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橘小说 > 现代言情 > 被手下卷成皇帝 > 92. 第92章 第九十二章 ……
    第九十二章


    袁斌等待着沈家的道歉,他也不着急,反正现在该急的人永远不会是他。


    有这时间他都不如去看一看羿静苏邀请来的‘一把刀’。


    有幸拜读过‘一把刀’的作品,有狐仙系列,有画鬼系,有真人系列。


    但是对于浏览过千,有128个g资料的袁斌来说,简直都是小意思。


    现在他都不觉得不好意思,脸皮超厚,他都想点评一下。


    ‘一把刀’赵子来真心不想讨论自己所画的黄图,也不想听他的读者点评。


    袁斌对于大触画家,还是非常的好奇,他对于现在所看到这些小黄图,不怎么满意,因为太抽象了,所以他想和赵子来沟通沟通。


    赵子来拒绝,死命的拒绝!


    袁斌一挥手,原来的小黑屋,就送给了大触赵子来。
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些文人吃硬不吃软呢,永远学不会,好好说话。先饿他三天吃馒头吧!”


    袁斌已经背着手摇摇头晃脑的离开了,他就喜欢这不情不愿的强扭的瓜。


    赵子来在小黑屋,欲哭无泪了!


    “羿静苏你个王八蛋,枉我把你当成兄弟一样对待,你就把我坑过来关小黑屋?!你可真是我的兄弟呀,好兄弟,你都不坑别人专坑我。”


    赵子来一肚子的吐槽想说话,只能骂骂咧咧的在小黑屋里边待着。


    至于他的好兄弟羿静苏早就把他叫来的兄弟忘记在脑后了,兄弟那是什么东西?还是书香。


    羿静苏就愿意闻这种墨香味,带着书籍防虫的味道,这个味道让他上瘾。


    读书的人身上总有这种莫香味,这种墨香味也被很多人戏称为书生香。


    导致了非常附庸风雅的人都会在身上撒点墨汁冒充这种墨香。


    而真正的墨香是沁入心脾的,就比如羿静苏早就把他邀请来了好兄弟赵子来,给忘在脑后了。


    大冤种兄弟就是赵子来,他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,于是整天在小黑屋骂骂咧咧。


    羿静苏在书房一边读书,一边打喷嚏,他赶紧捂住自己的口鼻,生怕玷污了书籍。


    他还纳闷自己也没有伤寒得病,怎么就开始打喷嚏了呢?


    杭州,沈府


    沈家主气的是口里冒疮,整个人都像是个火桶,一碰就炸。


    沈家派出去的收购商人大多都是家族中的旁系,也都是能信得着的人。


    “一点草药都没收回来?一个个的是干什么吃呢?就不会加价吗!”


    “但凡是能赚钱,就可以直接加价……”


    “都是蠢货,一群大蠢货!”


    沈家主口无遮拦破口大骂,在堂屋里发疯了,


    骂街,扔了茶杯,一痛发泄之后。沈家主知道现在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自己去道歉了,但是让自己去道歉,还不如去死了呢。
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去道歉,沈家主知道从此沈家就没有任何面子可言了。肯定会被别人当成软柿子捏。


    人活就是一口气,佛争一炷香,就连佛都争这一炷香,更别提人了。


    被骂的收购商人们脸上是不敢有任何的表情,内心里却一直在骂街。


    ‘真正得罪人的是谁,不还是家主吗?’


    ‘你得罪的人,你动手压制人家,人家动手反击,现在好了干不过人家了,又拿我们这底下的人撒气。’


    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心思,谁也不想被骂,谁也不是犯贱。


    沈家主颓废了,他在想就算是放弃了胶州的草药收购,也可以还有其他地方的生意。


    道歉是不可能道歉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道歉!


    沈家主挥挥手让这些底下的人赶紧出去:“胶州府收不来草药,那就去其他的地方收购草药,没有草药,咱们沈家靠什么吃饭?!”


    “是家主”沈家的收购商人赶紧点头,保证会去其他地方收购草药。


    但是草药大多都生在悬崖峭壁,山林中,所以想找草药都有固定的地方。


    想要再去其他的地方收购草药,几乎是非常难的事情了。


    沈家主颓废了,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意气风发,而这样的他正好被自己的儿子看到了眼中。


    他没有注意到自己儿子沈书达的表情,他也顾不得太多的事情。


    沈书达是十几岁的少年,目前正在白马书院甲班读书。


    “可恶!孔子云饶人处且饶人,为什么这么得理不饶人,非要让自己的父亲低头。”


    沈书达决定找袁家的少爷的麻烦,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袁斌的得理饶人。


    沈家主没有看到儿子的情况,要是知道他有这种想法,肯定上去给他两个大嘴巴。


    就这种情况了,还火上浇油,是不是太愚蠢了。


    沈家主还想再等一等,他觉得现在自己的面子更值钱。


    不到最后一步,他绝对不会低头!


    胶州,南郡府。


    王文君最近面若桃花,就是在别人眼中看来动脑子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。


    而在他看来多么好玩,让他开心,让他心情愉悦,心情愉悦吃得多,身体更好了。


    就如同袁斌知道三万兵很少,王文君又怎么会直接让这新兵上战场?


    三万兵待在南郡府,未出刀鞘的刀才是最锋利的刀。


    一旦出了刀鞘的刀,失去了神秘感就不是那么的锋利了。


    所以这三万兵列在胶州就是一种威慑,谁敢动主公,随时随地就打过去了。


    王文君的计谋,是一环接着一环,他就喜欢使用连环计。


    喜欢逗弄敌人于鼓掌之中,看他们走投无路的样子,他觉得很好玩。
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很骄傲,掌握着全国近六成的商人税。可想而知他们到底有多么的富裕。


    富裕的背后,就代表着他们有足够的金银财宝去买通‘靠山’。


    所以王文君给的下马威,说实话,刚开始激发起来了江南地区商人们的团结。


    难道事事都低头,这让他们江南地区商人的脸面往哪里搁?


    所以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团结到一起,准备买通知府。就算是地头蛇也应该会听知府大人的话吧。


    然后,三个城的知府都生病了,没错,其他两个府城的知府都在学韩知府。


    韩知府:老子是真病了!


    王文君没有等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再次聚到一起,就直接邀请了同为姓王的商人等人。


    金陵府的王商人和众人一起受到邀请,大家都知道这是鸿门宴。


    但是不得不吃,去之前大家都已经沟通好了,绝对不会被蛊惑。


    “对方说什么都没用,咱们都要团结到一起!”


    金陵府的王商人跟众人一起信誓旦旦的喊口号,至于大家心里如何去想,就无人得知了。


    王文君很客气,亲自迎接众位江南商人,将他们直接带到了三万兵的练武场。


    江南商人们:下马威,裸的下马威!


    ‘你要是有这么多兵,你早说呀。大家也不至于这么对着干,是不是伤了和气?’


    商人的脑袋瓜子转的就是快,这不立刻就已经想好了借口了。


    路过练武场,江南商人们直接被领进了宴会厅。


    王文君不多言,带着大家吃好喝,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,终于可以说话。


    双方的气氛也不是那么的尴尬了,也没有那么多的警惕的心思。


    “诸位有所不知,我家主公也是遭遇了无妄之灾,就像是受到波澜的诸位。”


    “我家主公本来是送大公子去杭州白马书院读书,本来铺子开起来,我家主公就要回来,谁能想到竟有人阻拦,说我家主公没按规矩办事……”


    王文君将事情经过完全说出了,又是赔礼又是道歉,他能弯下腰来,因为他要为主公的利益着想。


    但是主公不能弯腰,这件事是公认的!
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可不仅仅是只有杭州地方大了,占据了两州之地。


    为了自己切身利益着,大家都得思考一下了,是聚到一起拼个头破血流。


    还是只委屈沈家,不损害自己的利益。


    金陵府的王商人想了想自己真是无妄之灾,金陵离着杭州多远。


    “谁说不是呢,这事搁谁身上谁都生气。”金陵府的王商人符合的说道。


    袁家主公这么大基业,在胶州数一数二的人,到了杭州被人拿捏,谁不生气呀?!


    设想到自己身上,江南商人们都觉得有一些尴尬了,他们自己都不服气。


    人家要兵有兵,要人有人,胶州此地的土皇帝,还能受窝囊气?这是练武呢,这是要陈兵打仗!


    江南的商人们可不想打仗,这要真打起来,那就完蛋了,生意不就是安安稳稳才能赚银子。


    众人想想到时候发生战争,先去把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家给掠了,人给杀了,说不定自己都得小命玩完。


    越想越害怕,而且这件事情错的就是杭州沈家和梁知府,这两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玩意儿!


    “我们金陵府的商人不参与了,不过王管事能否帮我们澄清,金陵府和杭州府可离着远着呢。”


    金陵府的王商人最先表态,甚至为了拉近两个人的关系,还扯上了祖辈。


    同一姓氏,哪怕离得再远现在不认识,只要是往上倒腾五百年,大家都是一个老祖宗呀!


    王文君也挺开心,这不第一个突破口就已经出现了,在关乎着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,每个人可不会为了其他人拼命。


    尤其是无利可图的时候,再说王文君已经给大家一个借口了。


    ‘错的就是杭州沈家!’


    随着一个突破口,接下来突破口就越来越多了。
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商人们甚至是决定了回去之后就开始,联合整个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对沈家进行批判。


    这是准备直接蚕食沈家的基业,这可是一块肥肉,谁能咬下一口来,就算是大赚特赚了。


    本来是共同抵御的情绪,在王文军的撮合下,大家很快的就决定共同蚕食沈家。


    王文君也已经保证:只要沈家道了歉,或者是沈家就此消失。


    给自家主公报仇之后,他保证整个胶州的老百姓绝对会欢迎所有的商人。


    毕竟这些商人们的商品也已经够便宜了,很多老百姓们都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手了。


    舆论是舆论,想法是想法,还有一句话呢,有便宜不占王八蛋。


    这话说的是真简单易懂,现在商品这么便宜,早就忍不住想买了,但是就怕买了之后被众人唾弃。


    随着飞鸽传书或者是快马加鞭的传递消息,从胶州到江南六百里加急的话,三四天就可以抵达。


    各个商人的本家也都得到了消息,对于情况也都有了初步的了解,知道这就是一次蚕食杭州沈家的机会。


    无论是为了胶州的生意,还有利可图的一次行动。
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商人们联合到一起开始给杭州沈家施压。


    “明明就是你的错,赶紧认错吧,认完错之后取得原谅,你也可以自己在做你的生意。”


    “如果你再不道歉认错的话,就可别怪我们动手了,我们可不能因为你而耽误了自己家的生意!”


    江南地区商人们派出代表,亲自到了沈家,就这么直截了当的通知沈家主。


    沈家主脸色都变得铁青,咬牙切齿的说:“咱们江南地区的商人不应该团结到一起吗,你们反水将矛头指向沈家,以后就不怕自己以后出了事吗?”


    “我们可以没有你这么大胆,和气生财,没有摸清底细的情况下,都是以和为贵。”商人代表不屑的说道,这道理谁都懂。谁让沈家自己太得意忘形了。


    沈家主气抖冷,他现在真的是觉得非常的绝望,两个月前他还想拿捏袁斌,而现在家业就要快没了。


    如果沈家的家业毁在自己的手中,沈家主觉得自己就是千古罪人,就是家族中的罪人,无脸再见任何人。


    商人代表转头就走,他只是来下最后通牒,可不是过来交好的。


    沈家已经犯了众怒,远在千里之外的胶州的王文君,算是彻底的把沈家给算计死了。


    王文君甚至在计算着时间,沈家应该很快就会消失了。


    ‘利益’和‘拳头’永远是计策能够成功的关键。


    商人重利,是亏损自己的利益维护一个不相干的人,还是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,共同蚕食沈家。


    相信不难选择吧。


    还有就是拳头够硬,彰显了己方势力。拳头够大,能够让众人都安静的听话。


    王文君太喜欢主公的性格了,永远对武力有着特殊的执着。


    事情的发展就像王文君所预料的一样,相差无几。
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商人们开始共同发难沈家,开始排挤,挤压沈家的生意。


    而作为回报,王文君同样在胶州到处宣传,江南地区很大,不守约定的是杭州沈家商人。


    “赶紧买东西吧,趁着这降价,能买就买,袁主公已经感谢大家了!”


    随着这消息一传播,胶州的老百姓们也按耐不住自己内心中的购买。


    毕竟以往十分贵重的商品,降了很多,实在是太让人心水。


    南郡府,金陵府的王商人开丝绸铺子,店小二打开门,本以为又是清闲度日的一天。


    没想到刚一打开门,就被门外汹涌而进的顾客给挤到了地上。


    店小二好不容易爬出了包围,看着这汹涌而至的顾客,差点没被吓死。


    “愣着干什么?赶紧给我拿一匹淡紫色的丝绸。正好给我家闺女多做两身好衣服,过两天就要相亲了……”


    “我可知道价格啊,别想涨价!”


    随着一个彪悍的女人的声音响起,众人纷纷称是。


    掌柜的和店小二声音都快喊哑了,王商人知道此事之后,赶紧来看看自己家的铺子。


    看着店铺的东西,全部被一扫而空之后,自己也很开心。


    “不愧是老王家的人,一个唾沫一个钉。说话就是管用,就是实在!”


    金陵府的王商人忍不住去找其他的商人们去说这件事情。


    江南地区的商人们也纷纷点头,他们家中的商品也卖的不错。


    店里的商品很快就被抢空,以往他们卖的商品比较贵,所以经常会剩一些商品。


    而这次降价销售,虽说赚的没有以往那么多,但是东西全部都卖光了,最后利润也差不多。


    胶州已经给了诚意,说话算数。不再耽误大家做生意赚钱。


    不少江南地区的商人们觉得自己应该投怀送李。


    各个本家又得到了消息,立刻开始行动,整治沈家,蚕食沈家基业,脚步更加的猛了。


    沈家如同狂风中的蜡烛火,沈家主等人拼命的用身体护住着细微的火苗,然而这火苗经不起任何的波澜。


    然而蜡烛的火光,实在是太脆弱了,一阵小风,就被刮灭了!


    沈家做草药的生意一本万利,这生意不知道有多少人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。


    早就想插手此生意了,这不是没机会吗?现在有了借口,可不赶紧行动起来了。


    不多的时间,仅半个月被各种针对的沈家主有一种活不下去的感觉,他都想上吊自杀了。


    沈家主这时想起了梁知府,此人为什么要置之度外?


    他为什么不来帮自己,明明是他的错!自己却要背负将家族败光的罪恶。


    白马书院,每三年送走一批学生,都通过考核的甲班学生。


    袁杰希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白马书院丙班,就是小儿班。


    袁杰希很受夫子的重视,夫子的重视是因为‘聪明’的孩子,更容易出头。


    夫子们会以为袁杰希以后会当官,提前抓好人脉。


    袁斌被恶意针对的事情,袁斌从来没有告诉过袁杰希。


    ‘小孩子读书就行,其他的事情都不用管,好好的过好自己的童年,比什么都重要。’


    袁杰希知道所有事情,他的书童会将府里发生的事情全部都告知他。


    也知道叔父对自己的疼惜,叔父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小孩,需要呵护,什么都不用管,什么都不用操心。


    袁杰希也装作不知道,毕竟他也不能插手,这是叔父自己的事情。


    而且叔叔不会真以为白马书院就是一个单纯的上课的地方吧。


    好吧,叔父可能是真相信白马书院对外的名声了。


    白马书院就是一个小型的名利场,而且能够进到白马书院读书的学子,最低都是一个耕读传家,或者是世家的分支。


    既是过来读书,同时也是过来积蓄人脉。


    袁杰希积极的应对各种‘聚会’,其实就是在找一些志同道合的同窗。


    因为既可以在其他同学手嘴里得知一些情况。


    又可以在家中正常的观测叔父的所作所为,以及叔父身边属下的所作所为。


    有一些事情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袁杰希就属于一个意想不到的旁观者。


    袁杰希都不禁惊叹:叔父好厉害,叔父运气真好,怎么都能遇到人才?


    随便捡的‘病秧子’王文君,竟然是一个足智多谋的大佬,而且用的计谋特别的令人毛骨悚然。


    王文君不是正常路子出身,这纯粹是走的野路子,自己自学成才。


    而且袁杰希可知道某些消息至今没有传到京城的皇帝耳中,是被有心人给扣下了。


    全天下那么大,每天都有无数的奏折前往到皇上的书桌,少那么一两本奏折。没事的!


    而这个消息,是袁杰希自己探查到的事情。


    白马丙班


    夫子用异样的眼神看了一眼袁杰希,看他认真的写字,不禁想想这几天闹得轰轰烈烈的沈家要被吃掉了。


    袁杰希可知道身边的同窗还有夫子,甚至是走出去,好多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探究。


    而就在此时,风一样的沈书达已经闯进来了。


    十几岁的少年身高已经成大人模样,远比小孩子袁杰希的高很多。


    “袁杰书,你父亲到底怎样才会要放过沈家,沈家都已经这样了,难道还不够吗!”


    “得饶人处且饶人,你们父子也不怕遭到报应。”


    “要怎样才能放过沈家,你说吧,我都可以答应!难道是让让我下跪吗?”


    沈书达身形消瘦,悲痛欲绝,而是他对面的袁杰希面无表情。


    已经来围观的学子,以及围观的夫子都纷纷的劝说:“都是同窗,就这么和解吧。”


    面对着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,袁杰希没有害怕,没有迟疑,而是斩钉截铁的维护叔父的名声。


    “首先是沈家贱者先撩,说什么遵守规矩,如若我们袁家没有实力呢,现在低头的是袁家,而你会现在来说这种话吗?不,你会不以为然。”


    “只不过现在是沈家没有斗过吧,自愿入局者,愿赌服输。你们沈家的规矩就是死不认账吗?”


    “不要把自己说的很可怜,来杭州想做生意的人多了,遵守你们家的规矩的人也多了。不要一失败就哭着脸,这不是君子所为!”


    袁杰希有条不紊的叙述情况,就这淡然的样子,面对着众人的围堵,没有退步一句。


    说话不慌不忙,非常有企图,而且小小少年看事情是如此的透彻,表现出来的气度更是非凡了得。


    哪怕是围观的人都觉得此少年对比哭天喊地的沈书达,强的不是一丁半点。


    还想大喊大闹的沈书达,已经被赶到的侍卫们给拖走了。


    沈书达带来的一些同窗,还有夫子们看着袁杰希淡然的样子,众人一片赞叹:好个少年,真是厉害呀!


    袁杰希一战成名,顺带着替他爹也扬了名声。


    比较神秘袁家主,很少露面,是个迷一样人物!


    世人都说子肖父,从袁杰希身上不难看出其父亲袁斌是个怎样的厉害人物。


    被众人议论袁斌不停的打喷嚏,他心想:“谁又在骂我,谁又在想我?算了,不想了,继续讨论绘画艺术,”


    他正在和大触赵子来,交流一下如何画漫画美少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