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九章
夜晚里,绿山寨,灯火通明。
土匪们喝酒吃肉,身边抱着抢来的女人。
这种纸醉金迷,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,让这土匪们完全忘记了大当家的鲁渊的警告。
“这样的日子才是日子啊!”
“遵守什么规矩遵守规矩,还不如从下边当个普通的百姓呢…”
“就是,我要是遵纪守法,还用得上山当土匪!!”
“我要是没犯事儿,我能上山当土匪,真是可笑至极……”
土匪们喝酒吃肉,酒到酣时,自然而然的就话多了。
话多了就开始吐槽他们内心中的想法,以前也就是大当家的鲁渊在的时候,大家打不过他。
要是能打过他,早就把他给踹了,能亲自上土匪窝里当土匪的人,有几个好人?
就是想做无恶不做的坏人,就是想无法无天。
一当家的于胜听到下面人赞赏自己的话,已经乐得不可开支。
“大家吃好喝好,过两天金陵城的富商们就要回来了,让他们有来无回!”
“还有那些官家女子又要游山玩水,上山拜佛了,咱们也尝尝这群官家女子的滋味”
“不是瞧不起咱们这些泥腿子吗?!那就让她们尝尝泥腿子的滋味。”
一当家的手把持着酒坛,高声的说道,说着这些荤不忌的话。
可符合这一些土匪的心意:“对,尝尝这些女人的滋味儿!”
“哈哈哈”
各种笑声叫喊声,叫骂声,让整个山寨都沸腾起来了。
可以说狂妄至极,完全没有把金陵驻扎的三万军,放在眼中。
甚至在这些土匪眼中,那些驻扎的屯兵太傻了,他们随便往山上一藏,那些屯兵愣是找不着他们。
金陵屯兵已经清剿绿山寨好几次,每次都是风声大,雨声小。
这让绿山寨的土匪们都觉得自己了不得了,觉得无敌了。
绿山寨的土匪却完全想不到,这可能就是配合演出的一场演习。
鲁渊绝对是一个聪明人,聪明人就知道做事啊,得上下打点。
为什么制定了规矩,什么人家可以抢什么,人家不可以抢。
那都是孙指挥使给下达的命令,毕竟金陵府也不是孙指挥使一家独大。
万一把金陵府的几个家族搞烦了,直接发难,孙指挥使也不好交代呀!
就连知府都没有下命令的权利,孙指挥使不听从文官的指派,他是武将体系,最高的指挥就是太尉。
不过知府也是负责的官员,三番两次的请孙指挥使去剿匪。
没有办法拒绝的孙指挥使,只能答应了去交费,但是每次都会提前报信。
大当家的鲁渊就会提前带着土匪们躲藏起来了,或者留下几个‘替死鬼’,也好让孙指挥使交差。
每次没有把土匪清剿光,孙指挥使还会到处宣张:“实在是绿山地盘就大,往山林里这么一躲藏,根本就找不到啊,而且易守难攻……”
“土匪都没有家,说藏就藏,化整为零,真的是很难清剿呀!”
就靠着这一段话,金陵府的好多百姓又不懂得打仗剿匪,倒是听得合情合理。
果然不是孙指挥使太无能,主要是绿山寨的土匪太厉害了,太狡猾了。
配合了几次演出之后,绿山寨的土匪就彻底的扎根了。
金陵城的老百姓们也已经习惯了,不就是交点过路费吗,交点就交点,就当破财免灾了。
还有一些商户们也已经习惯了勒索,反正到时候就多加点钱,商品里又挣回来了。
就这么逆来顺受的情况下,绿山水的土匪们都以为自己能耐了,天下无敌了。
却不知道那是大当家的鲁渊和孙指挥使的‘演戏’。
而且每次抢夺的金银珠宝,鲁渊都会提前备出来,一份是专门送给孙指挥使,孙指挥使也会上下打点。
就比如说曹师爷,肯定是知道孙指挥使的所有事情,为什么愿意帮忙遮掩,问就是可以得到利益。
至于这绿山寨的土匪,就连曹师爷都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,就是想要清剿,随时随地都可以清剿。
绿山寨就是一伙小土匪,而这样的土匪在整个大宣朝,也有非常多的存在。
大多数这些小土匪背后都有世家或者是当地的官员背后的支持。
这些土匪都是为了某些不能在明面上做的事情。
不管怎样,对于背后支持的人来说,想要消灭这些小小土匪,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这些土匪装备再精良比得上朝廷的军队吗?
在大宣朝管辖铁制,土匪没有渠道,怎么打兵器,做盔甲?
绿山寨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,纯粹就是利益互换而已。
毕竟金陵府也算是比较重要的交通要塞,很多商人就会打此经过。
每次经过都是一笔不少的收益,无论是对于土匪还是对于孙指挥使。
袁斌带领着私兵一路前来,抵达了金陵府。
金陵府也有当地的世家,甚至有很多的商家和老百姓也是苦不堪言。
早就想要清剿绿山寨,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家门口有一头恶狼。
‘恶狼’不分你我,逮到谁就是啃下一块肉,忒恶心人了,时常的提心吊胆。
‘袁三少爷前来为侍卫报仇’这则消息很快就成为小道消息,传遍了金陵府。
金陵府很大,读书人也有很多,绝对要比南郡府的读书人多,当然也繁荣了很多。
老百姓们都纷纷的叫好:“赶紧把这些土匪都清剿了吧。”
“做好人好事,这些土匪真的是太不把人当人看了,前段时间门只要交钱就能过,这几天疯狂起来,杀人不眨眼。”
“有好几个小媳妇儿,都被抢到山上去了,哎哟,这可让人活不活了?”
老百姓也是有怒火,只不过没有办法,只能逆来顺受了。
现在让老百姓看到了一点点希望,真是高兴。
孙府设宴款待袁斌一行人。
袁斌没有带大量的侍卫,也是给孙指挥使面子。
秦野猪作为贴身侍卫必须跟随,楼管家和红袖管事陪着,还有有秦虎和陈子龙带着侍卫负责安全。
看到孙指挥使的第一面,袁斌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本以为会是一个‘痴肥’的废物点心,没想到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硬汉。
胡须都修剪的十分有型,配上一身精湛的武将服饰,整个人显得高大威武,看着就是一个能打仗的武将。
“哈哈哈,久闻袁三少爷的大名,今日一见,名不虚传啊!”
孙指挥使爽朗的笑声,更让人觉得这个人好痛快呀,第一面就让人心生好感,不是反感之人。
“孙指挥使也久仰您的大名,今日所来有要事相求啊!”
袁斌直接了当的说,确实是打的孙指挥使和曹师爷措手不及。
“有什么事,咱们酒宴上说,已经设宴了,袁三公子赶紧入座吧。”
曹师爷赶紧接话,将这个话题扯下去,一会儿再谈。
等入座酒席,又有歌舞伴随,显得是份外的热情。
袁斌就有一些坐立难安,舞女妖娆的身姿,也让他没有看下去的。
他想做的事情就想要快速拥有,不能够接受缓慢,或者是他的性子就是特别的急。
他的性格就可能和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有关系,大家只能接受快速的拥有,不能接受延迟。
酒足饭饱,喝了酒之后,大家都是朋友,朋友之间门说话就畅所欲言了。
袁斌根本就没有觉得这酒有什么酒劲,都比不上鸡尾酒和气泡酒。
“孙指挥使,我就是个急性子,也不是一个拐弯抹角之人,有什么事儿我就直说了。”
“此次前来的原因,应该都有所耳闻。”
袁斌顿了顿,还是打算直截了当的说,不整这虚头巴脑的事情。
孙指挥使和曹师爷眼神只是相互一交就知道拖不过去。
这是来发难了,还是来埋怨,是来找茬?有什么事儿都得受着呀。
“三少爷有事就直说,本官绝对没一话”
孙指挥使虽说很客气,但是在称呼上就已经在暗示了。
他是官,他是个三品武将,而袁斌就是个小小的七品爵,如果不是出生好,岂会在这里平起平坐?
袁斌听出来了,也当没听出来,只要脸皮厚,什么话都能听下来。
“你年纪大,我尊称你一声大哥,我不找茬不埋怨,你别往心里去。
具体的事情我也不多讲,主要就是想借兵一用,上山剿匪。
剿匪功劳,我一分不要!
剿匪赃款,我也一分不要!
通通都给你,我只要报仇雪恨,同时将侍卫的尸体拉回去,落叶归根。”
袁斌直接摆出自己的要求,这要求对于已经准备杀绿山寨土匪灭口的孙指挥使,可以说是非常的好。
曹师爷思考过后,在后边摸摸鼻子,示意同意这种要求。
“哈哈哈,袁老弟,可真是快言快语,为兄就喜欢你这种痛快的人,这点小事就包在我身上了。”
“剿匪这次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!”
“金陵府老百姓也是备受痛苦的折磨,我也是倍感焦急……”
孙指挥使装作一副为老百姓着急的样子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什么大好官。
“真是辛苦,咱们闲话少叙,说干就干,我就是个急性子,我不能容忍现在这些杀人凶手还过着好日子!”
袁斌可不想在这里继续这种虚头巴脑的交流,他怕自己再交流一下都要吐了。
孙指挥使也送走袁斌一伙人,和曹师也忍不住吐槽。
“看到没,这就是世家的大少爷,就没受过挫折,人家想干啥就干啥,就没受过气。
这一受气就受不了了,瑕眦必报,一刻都受不了这种窝囊气。”
酸溜溜的声音从孙指挥使嘴里说出来。
“大人,您觉得这世家培养的公子真的有这么莽吗?”
曹师爷就是心眼多,心眼多的人就容易想的更多,他觉得会不会是逢场作戏呢?
“曹师爷,你就是容易想太多,谁不知道世家,只会着重的培养嫡子,倾尽了家族九成的力量。
袁三少爷,他这样表现其实更符合我的心中的看法。你不会以为世家子都很厉害吧。”
孙指挥使无奈的摇摇头,自己这个师爷呀,出身低微,没见过世面,他能理解。
曹师爷看着孙指挥使心满意足的样子,略在瞧不起自己的语气,反正他都已经习惯了。
“袁三少爷提议可信吗?”
曹师爷也认真的询问,如果可信的话,那这个袁三少爷真的是一怒冲冠,耗费大量的银子。
为了消气,为了报仇,花这么多银子真的上算吗?
反正曹师爷觉得不合适,也不上算,要是想行好事,可以多给那些伤亡的侍卫家属银子。
其实就已经算是好的主公,并不用为了出一口气来此处,还非得报仇雪恨。
曹师爷也觉得自己无法理解袁斌的做法,不理解,并不代表着他不能趁机占便宜。
金陵府,可不仅仅是府城的这些老百姓,周围还有很多小村庄。
小村庄的那些平民老百姓可是真受罪。
土匪们想吃什么东西缺什么粮食,纷纷下山去抢。
甚至有一些女儿家都被抢了,这可让人怎么活呀?
所以当听到小道消息,袁三少爷准备讨伐土匪。
被土匪祸害良渚的老百姓们受不了了,借此机会他们愿意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,拿出家中为数不多的粮食。
“我一定要为我家的大丫报仇,如果没有这次机会以后不知道能不能报仇!”
有的家中孩子被祸害的人,此时咬牙切齿的发誓,自己报不了仇,那就要趁机搭车。
“对,我也要为我家的大猪报仇!辛辛苦苦养了三年了,每一年都被抢,哭死我了,我的猪呀…”
有的富裕的人家就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,土匪会经常的光顾。
好好的家就被抢的越来越穷,想想都是痛苦啊,赶紧把这些土匪全部都给杀了吧。
金陵府的老百姓们是真的受不了了,如果再这么继续放任下去,早晚有一天会全部都反了。
到时候不仅是知府甚至是孙指挥使都得认罪,到时候运气好是自己承担罪责,运气不好,那就是全家一起遭殃。
孙指挥使亲自率领打尽。
而出发前,各处的老百姓纷纷送上粮草粮食,眼泪汪汪。
真正看到各处老百姓有口说不出委屈,可怜兮兮只能前来送东西的样子。
曹师爷也猛然就发觉:似乎把老百姓欺负的太狠了,就要触底反弹,同时幸亏没造成大错。