她一个人还是住在家属楼的小房子里,1990年过后,房产政策变了,大栓夫妻俩也买了一套房子,带着两个孩子住在那边。


    他的两个孩子都已经开始读书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空置的那套房子,是何文光在帮她打理,何文光时不时地会去帮她打扫一下卫生,免得积灰。


    夏美玲本来挺不好意思的,但是何文光说他现在退休了没事做,去给她打扫屋子,也算是打发时间。


    夏美玲分到的房子也是一个小院子,没有何文光的大,自己还补了一些钱,院子里被何文光种了很多花花草草,还有一些蔬菜。


    何文光自己的院子里也是这样。何文光还挺会种菜,蔬菜多得吃不完,除了送邻居,还经常给夏美玲送菜。


    这一年暑假,有两年没回过家的香桃终于回来了,前年她说去部队实习去了,去年又要考研究生,两年都没有回来过,这次总算是抽出了一点时间,回了一趟家。


    夏美玲就给两个儿子打电话,通知他们回家吃饭。


    得知香桃回来了,两个儿子带着媳妇孩子都回来了,因为人多,在家属楼那边就太窄了,夏美玲是直接把人叫到城建局家属大院这边来。


    香桃在军校历练这么多年,虽然还是学生,但是已经完全是英姿飒爽的军人作风了。


    夏美玲做了一大桌子菜,还让香桃去把何文光请过来。


    之前何文光提过要把秋桃收为干女儿,但是最后也没有特意弄什么仪式,只是两边默认了这个关系,香桃每次回来,都要去看看何文光。


    这次团聚,夏美玲也让香桃去把何文光请过来一起吃饭。


    小栓一家带着女儿小雅过来了,现在计划生育,大栓还生了两个,小栓只能生一个了。


    大栓家的两个孩子,小妮都已经上小学了,小的那个也上幼儿园了。


    而小雅才一岁多,正是最可爱的时候,小妮和弟弟小勇都特别喜欢这个小妹妹,到家之后就围着小雅玩。


    小雅也乐意跟着他们玩,踩着不稳的步伐,跟着哥哥姐姐跑来跑去。


    小栓羡慕地看着,大哥家是儿女双全,他和李霜都有正式工作,计生这么严格,他们也不敢生二胎了。


    英子看他这么羡慕,笑道:“你们要是想生二胎,也可以悄悄地生啊,生了之后,上我和你哥的户口,反正我们俩也没有正式工作,顶多就是交点罚款,其他的不要紧。”


    小栓和李霜都听着了,小栓看向李霜,他知道英子这个提议开玩笑的成分更多,但是还是忍不住动心,他们这辈人家里都是花几个兄弟姊妹,轮到孩子的时候,就这么一个了,总觉得孩子太孤单了,要是像大哥家这样,有两个也好。


    英子其实也是半真半假的说的,如果小栓真有这个想法的话,她和大栓也不介意的,亲兄弟,这都是小事。


    没想到李霜把眉头皱得紧紧的的,说道:“就这么一个孩子,都快把我妈给累死了,要是再来一个,我妈怎么受得了,也没人给她搭个手,帮个忙的。”


    两兄弟不住在一起,而且夏美玲也从来不说媳妇的闲话,所以英子还不知道小栓夫妻俩因为孩子的事情闹矛盾,她还笑道:“你和小栓每个星期不是都要休息时间吗?就可以给你妈换个手啊。”


    这话听在李霜耳朵里,怎么听怎么不是滋味,她和小栓上一个星期的班都要累死了,好不容易休息两天,还得带孩子,再说,孩子跟她姥姥亲,也不爱贴他们。


    再说了,她妈出这么大力气了,凭什么小栓他妈什么也不做,光得一个孙女呢?


    既然说到这里了,李霜也忍不住问道:“大嫂,你们之前带两个孩子,是怎么带的呢?难道婆婆一点忙都没给你们帮吗?”


    她可是知道的,英子的娘家在乡下,怎么可能进城来给她带孩子,她嫁给小栓这几年,都没有听说过英子的父母进城帮她带孩子。


    之前他们和夏美玲可是住在一起的,虽然小栓跟她说夏美玲没有怎么帮他们带过孩子,李霜却不相信。


    英子说道:“妈一直在上班啊,下班了会帮我带带孩子。”


    其实夏美玲下了班也只是偶尔搭把手,那个时候夏美玲下班了也要学习,考证之类的。英子也知道,所以很少让夏美玲帮忙。


    不过她说话不能抹杀了夏美玲的帮助,所以还是回答夏美玲是帮了忙的。


    没想到,这一句话就惹了麻烦了。


    李霜不满地看向小栓,小栓可是说的,夏美玲没怎么帮忙,现在英子自己都说,夏美玲是帮了忙的。


    小栓沉着脸,他不明白为什么李霜抓着这个不放,孩子是他们俩的,他们自己带就可以了,为什么一定要攀扯他妈来带孩子。


    小栓的丈母娘白天来把孩子接过去,晚上送回来,休息天的时候,小栓是想自己带孩子,但是他没经验,孩子也不怎么跟他亲,根本就不要他。


    小雅要李霜,但是休息天的时候,李霜只想好好地放松放松,也不愿意带,就还是把小雅送到丈母娘家去。


    “大嫂,小栓也是妈的亲儿子啊,妈可没有帮我们带过小雅。”


    “妈这不是上班吗?”英子说道,“她也忙得很呢。”


    “之前是上班呀,现在不是退休了吗?她可以休息了呀,为什么还要去大哥那里上班。妈对你们的帮助真不少,帮大哥开公司,现在也全心全意地帮你们。”李霜说道。


    小栓在旁边听得皱眉,从李霜的这几句话里他突然明白了,原来李霜一直想让夏美玲去给她带孩子,也不光是带孩子,李霜还因为夏美玲偏大哥家,感到不满。


    所以她才一直抓着带孩子这个事情不放。


    小栓猜对了。


    李霜不舒服也不单单是带孩子的事情。她觉得夏美玲厚此薄彼。


    两个都是亲儿子,夏美玲帮老大多少?公司都是夏美玲帮着大伯哥开起来的。


    在开这个公司之前,大伯哥还在工地上做包工头,赚了不少钱,不然他哪里有钱开公司?


    那小栓呢?就他们现在住的房子,夏美玲出了一点钱,除此之外,就是他们结婚的时候,出了一点彩礼钱。


    她和小栓结婚这么几年,夏美玲一点也没有帮扶过他们这个小家庭,全心全意地去帮老大,这让李霜越来越不满。


    偏生小栓一点也不在乎,他一点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,他跟他大哥好得穿一条裤子!


    这个傻瓜!


    李霜她亲妈为此也感到不满,经常在李霜跟前说她婆婆不公平,两个儿子不一样对待。


    李霜那几句话虽然说得平静,但是英子还是听出来了,李霜这是不满意了。


    英子一时嘴拙,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。


    小栓皱眉,“你少说几句,妈爱去哪里上班,就去哪里上班,孩子是我们自己的事情,大嫂之前带小妮的时候,妈也上班没时间给她带孩子,她都是背着小妮去工地干活的。”


    “那能一样吗?现在又不是没条件。”


    小栓火了,“你既然觉得不公平,那就不要你妈带了,小雅我们自己带,白天送去托儿所,晚上接回家自己带,别人都是这样的,没道理我们家不行。”


    小栓说的是真的,现在好多职工都没人帮忙带孩子,白天都是送去父母单位的托儿所。


    夏美玲端着碗过来,其实她在厨房就听见了他们说话,她也听出了李霜心里的怨气。


    小栓是电力公司的,她也是有正经单位的,也腾不出来干别的,她不可能弄个项目来给小栓做吧,那也办不到。


    大栓已经进入了这一行,开公司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,她也没有刻意去帮谁不帮谁。


    第80章 第 80 章 确实,大栓两口子挣到钱……


    确实, 大栓两口子挣到钱了,生活条件也好得多了,可这是人家努力得到的,也不全是她的功劳。


    夏美玲只当听不见, 朝外面看一眼, “香桃他们怎么还没来?”


    她话音刚落,何文光就跟着香桃一块进来了。


    几年过去, 何文光也比之前要老一些了, 不过背不驼, 看着气质还是很精神。


    李霜看到何文光,撇撇嘴, 这是她婆婆的相好。她不明白, 如果婆婆要跟何文光好,之前上班的时候又不结婚,现在都退休了,管他之前是局长还是什么,现在都没用了。


    而且何文光无儿无女的, 现在真要跟她婆婆结婚了的话,以后还得他们来给养老,太不划算!


    偏偏小栓一家,对这个何文光都很好,看样子是巴不得对方来给他当后爸。


    何文光没有空手来,还带了两瓶汽水。


    “爷爷来了!”小妮带着弟弟跑过去, 小雅也屁颠颠地跟在后面。


    何文光看着几个孩子,特别高兴,从兜里掏出水果糖给他们。


    李霜看到了,走到小雅身边, 把小雅手里的水果糖抢了,“小雅还小,不能吃水果糖,容易咽下去。”


    何文光说道:“噢,是,我就没考虑到。”


    孩子们拿到糖,又围到了香桃身边,想要香桃抱他们。


    香桃穿着绿军装,走到哪里都受小朋友的欢迎。


    吃过饭,夏美玲和英子去洗碗,李霜以小朋友不能走夜路为理由,先跟小栓带着孩子走了。


    李霜忍了一顿饭的时间,一出门,就忍不住发作了。


    “我觉得这样很不公平,既然婆婆现在决定去公司上班,而不是帮我们带孩子,那他们那个公司我们也应该有份才对,我们也不多要,婆婆和大哥他们各占一半,等以后,婆婆的一半分一半给我们,剩下的一半,她爱给谁就给谁。”


    小栓也憋了一肚子火,今天是香桃回来了,才回来吃团圆饭,吃饭之前,李霜就不停地找茬,吃饭的时候也挂脸,他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不识大体的老婆。


    “你想得美,你去干活了吗?你凭什么拿?你说的是妈的遗产,妈还年轻着呢,你就惦记她的遗产,你要不要脸?”


    “你说谁不要脸?我只是要求要公平,我就不要脸了?我还没说婆婆的一半全给我们呢,我只要四分之一而已。老大他们得四分之三,这也是我不要脸?”


    “我是说,你没有权利现在去分配,而且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的,你有什么资格去指手画脚?”


    李霜气得脸色铁青,“好,好,小栓,你不去说,我去说!”


    “你敢!”小栓的脾气也拧,只是他平时控制着,李霜这么胡搅蛮缠的,他的拧脾气也上来了。


    “你看我敢不敢!大不了日子不过了!”李霜气得放狠话。


    小栓气得额角的青筋鼓起,硬生生地把脾气压住了。


    李霜是独生女,在这个年代,独生女就是凤毛麟角的存在,听李霜说,当年她妈生她的时候亏了身子,后来就一直没有再怀。


    小栓跟李霜处对象的时候,李霜还温柔似水,怎么结婚没两年,脾气越来越坏了?


    吃完饭之后,夏美玲和香桃还是搬回了家属楼去住,这里虽然还是没有办产权证,但是房子还是属于他们的。


    其实夏美玲分到的那套房子比这边宽敞,而且也有自己的厨房,就是厕所还是没有独立厕所,还得去外边公厕上厕所。


    她们在家属楼已经住了这么多年,都已经习惯了,还是喜欢在这边住,况且这边邻居也认识这么多年了。


    李萍的儿子刚子也回来探亲了,和香桃是前后天回来的。


    刚子在部队上考上了大专,后面又升了本科,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了。


    香桃刚一回来,就在楼道里碰见了刚子,刚子站在楼梯上面,她在楼梯下面,两人都穿着绿军装,互相望望,蓦然笑了。


    家属楼前的树木更加高大了,给家属楼带来了阴凉,两人并肩走着。


    香桃的身高也超过一米七了,站在刚子面前,刚子还高她大半个头。


    香桃有好几年都没见过刚子了。


    “你们部队的伙食这么好吗?怎么长了这么大的块头?”


    刚子挠挠头,笑道:“我参军以前就不矮呀,不过进了部队之后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训练的关系,我很是猛长了一阵。”


    香桃抬头看向刚子,刚子的脸有点圆,即使大高个,看起来也挺人畜无害,看着很憨厚。


    她蓦地回忆起,那时候她还在读初中,刚进初一,路上被学校里的坏学生拦住要钱。


    刚子冲过来,把那两个坏学生打得满地找牙,刚子打完之后,还朝那两个人挥拳头,表示香桃是他妹妹,是他罩着的。


    从那次开始,没人敢欺负香桃了。刚子高大,打架也凶,没人敢惹他。


    后来刚子去参军了,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,一袭绿军装,让香桃眼前一亮。


    她也萌生出了考军校的想法,后面她真考了。


    现在她成了和刚子一样的军人。


    “你毕业之后,会分配到哪个军区?”刚子问她。


    香桃摇头,“这个我还不知道呢,要毕业了之后才知道,你在哪个军区?”


    刚子告诉了香桃。


    刚子忍不住用余光瞥香桃,这小姑娘读书的时候就生得水灵,现在成了军校学员,一身英姿飒爽的气势,竟让人挪不开眼。


    两人约定以后时常写信联系。


    李萍从楼上看到了那并肩而行的两人,眼睛一亮,忍不住想,要是香桃成她儿媳妇就好了。


    她那憨憨儿子不知道,有没有这个福气,李萍叹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