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全文完
面圣过后,池也、王明远一行人在京城之中等了两日,方才启程返回临江城,带着皇帝赏赐的东西。
池也来时不情不愿,去时归心似箭,恨不得马上飞回临江城,哪怕再让她吐上三天三夜,她也心甘情愿。
可事与愿违,归时不似来时那般急切,没有紧急事务压在头上,众人便不再日夜兼程地赶路。
相比来时,归时的路悠闲从容许多。
池也不是没想过自己一人先行赶路,但她一不会骑马,二不认识路。而且她的膝盖还在隐隐作痛,容不得她胡作非为。
因此,返程比来时多用了一倍的时间。
自池也离开临江城,已有近一月的时间。沈青宛迟迟未等到池也归来,也未曾收到书信,心中忧思日甚,茶饭不思,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。
周家姐妹知晓后,闲时便会来陪她。尤其是周渔娴,沈府与周府毗邻,她更是整日往沈府跑。
这日,三人聚在沈府,成荫纳凉,品茶闲聊,好不惬意。
知晓沈青宛兴致不高,周渔娴耍宝似的,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前几日看过的新戏。
沈青宛时不时轻笑几声,但心思全然不在上面。她明白两位好友的心思,也十分感激。
可池也一别一月,杳无音讯。她心中挂念池也,担心她不习惯京城的衣食住行,担心她不习惯京城的风土人情,更担心她受委屈,实在没有多余的心思玩乐。
离京的第七日,池也终于回到临江城。
往京城走了一遭,她只觉临江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,街市上人们的面孔是那么和蔼可亲。
入了城门,人渐渐多了起来。为免伤人,马车渐渐放慢速度,不再疾驰,缓缓前行。
池也坐在马车里,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,忽然有些焦躁不安。明明一个月都忍过去了,眼下已然回到临江城,她却一刻也等不下去,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沈青宛。
于是,她便让车夫停下马车,一跃而下,直奔沈府而去。
一路上,池也心中好似揣了小兔子,上蹿下跳,一点也不安分。
来到沈府门前,池也将门拍得“咣咣”作响。大门刚开了一条缝隙,门房还未看清是谁,一道残影便飞奔进了沈府大门。
“青宛!青宛!”池也气喘吁吁,边跑边喊。
主院没见到人,池也随手抓了一个丫鬟,问道:“青宛在家吗?”
“小姐在后院和周……”
池也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,不等丫鬟把话说完,便急匆匆地奔向后院。
“青宛!”
声音自远处穿墙而来,朦朦胧胧的。沈青宛听罢,以为又出现了幻觉,不禁摇了摇头。
“青宛!我回来了!”
这声音,真实的不像幻觉。沈青宛心跳微促,猛地瞪大双眼,忙扭头看去。
只见池也面带喜色,正朝着她跑来。沈青宛似是不敢置信,伸手揉了揉眼,心心念念的人并未消失。
她下意识丢下手中的团扇,起身,双手拎起裙摆,满心欢喜向心上人跑去。
“阿池!”
待两人之间只剩下几步距离时,池也缓缓停下脚步,张开双臂。沈青宛面上激动之色难掩,猛地扑进池也怀里,双臂紧紧环住池也的腰肢。
池也拦腰抱着沈青宛在原地转了几圈,裙摆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,如同两人飞扬的心情,诉说着无尽的相思。
而后池也将人轻轻放下,两人紧密相拥,脸颊贴着耳鬓厮磨,轻柔的动作透出心中沉甸甸的眷恋。
周家姐妹站在凉亭下,静静地看着亲密相拥的两人,唇角不自觉扬起笑容。
心间各种情绪交织,欢喜、酸涩、甚至还有些委屈……
池也情难自抑,双手捧住沈青宛的脸颊,微微低头,吻了上去。
沈青宛微微一怔,顾不得身后还有人在,脸颊泛粉,双臂下意识环住池也的脖颈,予取予求。
周家姐妹被她二人旁若无人的亲热闪了眼,眼睫轻颤,不自在地别过脸去,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,显得有些尴尬。
知晓沈青宛脸皮薄,池也顾忌着场合,浅尝辄止,轻轻啄吻几下,便松开了沈青宛。
池也牵着沈青宛,缓步往凉亭走去,脸上挂着温柔笑意,没事人一般同周家姐妹打招呼。
周渔歌轻咳一声,佯装镇定道:“池也妹妹,此行可还顺利?”
闻言,池也点了点头,轻“嗯”一声。
几人寒暄几句,官府的人驾着马车,带着皇帝贵妃赏赐的东西,姗姗来迟。
四人一同去到前厅,沈青宛招呼府中的下人,将东西尽数搬进库房。
随后她又吩咐下人取些银两过来,分给官府众人,“多谢诸位大人一路上对阿池的照顾,一点心意,不成敬意。”
众人也不客气,领了赏赐,脸上的笑意更甚,干劲十足:“池姑娘,皇上赐下的御匾,我们兄弟一会儿就去给你换上,保证威风气派。”
“有劳诸位。”
这一月时间,池也渐渐与他们熟络起来,一路上也颇得他们照顾。心思一转,笑道:“今晚沈记酒楼设宴为各位大人接风洗尘,还请诸位赏脸。”
“可以吧?”池也忽而转头看向沈青宛,小声询问。
耳畔传来几声嬉笑,沈青宛面上躁得慌,嗔了池也一眼,随即轻轻点了点头。
停顿片刻,沈青宛好奇地问道:“皇上给水果铺子赐下御匾?”
“不止。”池也高深莫测地摇了摇头,“酒楼和早食铺子也一并赐下御匾。”
沈青宛和周家姐妹顿时目瞪口呆,御匾是这么轻而易举就能拿到手的吗?
池也一看她们的表情便知她们在想什么,她微微勾起唇角,阴阳怪气道:“他想从我这里得到的更多,别跟他客气。”
御匾能看不能吃,也就是看起来比较风光。而她可是实打实的要把所有的瓜果种子,悉数送给朝廷。
“况且,”池也凑到沈青宛耳边,小声告状,“我可是在御书房足足跪了半个时辰,膝盖差点废了。”
沈青宛脸色稍变,忙退后一步,往池也膝盖上看去,急道:“受伤了吗?”
“已经好了,别担心。”
待一切收拾妥当,四人便和众多衙役一起,带着御匾,缓缓朝水果铺子驶去。
不知那几名衙役从哪弄来锣鼓,锣鼓喧天,震耳欲聋,嘴里不停地唱和,吸引众多百姓同行,阵势极大。
青也水果铺的瓜果被朝廷选作贡品一事也早已传开,议论纷纷发。但随着池也的离去,铺子也随之关门,众人私下揣测,这些瓜果或许以后只供给朝廷。
眼下池也安然归来,带着皇上赐下的御匾,一切谣言不攻自破。
众人亲眼看着衙役将旧匾取下,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御匾挂上。
御匾雕龙画凤,金光闪闪,尽显皇家气派。
临江百姓惊叹不已,个个与有荣焉。
“谁能想到,有朝一日,咱竟能和皇上吃一样的东西。”
“依我看,皇上也比不得咱临江百姓。皇上要吃,还得派人千里迢迢的送去。咱临江百姓却是近水楼台,随时都能买到最新鲜瓜果。”
话音一落,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。池也、沈青宛亦是相视一笑。
三块御匾相继挂上,几间铺子的地位随之水涨船高,瞬间挤满了人。
人群逐渐散去,池也紧紧挨着沈青宛站着,看向周家姐妹说道:“多谢二位对青宛的照拂,晚上还请到沈府一聚,聊表谢意。”
看着眼前如胶似漆的两人,周渔歌脑海中蓦地浮现出两人拥吻的场面。想着二人小别胜新婚,周渔歌不想打扰她们,便笑着婉拒。
“池也妹妹一路舟车劳顿,这几日你且好好休息,我们改日再聚。”
池也感激周渔歌的体贴,暗暗记在心里,笑着和周家姐妹告别。
回到家中,池也好生沐浴休整一番,洗去一路的风尘与疲惫。
夜幕降临,池也、沈青宛与两兄妹围坐在饭桌前,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饭。池木、池棠缠着池也,听她讲了许多京城的趣事,满眼向往。
直到夜色渐深,池也将从京城带来的礼物分给两兄妹,方才回了房。
池也独自躺在床上,静静等待沈青宛沐浴归来。
许是回到安全舒适的环境,连日来紧绷的神经忽然松懈下来,池也困得睁不开眼。
沈青宛回到卧房,便听到一阵细微的鼾声。
她缓步走到床边坐下,看着呼呼大睡的池也,眉头仍微微皱着,心间不禁浮现出几分心疼。
她心中知晓,京城一行,定不似她嘴上说得那般轻松。想必阿池在京城吃了不少苦头,所以如今睡着了,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。
沈青宛伸手轻抚上池也眉间,仿佛要抚平她心中的忧愁。
额头传来阵阵痒意,池也缓缓睁开一只眼,待看清眼前人的面容,软声喊道:“青宛。”
沈青宛勾唇浅笑,柔声道:“睡吧。”
说罢,她便走到桌前,吹熄蜡烛。
窸窸窣窣的声响过后,沈青宛平躺在床上,池也微微侧身,伸手将人抱进怀里。
闻着熟悉的香味,池也的睡意消散几分,轻轻凑到沈青宛耳边,爱恋地亲了亲。
察觉到池也睡意渐散,沈青宛转过身去,与她面对面,询问起池也在京城的遭遇。
池也毫无隐瞒,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经过和盘托出。包括她被叶听音拉上贼船、朝中的暗潮涌动,以及狗皇帝的所作所为等等。
沈青宛听罢,不免忧心。沉默片刻,她缓缓开口问道:“我们以后该如何是好?”
“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。”池也轻轻吻上她的额头,“天塌下来,自有个高的顶着。”
闻听此言,沈青宛轻笑一声,心间的担忧散去几分,嗔道:“贫嘴。”
沈青宛收拢双臂,紧紧环抱住池也的腰肢。听着她强有力的心跳,沈青宛渐渐平静下来,好似这世间的艰难险阻皆可迎刃而解。
两个人只是这样抱着,哪怕什么也不做,彼此心中亦会生出一股莫名的心安。
世间的热闹繁华,都抵不过一个简单的拥抱。心上人所在之处,才是彼此的归处。
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