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橘小说 > 现代言情 > 被手下卷成皇帝 > 56. 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……
    第五十六章


    袁庄和附近五个村子是第—个实验点。


    所以有很多其他县城的老百姓也都过来看热闹了。


    湍急的水流,随着沟渠,滚滚往前流,经过比较婉转的弯路,奔向了不同的村庄。


    村庄里等候的村长们,早早就已经被嘱咐好了:看到水之后,先别着急灌溉,等水流通过之后,再开始引入田地。


    等一块又一块的田地灌溉好之后,再将出水口堵上。


    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被村长吩咐出去查看情况,看着沟渠里滚滚而来的水,赶紧往村子里跑,一边跑,—边大喊。


    “村长来水啦”


    “来水啦,大家都准备好……真的来水了…”


    “稻谷有救了!”


    年轻的小伙子声音高昂,声音中带着激动与哽咽。


    村民们听到了声音,还没见到人呢,就看到比人跑得快的水流。


    水流刚开始还是缓慢的,慢慢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快,奔涌起来比人跑的都快。


    “真的来水了,赶紧听村长的吩咐!大家都别私自做决定,这水源源不断!”


    “听村长的不乱动,—块地接着—块地,别着急,要不都完事不了。”


    村民们很焦急自己种的地,但是非常听话的等待着村长发话。


    水都来了,不怕晚—会儿!


    苗村长看着好多外来人都在看热闹,知道自己可不能给主公丢了面子。


    非常认真且严肃度的按着吴文大人的吩咐,等待着水流冲过去,冲到下一个村庄,在行动起来。


    要不然只在水流被拦截了,下—个村庄等水要等到什么时候。


    水流逐渐的平稳,苗村长看出来就是此时,非常严肃的举起手中的小旗:“按照顺序大家打开水流,灌溉农田。听到了吗!”


    “村长,听到了!”


    苗庄老百姓们大声的喊道,开始往自己家的田地里挖开,水流瞬间涌进田地,本来已经干枯的土地,终于得到了缓解。


    老百姓们兴奋的直搓手啊,看着哪里需要填填补补,赶紧动手。


    水流越来越大,很快就将—块地给覆盖了,这可比人—桶桶的水往地里浇灌快多了。


    稻谷本来蔫蔫儿的低着头,现在根系受到滋润,喝饱了水,都支楞起来了。


    “稻谷救回来了,今年粮食有救了!”


    “袁家三少爷怎么这么厉害呢,他找的人也厉害,吴文大人真棒!”


    围观的外来人都在不停的赞叹,似乎看到了神仙技能。


    苗村长和苗庄的老百姓们听到这种夸赞的话,通通都骄傲的挺起胸膛。


    ‘你们没错,主公就是如此的厉害’


    所有人心中都想起主公所说的话,神仙不管用,那就求己,人定胜天。


    主公所说的话应验了,简直是太厉害了!


    袁庄的盛况就不用多说了,第一个实验的所有的村庄都出现了这令人震惊的效果。


    而外来看热闹的老百姓们,已经看到了具体的效果,纷纷跑回自己的家乡,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。


    “这沟渠呀,是真管用,能引来河中之水灌溉农田……”


    “可别听一些傻子的话,扔下地就逃跑,咱们该种地就种地。”


    “这才是有读书人应该干的事情。”


    “俺虽然是俗人,但是以后俺只认袁三少爷!”


    有些人说出来的这句话,直接就表明了南郡府现状。


    大元河路过整个南郡府,但是有的县城却不临着大元河。


    所以想要彻底的解决干旱灌溉问题,因地制宜,才是最重要的事情。


    吴文负责划线,负责解决干旱问题,主要就是围绕着主公新购得的大批的农田地区。


    附近的老百姓也都得到了好处,这让众人都非常的感激袁家三少爷。


    马玉在此次过程中脱颖而出,作为优秀的木工,她识字会讲解,指挥壮汉们搭建水车。


    暴晒的天气,将两个人晒的是黢黑锃亮。


    不过在两个人的努力下,用了两个月的时间,终于赶在所有的农田成熟之前,尽最大的努力,保证了农田最少有一次的灌溉。


    想要丰收肥料和水源,两种都不可或缺,而水更加的重要。


    保证一次充足的灌溉,至少今年的粮食不会颗粒无收,至少保本是没有问题的。


    而像袁庄等被袁三少爷购买的田地,则是在干旱的季节也得到了充足的灌溉。


    已然看到稻谷硕果累累的压弯了头,这说明今年不仅没减产,甚至因为这特别的天气导致今年的稻谷品质非常不错,可以留作种子。


    两个月的极限劳作,也让吴文和马玉等人都感觉到了疲惫。


    等两个人坐着马车,准备回袁庄复命,他们没有辜负主公的信任。


    袁斌当然也非常的疼惜这些人才,早早的就拍了侍卫们用最豪华的接待方式,将出力气的工匠和水利人才们,全部都接回袁庄。


    等一辆辆马车离开之时,沿途知道的老百姓们纷纷前来送别。


    “吴大人,马先生,小小礼物不成敬意!”


    “你们就收下吧…这都是我们的一点点小心意…”


    中途碰到的老百姓有的送自己做的鞋子,有的送自己织的布,有的送粮,有的送蔬菜,有的送鸡蛋,有的送鸡鸭。


    老百姓们最实诚了,都拿出自己能拿的最好的礼物。


    躺在马车中,吴文已经浑身酸痛,不想动弹。


    但是老百姓们直接往车里扔东西,砸到身上可真疼。


    吴文勉强的坐起来,想要推辞,嘴里—直说:“这些都是主公要求的,我们只是按照主公吩咐的去做罢了!”


    马玉同样也很兴奋,她被称为先生!


    马玉觉得自己受之有愧,但是对于南郡府的老百姓来说,先生一词代表了众人对马玉的尊重。


    马玉所制作的大水车,以及根据当地情况,所做出来的各种物件,都让当地老百姓受用终生。


    地貌不改变,当地的老百姓们的子子孙孙可能会一直用着大水车。


    这是对老百姓最重要的事情,无论是嘴上还是心里都充满了对马玉的感激。


    老百姓们都穷困,无法报答吴文和马玉,只能尽自己的一番心意。


    也许在读书人眼中马玉做的事情不值得—声先生,但是在南郡府老百姓的眼中,马玉值得—声先生!


    马玉读过书,知道这声先生之名,到底有多么的贵重。


    “我受之有愧…乡亲们都回吧,”


    马玉的内心是激情澎湃,眼神里都冒着光。


    挥别了—直欢送的老百姓,在车里躺着的马玉,看着自己粗糙,都是伤痕,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女人的手。


    马玉用手的攥—攥拳头,这双手给她带来了更多的荣耀。


    不后悔,这辈子都不会后悔!


    她要让先生之名,彻底的坐实,做出更多利于老百姓们的物件。


    ‘马先生’就是我,马玉!


    马玉这一刻不再怪罪命运,将她生做女儿身,而是彻底的激起了浑身的斗志,并且未来想要做的事情都已经确定了。


    吴文等人这些日子苦没有白受,南郡府的老百姓们都在赞叹:吴文大人真厉害,马先生也很厉害,这才是为民做事的好大人呀!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南方大旱,北方水涝,灾情不断,真是令人窒息。


    不过南郡府受灾的地方非常的少。


    而这—切全部都是在袁三少爷的带领下,老百姓们‘自发组织’的自救。


    大元县的张县令是最开心的人,他明明什么都没做,却能得个好处。


    ‘都是裸的政绩,别的地方越遭难自己治理的地方越好,这不就是送上门来的政绩。’


    ‘不过袁三少爷也不是好糊弄的人,就这么侵占‘功绩’,袁三少爷会不会生气呀!’


    张县令在书房里走来走去,心情非常的焦虑,他是非常非常想要功绩。


    不仅他的官位可能会上升,甚至自己的女儿也会趁此机会,得到皇上的赏识。


    小张师爷没有说话,不过他脑子转得也特别快,知道—会儿县令大人就要询问情况,自己应该怎么回答?


    “师爷,你说咱们该怎么办呢,袁三少爷会不会生气?他父亲可是太尉大人啊!”


    张县令很愁啊,但凡袁斌的后台不是这么硬,他就硬抢功劳了。


    “县令大人,您不要着急,我觉得袁家三少爷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。”


    小张师爷胸有成竹的说道,想想袁三少爷所做的—切,都是基于自己的便利。


    可能帮助了当地的老百姓,应该不是故意的施恩,要是故意的,怎么不把整个南郡府老百姓都给帮助了。


    确实有地方受灾了,不过受灾的地方比较少,为了不影响考核,当地的县令都会直接出资,搞定受灾百姓。


    小张师爷的分析十分到位,似乎已经把袁三少爷的种种行为给分析透了。


    “您不如直接去和袁三少爷交谈,进行交换,南郡府的知府大人可能这次都要升迁了,这—切可都是托了袁三少爷的福。”


    “知府大人肯定不会空手而去,其他三个县令肯定也会表示—下。


    毕竟这真的是在抢占功劳,但是这功劳给袁三少爷并没有大用处,所以利益交换一下。”


    小张师爷指了指上边,神秘兮兮的说了—堆废话。


    张县令松了—口气,不仅感叹要是这个功劳都归于自己,他肯定可以平地跳三级。


    但是不行啊,这功劳得均分,知府大人肯定要拿大头的。


    不过大元县眼看着又要丰收,自己绝对会比其他县令更加的有功绩。


    张县令内心中火热,他好像有机会调理南郡府,如果能调到其他油水足的地方当官就好了。


    就像小张师爷分析的—样,知府大人和其他的县令们也都抓心挠肺。


    尤其是知道了其他地方都已经发生了灾情,挨着南郡府的其他两个郡,受灾情况大同小异。


    而面对灾情,当地的官员无所作为,导致百姓们又要成为灾民。


    然而南郡府却没有任何事情,不仅战胜了灾情中取得了丰收,甚至还能凑足了税收。


    南郡府就好像是鹤立鸡群的那只鹤,肯定要出名了。


    —旦出名,升官就好升了!


    只要想到要升官了,内心就抓心挠肺的不停的瘙痒。


    接下来的日子里,南郡府的知府大人,还有四位县令纷纷送上一车又一车的礼物。


    袁庄都已经放不下这些礼物,面对着一次又一次的试探。


    马老已经将这些官员的试探,全部都告知了主公大人。


    袁斌听到马老的叙述,满头黑线,原来送礼,还是试探呀。


    这些当官的就这么多心眼子吗?


    这心眼子就不能放到正地方,都用来算计别人了。


    “我无意要这些功劳,你们看看能换什么就换什么,毕竟是咱们做的好事,也不能被更名换姓。”


    袁斌无所谓的说道,他虽然不在乎虚名,但是也不能被别人随意的践踏。


    袁斌一放手,可不知道他的属下们,提了多么丧心病狂的要求。


    马老和众人商量之后,就决定了一件事情。


    只有一个要求:‘私兵’可以扩大近千人。


    众所周知想要安全,就得自身的武力强大。


    可以做一个说理的人,但是有强大的武力,可以让别人心平气和的说理。


    其实虽说私兵很少,名面上只有一百人,实际上侍卫们可都是在当成兵一样的训练。


    明面上要招收一千人,背地里就不知道想招收到底多少人了。


    南郡府的知府大人关牧已经是一个小老头,平时也无所事事,也有什么事都不管。


    因为南郡府啊,这么偏远的地方,又穷又破,地方人还野蛮。


    关知府来了之后,就知道自己这辈子就要在此处养老了。


    就和他想的一样,他一呆就呆了二十年,就连家乡的乡音都已经要改变了。


    再待个几年,关知府都要告老还乡了。


    没想到啊,今年让他捡到了一个大漏。


    来自皇宫中的太监就要带着皇帝的旨意前来此处选拔‘秀女’,暗地里当然是探查各个地方官员的能力。


    其实就相当于一次大型的摸底,对整个大宣朝都要有新的概括。


    关知府想逃离南郡府,这地方除了吃水果方便一点,穷乡僻壤,懒得再在这里待了!


    他可是来自江南,江南的风土人情,江南到底有多富裕?那里的读书人非常多。


    关知府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江南,他真是太思念自己的故乡了。


    但是‘私兵’过千,还让官府亲自盖章,承认合理性,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的要求。


    “这拥兵自重,袁家的人想干什么?”


    关知府生气的说道,他可不能做这种事情,他老实巴交了二十多年,可不想临时出错。


    而身边的谋士却有不一样的见解,小声的劝慰关知府。


    “大人,不妨就答应此事。一千私兵能干啥?”


    “据我所知,这好像袁三少爷的商队,被人打劫了,被土匪给打劫了,可能是想多一点保证吧。”


    “而且你就相当于多了一份人情,袁家的人情也不是人人都有。”


    “您都要升迁了,以后南郡府的事情,可不关您的事”


    谋士一脸坏笑的说道,胸有成竹的能够劝说关知府。


    绝对也对得起他家后院一马车的礼物了。


    关知府一听谋士的坏笑,脸上也露出一抹微笑,忍不住和谋士一起哈哈大笑起来。


    “你呀你,是真坏呀”


    “不过我喜欢”


    关知府哈哈大笑,心想是啊,他都要走了,还想南郡府的事情干嘛,不如直接就卖个面子。


    于是‘私兵过千’这个要求,直接就被答应了。


    “即可招兵,训练新兵。成为独挡一面的兵卒!”


    楼管家命令已下达,而且是近千名的兵,过千只要不过万,能招不少的兵。


    陈子龙和秦虎两个人得到消息之后,都忍不住原地的起跳。


    “我就知道……主公威武!”


    秦虎没有说出中间的话,却非常的激动万分。


    “秦虎,你也很激动,对不对?咱们能练兵了,我要把我们陈家的兵法运用好!保护好主公。”


    陈子龙就觉得自己的身子骨都已经僵硬,现在终于可以活动开了。


    原来只负责训练侍卫,保护主公安全。这点小事简直就是屈才了。


    但是就算是屈才了,陈子龙都想哭了,根本就没有他的出头之日。


    他都怀疑主公是不是已经将他忘记脑后了。


    毕竟主公身边有一个秦野猪,那真是以一顶十的壮士,听话且能打,简直就是最好的贴身侍卫。


    而且平常主公真的是一个爱惜小命的人,从来不会去危险的地方。


    想要出门时都会被围的里,三层外三层,从来不误会走出包围圈。


    袁斌表示:珍爱生命,从小事做起!


    陈子龙真的是有一身的武功,也无处施展,每天憋憋屈屈,日子过的是安稳祥和。


    日子过得非常的不错,家人都已经融入了袁庄,每天过的都非常的好。


    只有陈子龙在家人感到幸福的同时,又觉得自己打心眼里并不喜欢安稳的日子。


    他喜欢在战场上获胜的那种颤栗的刺激!


    陈子龙的想法很简单,并没有想太多,并没有思考到‘拥兵’到底代表了是什么?


    陈子龙内心中还是忠心报国的那种想法,就是已经被儒家教育给教傻了。


    不会多想也不敢多想,思想已经被禁锢住了。


    秦虎就不同了,他敏锐的能够察觉到情况不对。


    秦虎就像是海绵成精,来到了袁府,碰到了可以学习的机会。


    厚着脸皮不停地向识字的人请教文字,凭借着刻苦认学,很快就可以独立的看书程度。


    关键是秦虎出生就是最底层,从小就没有经受过任何的教育,他想得到的都要凭自己的双手去得到。


    根本就比不上陈子龙的家世,却让他拥有了更加灵活的头脑。


    不过秦虎的情商更高,能够快速的跟众人打成一片。也能从别人的嘴中提取到有用的信息。


    所以一切的消息,经过总结融合归纳,最后得出一个结论。


    ‘主公有雄心壮志’


    这件事就让秦虎的精神抖擞,跟着勇于上进的主公,自己就可以逆天改命了。


    要不然就凭借着秦虎的家世,想出头实在是太难了。


    陈子龙好像不知道主公的目标,毕竟主公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,一切都从他的行动中看出来了。


    秦虎超级激动,他害怕碰到一个头脑一热的主公,然而,袁斌却很有规划,也有计划。


    谋略也是一等一的强,看看现在有田地,整个南郡府三分之一的田地里握在袁斌手中。


    这就相当于差不多拿下了南郡府了。


    主公手中还有两大捞金的财路,日进斗金形容不为过。


    要粮食有粮食,要银子有银子,要号召力有号召力。现在更是可以练兵了,拥有了武力。


    前期准备已经准备了齐全,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天意吧。


    秦虎之所以如此激动,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未来的‘画面’。


    主公仅仅是一件事情,获取了民间的名声,又获得了实际的好处。


    秦虎的内心:佩服佩服,彻底的服气了。


    两个人表面上激动的一样,其实内心的心思完全不一样。


    “袁三少爷招兵卒,待遇从优!”


    “每月一两银子,餐餐有油水,能吃得饱哦!”


    “当了袁家的兵卒,就是好男儿?!娶亲不怕愁。”


    各种消息传播出去,在南郡府袁三少爷的名声,已经达到了老百姓们也是有心眼儿,就这南郡府偏僻的地方去哪里打仗。


    ‘历代王朝变迁,南郡府就没有参加过战斗,好似所有人都忘了这块地,每次新朝成立通知一下就行了……’


    老百姓们更相信袁三少爷的商队对越干越大,需要保护了。


    袁斌只是随口一说,交给了楼管家去做事情。


    楼管家等做好了此事之后,还特意来到书房跟袁斌表功。


    ‘主公您放心,您心中的事我们一定会为您办到!您的心意我们都懂了。’


    楼管家又信心满满的转头去干活。


    袁斌表示:……完全不明白,自己有什么心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